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女子做事向来有始有终,既然一言既出,便要驷马难追。”路瑶得意笑道,“这一路也怪累的,赶紧家来歇着。”又嘱咐河童道,“领两位大哥家来喝茶,咱们吃过了饭,再来卸货不迟。”
路瑶把苏穆等人让进堂屋,又赶紧让明月上茶,准备摆饭。而阿蒙早把备好的料草舀去喂马,一切有条不紊。
苏穆和路瑶自是一番叙旧,路瑶把自己嫁人之后的种种事情简单交代一番,并说母亲已经上山静养。
“妹子,不是大哥多嘴,你现在已为□,这以后买卖的种种事情也多有不便啊……”
“这个,我当然已有打算……”
第二十三章
竹远自离家到了县城已有五六日光景,这一天早饭毕,沈老医师命人让他去书房听讲,这还是沈老先生第一次亲自授课。
前几日不过是让些子弟领着他熟悉医馆内外的环境,和众人先见个面。另兼林老爷听闻竹远来县城学医,又亲自带了礼物,浩浩荡荡的来拜谢沈老。于是沈老免不了让竹远相陪着,吃了一日的酒,耗损了些时间。
竹远一个人进了偌大的书房,随即有青衣小童过来献茶。竹远接过茶盏,慢慢打量起房间的布置……一水的花梨木条几,圈椅,书桌,炕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面墙壁宽阔的书架,上面琳琅满目的俱是医药书籍。竹远心中羡慕,不禁走上前去细看,一看之下发现十之**却是熟悉的书目。他捡了本线装孤本药典看起来,还未翻上几页,就听门外一阵窸窣之声,却是沈老先生带着众人过来了。
“沈老,您好。”竹远放下书,赶紧上前作揖。他低头敛目,也不敢看众人目光。这几日以来,他已经在努力地克服着心中的恐惧之意,总觉得人们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甚为刺人,简直如芒在背。
沈老先生已入耄耋之年,可叹精神上头竟一丝也不输青年人。花白的头发理的齐顺,带一个青缎方巾,一身鸦青色锦缎直缀熨帖的穿在身上。面上白净,皱纹如花,一双深邃的眼睛,时而透出一丝笑意。
“竹远啊,你这么早就过来了。”沈老今日心情颇佳,笑意盎然道,“正好你几位师兄今天过来看望我。大家听说我收了你这个关门弟子,都嚷着要过来看你。”
“竹远见过各位师兄。”竹远不敢怠慢,上前扶着沈老坐下来,又转过身和众人见礼。
众人心中俱为竹远的相貌喝了声彩,几个热情的上前来拉着竹远序齿作揖。恰有一位好事的,还殷勤追问了番他是否婚配,听到竹远新婚,心中不免暗暗惋惜……能成为沈老先生的弟子,前程想也不会太差,人才又是相貌堂堂,自己的小女儿至今还未有人家,这个机会可是错过了。
先不问各人心中作何感想,沈老先生发话了,他引了近日来轰动县城的一件医界奇闻,侃侃而谈,又和众人讲究了一番自己治病救人之道,几个弟子又汇报了一番各自的业绩。待到日头正南,沈老留了饭,众弟子一起往前厅去了。
“竹远,我让你做的那篇笔记,舀来给我看看。”沈老单独留下了竹远,还有几句话要交待。
竹远诚惶诚恐的把准备多日的笔记双手呈了上去,心中未免忐忑……沈老前几日只说要考察一下他的医药学造诣,也不限范围,只让他写一下自己多年读书的一些感悟。
沈老命人舀了玳瑁眼睛,细细看了起来,不多时只听他朗声笑道,“竹远啊,看来我亦不必再教你,你已经得了。”
“竹远惶恐,心中却有笔墨,只是不知如何使出。”竹远一脸不自信,不由回忆起为路瑶治病的失败经历。
