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家有国籍,也有个人的倾向,他们追求写作的自由,也要维护国家的立场,这其中的平衡很难把握。
林子轩理解这一点,作为中国作家,他同样会维护中国的利益。
苏联动了很大的力量来阻止和诋毁林子轩和《1984》这本书,不可避免的牵连到中国加入国际笔会的表决。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学事件,而是牵扯到更深的东西。
从高尔基的声明。到各国作家的看法,英国评论家的评论等等,形势不容乐观。
国际笔会以英国和法国的作家为主,他们具有主导权,其他欧洲国家的存在感不强,基本上以这两个国家为标杆。
现在,英国的态度模糊不清,法国持反对态度,其他国家大部分都是中立,不表意见。
好在美国、德国和捷克等国支持中国。让局面不是那么悲观。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和苏联接壤的国家能看到苏联的真实状况,支持林子轩,那些不了解内情的作家们反而诋毁林子轩。
或许很多年后。他们会因为这件事而后悔,但在此时此刻,给林子轩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有意思的是国际笔会的宗旨是为言论自由而奋斗,并积极保护作家免受政治的压迫。
然而,现实中不可能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遭遇这件事,徐至摩和郁达浮有点措手不及。面对国际舆论的抨击,压力太大了。
他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扭转局面。
三人都是年轻人,没有退缩的情绪,反而斗志昂扬,书展的事情暂且放下,他们要对各国的作家们展开公关和游说。
商量之后,林子轩负责应对记者,徐至摩和郁达浮拜访其他国家的作家。
他们的游说策略是把林子轩和中国加入国际笔会分割开来,不能把两件事混为一谈。
面对记者,林子轩畅谈了写作《1984》的初衷,灵感来自于在莫斯科和扎米亚京的谈话。
他不认为这部小说是在讽刺苏联,而是描写了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民主和极权的界限在哪里,世界未来会不会走向小说中描写的社会。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但很多人却把它当作了现实主义作品来读。
林子轩表示很无奈,他觉得苏联太敏感了,作为一个大国没有相应的气度。
英国记者做了不少功课,他们询问林子轩对苏联的看法,并引用了林子轩在中国报纸上的段落,以此证明林子轩批判过苏联。
对此,林子轩直言不讳,那的确是他的真实看法。
媒体就是这个样子,想要报道大新闻,英国记者显然想把林子轩塑造成一个反抗苏联的英雄形象,而高尔基是苏联的保卫者。
两位大文豪之间的激烈交锋才是读者的最爱。
于是,他们询问林子轩对高尔基的看法。
林子轩想了想,这样回答,他敬佩以前的高尔基,而不是现在的高尔基。
英国记者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用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标题,导致报纸的销量大增。
“林认为高尔基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是他的时代。”
这显然是断章取义,林子轩极为无语,他没时间和记者打嘴仗,而是不停的和不同国家的作家会面交谈,其中就包括国际笔会的主席约翰高尔斯华绥。
高尔斯华绥是小说家和剧作家,是英国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代表作是《福尔赛世家》。
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出身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态度中立,不偏不倚,他支持中国加入国际笔会,但他没办法左右其他作家的想法。
他给林子轩提供了一个机会。
在国际笔会各分会成员投票之前,林子轩能够在所有与会者面前进行一次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他最后的游说机会。
。。。
第三百六十六章无声的中国
国际笔会大会正式开始,前几天是大家互相交流的时间,主办方会举办各类研讨会。
研讨会的范围非常广泛,有莎士比亚研讨会,欧洲文学未来的方向,诗歌的写作技巧等等,整体氛围相当于一个国际性文学类的学术会议。
因为这次大会的主题倾向于被压迫的国家,所以还有远东地区文学的交流活动。
由于《1984》的出现,国际笔会临时加了一场关于这部小说的小型讨论会。
可以说,主办方给了林子轩不少的时间来游说各国的作家们。
如果不是肩负着中国加入国际笔会的任务,他会非常享受这次的英国之旅。
然而,苏联继续施加影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抵制《1984》的行列,其中还有来自中国的声音。
这时候,林子轩亲身感受到一部超越时代的经典作品所遭受的磨难了。
在后世,《1984》是一部世界公认的伟大作品,被评为改变世界的20本书籍之一。
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莎士比亚的戏剧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列。
但在这个时代,却成为被抨击的对象,可见伟大的作品都很难被世人理解,《物种起源》刚出版的时候同样遭遇狂风暴雨般的攻击。
正如西方谚语所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想要拥有《1984》带来的世界性荣誉,就先要承受它带来的磨难。
对此,林子轩颇为无奈,他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形势这么恶劣。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他回避这次的国际笔会,让徐至摩和郁达浮担当主角。