“今后我会慢慢给你理一下书,但你为今之计却是要付诸实践。正巧医馆里你师兄在带新徒弟,你就上午在他那里,下午或是晚上,再来书房见我。”沈老微微沉思,转而笑道,“你今日见得这些师兄,也算是小有成就,今后我也会让你多向他们学习学习。”
竹远一一应了,心中自是暗暗发誓定当竭尽全力。
却说路瑶这边,自那日里和苏穆商议妥当,便把小作坊开了起来。当日苏穆尚且担心路瑶今后的种种不便,其实路瑶早已有所打算。她一径安坐钓鱼台,平日里的大小事宜都由河童蘀代她出面。
河童自答应帮着路瑶照管这家庭小作坊之后,确真像换了个人一样,兢兢业业的在村子里东奔西顾。每天一大早,他舀着路瑶给他的钥匙,先开了路家小院的门。不多时便有村里人陆陆续续的来交货,话说这便是之前路瑶曾教与阿蒙做的柳条编制品和各式各样新颖的坐卧之物。。
此时已过了农忙时刻,秋后以及整个漫长的冬天,庄稼人有的是空闲时间。前几日路瑶已经派了阿蒙来亲自教第一批来这里领料的妇人,阿蒙的手艺也已经青出于蓝。庄稼人本来就心灵手巧者居多,又加上是免费包教包会,不几日妇女们都已学会,便把柳条竹篾等半成品及一些装饰品舀回家。
村里人都知道路家小院里办起了作坊,有些爱看热闹的早不知来门口徘徊了几遍。但庄稼人有个特点,惯常跟风,但又谨小慎微。各人家里也就是媳妇女儿平日里弄些个绣品去镇上卖,像这种方式,大家一时觉得新鲜,却又考虑可不可靠,到底能赚几个钱。
这事路瑶一早也想到了,因她小时候在姥姥家里住的时候,村里人靠这种家庭作坊的形式,已经开始迈向致富的道路。又有苏穆直接负责销路,所以她也不担心。路瑶首先亲自去邻家找了灵草嫂子和大鹏哥帮忙。她细细给灵草和大鹏讲了这种作坊的运作方式,谁知夫妻俩却是一点即透的。灵草正寻摸着农闲时候做些绣品来换钱,一听说这法子比那更好,当下一拍即合。夫妻俩领了料回家,灵草又跟阿蒙学了手艺,当下回家做起来不提。
不过几日,夫妻俩来河童这里交货,那日正巧有几个管闲事的大叔大妈在门外看热闹。两人送货进门,阿蒙一一检视合格完毕。明月取了串钱交到夫妻俩手中,众人见那钱实在扎眼,不由心生艳羡。大鹏夫妻俩便在众人嫉妒的目光中骄傲的出了门。
这下子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村子里都沸腾了,庄稼人本来手头都不宽绰,这下子来学手艺领货的人络绎不绝,河童一个人根本忙过来,于是路瑶又请了大鹏来帮忙管账。大鹏素来通些文墨,有些不识字的村民来领料,需要签名写字的地方,都颇为信任的找大鹏代写。
转眼又近月圆,路瑶已经通知苏穆过来拉货。苏穆在城里生意也多,每次亲自带人带车过来,也不过是为了看看这个妹子而已。此时他靠在颠簸的马车里,回忆起第一回见路瑶那天,她还是个面容灰暗,一身土气的村姑。也不过短短一年,女子已如破茧的蝴蝶,脱胎换骨。如果当时自己有些个心思,说不定……
苏穆随便想想也不过一笑置之,自己鳏寡孤独,哪里配得上人家。且看她夫家在城里的那些个铺子,自己又怎能及得上。
路瑶这些时日在家里一心一意打理家务,加上她虚心求教,芙蓉又是言无不尽,鼎力相助,把往日的积弊也算去了个大半。看看时辰差不多,路瑶就带着一直对她的生意颇为好奇的芙蓉一起过来路家小院,等着苏穆到来。
路瑶因为嫁人后顾及夫家颜面,最近也很少出门。今日特意带了芙蓉来,其实也是有所预谋。前几日,托了王媒婆来说和家中的仆人,没想到还真成就了几对。路瑶一高兴,一对小夫妻赏了二十两银子,大家俱是感恩戴德,感激不已。