这样或许就能消减《1984》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徐至摩和郁达浮并不同意。
林子轩是中国文学界的代表。是中国笔会中心的核心人物,有人反对林子轩。还有不少西方国家的作家支持林子轩。
一旦林子轩退出,那些支持的国家或许会改变主意,情况可能更为糟糕。
这是背水一战的局面,绝不能退缩。
而且,就算这次不成功,以后还有机会,没必要如此担心,只要尽力就好。
林子轩想想也是。他似乎把这件事看的太重了,他还年轻,等的起。
他之所以这么急切,是想中国能在世界上发出声音,他给自己背负了太重的担子,完全没有刚穿越时候那种轻松的心态了。
这或许就是成长的结果。
想通了这点,他稍微放松下来,用更为沉着的态度面对各方的挑战。
在有关《1984》的研讨会上,他淡然的面对赞誉和抨击,回应着诸多的诘难。
这种不骄不躁的应对获得了不少好评。英国的新闻媒体称为东方人的气度。
前来参加国际笔会大会的三位中国青年作家在一系列活动中表现的极为出彩。
徐至摩古典诗人的浪漫气质,郁达浮对于文学的精妙见解,林子轩文学大师的风范等等。给世界各国的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方媒体普遍评价三位中国作家。
年轻,有活力,熟悉西方,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是中国文化界的代表。
特别是郁达浮,绝对称得上是语言天才,他能熟练运用英语、日语、德语和法语。
他和在场的欧美作家聊天毫无障碍,甚至是谈笑风生。
在此期间,印度的泰戈尔来到伦敦。加入了这场文学盛会当中。
这是徐至摩请来的援兵,泰戈尔本来打算稍晚些来英国讲学。现在提前了一两个月的时间,他一向对中国抱有好感。
泰戈尔在西方有不小的影响力。中国和印度同为东方国家,理应互相支持。
他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中国出版社在伦敦举办的图书展,对东方传统文化赞誉有加。
林子轩没忘记书展的事情,在英国文化部门的安排下,书展的活动非常顺利,报纸上也进行了宣传,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会经常提到有关中国文化的图书展览。
他甚至把中国图书作为礼物赠送给各国的作家。
泰戈尔1924年来中国访问的时候,和林子轩在某些观点上存在分歧,没有达成一致。
这一次,在对待苏联的态度上,他依然和林子轩意见不同,但不妨碍双方合作。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到了最后表决的时候。
在此之前,林子轩有一次当众演讲的机会。
他准备了一篇演讲稿,叫做《无声的中国》。
这个名字是鲁讯于1927年2月18日在香港的一次演讲,后来刊登在香港的报纸上。
鲁讯的意思是批判古文,提倡白话文,文章中有不少的真知灼见。
他认为中国多年没有声音,普通百姓发不出声音,有学问的人只是躲起来装聋作哑。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我们试想现在没有声音的民族是那几种民族。我们可听到埃及人的声音?可听到安南,朝鲜的声音?印度除了泰戈尔,别的声音可还有?”
林子轩推动中国参加国际笔会,正是为了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绝不能一直沉默下去,要敢于发出声音,要让世界听见一个民族的吼声,这正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在这篇演讲中,他认为被压迫的国家更需要发出声音来,不能无声无息下去,否则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中国有太久没有发出声音,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和磨难,现在是中国开口说话的时候了。
作为一名作家,有责任倾听和观察自己的国家,把听到的和看到的写出来,传达给整个世界,告诉世界,那里正在发生的事件。
世界上所有被压迫的民族都需要有一个发声的渠道,国际笔会提供了这个渠道。
“这就是我来到这里的目的,为了让中国发出声音,不再无声下去。”林子轩如此说道。
他在最后朗诵了闻易多的一首诗歌,叫做《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第三百六十七章一个人的舞台
演讲结束,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整个会场有上百名作家,只有一小部分和林子轩有过直接的交流,大部分作家是通过林子轩的作品来了解他这个人。
没办法,就算林子轩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和所有与会的作家都进行接触,何况还有语言不通的问题。
所以,三人分头行动。
林子轩负责美国和英国的作家,徐至摩负责瑞典等态度中立的国家,郁达浮负责法国和德国的作家,这样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和所有作家进行接触,从而改变他们的态度。
林子轩无疑是其中最惹人瞩目的人物。
由于对林子轩,或者说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不少作家都把林子轩的作品找来读一读。
在中国的图书展上,他的作品被万象书局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不仅包括像是《蝇王》这类以西方为背景的小说,还有《边城》和《雷雨》这类中国的小说和戏剧,更不缺诗集《一代人》。
也少不了他最开始的两部中短篇小说《老人与海》和《小王子》。
这时候,欧美作家才发现林子轩作品的数量和他的年龄有着巨大的反差。
一般来说,27岁是一个作家写出成熟作品的开始。
在此之前,作家的学识和阅历不够,很难写出深刻的作品,到了35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