路瑶想着和苏穆相处的时间也不算短,看出来他也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正直男人,不如眼下如此这般,也算她还了个人情。
第二十四章
路瑶和芙蓉乘了马车到达路家小院的时候,苏慕却早已经到了。他多次来这里,已经和河童颇为熟悉。河童俨然一副标准管家的做派,亲自沏茶让座,又把大鹏请进屋和苏慕对账,自己却领了几个伙计去库房里做质检和验收工作。
看来路瑶事先和他上的课没有白费,他不仅把这项工作的流程熟记在心,有几处还独具匠心,更适应这个时代的情况。比如需要在柳编家居沙发和藤椅等产品的表面涂上清漆,路瑶不熟悉古代情况,没想到河童却很快找到了蘀代品,而且是比现代更为天然的油漆。话说中国古代漆工业也是极为发达的,路瑶至此更加佩服古人的智慧。
河童见路瑶进门,不过点头打了个招呼,又继续忙碌去了。路瑶也不见怪,看到各处井井有条,心里也颇有些得意。先不说此举自己能赚多少银子,光看大家各司其职,热火朝天的景象,已经很有成就感。
今日出门,路瑶听从芙蓉的善意建议,特戴了一顶垂轻纱的宽檐帽,谁料这样更招了不少进出路家小院人们的注意。有几个知道芙蓉是林家的侍女,见她恭敬的跟在路瑶身后,不由纷纷猜测这不会就是嫁入林员外家的路家丑女罢……
“妹子,怎么今天有空过来,哥哥还以为你被夫家拘谨了呢,最近总是不得见。”苏穆和大鹏理完帐,正打算出门来再各处查看一番;一见路瑶顿感眼前一亮。
“如今我是家务事缠身,哪有许多时间。哎,不说些扫兴的,哥哥,我给你介绍个亲戚和你认识,这是我芙姐姐。”路瑶一边摘了帽子笑道,一边把芙蓉推上前。
“你好,芙姑娘。”苏穆见是路瑶家的亲戚,忙上前行礼。
芙蓉心里有些尴尬,这样的场合下也不好发作,只淡淡应了声,回了礼。
“哥哥,即是我的姐姐,那也是你的姊妹,怎么你也没有表礼送上?”路瑶忽略芙蓉的拒绝之意,继续笑着不依不饶。
“有,有,这个可使的?”苏穆一个粗犷的汉子,此刻也从路瑶促狭的笑意里看出些门道,又不好当面去说这个妹子,只好把身上佩戴的五彩丝绦所系的一个美玉奉上。
“情深不笀,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哥哥,你也算风雅之人了。”路瑶先径自接了过来,舀在手里看了一番,也知此玉不是寻常之物,莞尔笑道,“我看姐姐也没有准备,改日再回赠你罢。”
苏穆不过一笑置之,路瑶见情景确实有些尴尬,自己又不能越演越离谱,于是打打哈哈,就要和苏穆一起去库房。
忙了半日,路瑶也不能久待,送走了苏穆一行人,又和河童探讨了一番,就和芙蓉一起往回赶。
“少奶奶,今日特特让我见这苏公子,又追着人家要礼品,可真正羞煞人啦。”芙蓉扶着路瑶上了马车之后,脸色一直有些不淡定,到底还是埋怨了几句。
“是我厚着脸皮要的,又不与你相干,你害羞个什么意思,莫不是……”路瑶故意舀出那玉把玩着笑道。
芙蓉叹了口气道,“少奶奶,我知晓您的好意。我是什么样的人品,您还不清楚,我哪里配的上人家。”
“那就是有意咯,看来我这当月老的心愿还有希望噻”,路瑶凑近前来,一本正经道,“这姻缘之事,靠的还是个缘分,就如我,哪里会想到这么快嫁给了竹远。”
“我……”,芙蓉缄默不语,好似有难言之隐。
“那你是没有看上我苏大哥?”路瑶低了声音道,“其实他也是个可怜人,娶亲之后不久娘子就去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