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出仕(士)-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一顿五六个人的饭食而已,我只亲自下厨做几道点心,其余饭菜就指点着沈厨娘做,不会有多累的。”
  既然徐素这样说,黎池也只好依了她。“那好,等中秋之后,俭王也大婚了,我就与竹帛他们约时间,到时再提前与你说。”
  黎池夫妻两人有商有量,将孝顺老人和宴请友人的事情,都定了下来。这之中透露出的温馨,看得桌上的另几个人心中各有想法。
  当然的,黎海是心中羡慕,若是他知晓后世的网络用语,他这种心情可用一句话来形容:‘冰冷的狗粮,胡乱地往嘴里塞。’而徐芩和徐夫人,则是高兴和欣慰。
  徐芩一脸回忆的神情,“当初七八岁的和周,与你堂兄来四宝店时,我第一眼见了,就觉得这孩子身上隐隐透出一股不凡之气。现在看来果不其然!你眼看就有直入青云之势,老夫将女儿嫁于你,真没选错人!”
  黎池想到初到这个世界时,以及之后年幼时的种种,心中也非常感慨,“小婿初见岳父时,也觉得您面目友善慈祥,与族学里的先生一样。如今想来,才惊觉竟已是十来年前的事情了,时间也真是过得快啊……”
  徐芩和黎池翁婿两人,在那里感叹时光流逝,徐夫人却是没有那许多感想。她如今觉得黎池这个女婿选的好,并不全是因为他的前途无量,更是因为他待她女儿体贴,不花心、不招惹其他女子。
  徐素和徐夫人也不去打扰他们男人说话,就静静地听他们回忆往事,听着听着也觉得很有趣。
  黎池陪着徐芩回忆往事,后来黎海也插话进去,一同回忆。在吃完这一顿晚饭之前,他们终于回忆完了。
  黎池他们吃完饭下桌,自有豆蔻和沈厨娘一起来收拾残羹碗筷,他们几人就移步一旁,坐着消消食。
  坐下之后,黎海与黎池说起石山下的水泥作坊,说一切已步入正道,正按部就班地生产水泥。
  黎池听着黎海话里的意思,他最近是闲下来了。于是就又交给他一件新活儿,“海哥,你最近可还有空闲没?不知可否再帮我做件生意?利润分成还是老规矩,分你两成。”
  利润分成这事,黎海并不看得很重,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那么多钱做什么?不过堂弟硬要给,他就存着,到时拿回家给黎水村爹娘,或者用作其他用途都行。
  黎海主要是想做出一番大事出来,如今因他管着水泥作坊,京城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他了,但最近又清闲下来了。黎海正闲得无聊呢,“什么生意?!海哥我如今有大把空闲!”
  以前黎海还筹谋着将水泥作坊开遍大燕,可黎池出去这一趟,已经与王家初步达成了合办水泥作坊的意向,黎海到时可能只需要配合着,培训一下烧制水泥的师傅即可。所以,黎海现在正想着做其他事情呢!
  “圣上不是赏赐了我一千斤羊毛线?我打算着让海哥你去找些妇人,将那一千斤羊毛线,给织成围巾、围脖、披风、羊毛衫和手套袜子这些,等都织完,大概也就入冬了。到时正好乘着冬日天冷,将这批羊毛保暖织物卖了,也能赚上一些银钱过年。”
  “这事好办!我到时依旧去南城区,找些闲散的妇女,租赁一座院子,教会她们织毛线之后,就给她们一天二三十文的工钱,让她们每天按时来上工织毛衣。”
  对于黎海的安排,黎池给出了不同建议,“南城的闲散妇女,如今不是已有了编织水泥麻袋的活儿?且不说还有没有足够多的闲散妇人,也不能光照顾南城区百姓,这次就去北城区找人。也不一开始就谈拢一天给多少工钱,只在她们学习时给多少钱一天,等学会之后就谈定织一件就给多少钱,多织多得。”
  黎海是真有生意天赋,听了堂弟黎池的话,脑子里就有了模糊的想法,大概明白若是按堂弟所说去做,应该会织得更快一些。
  之后黎池又与黎海就织毛线这事的细节,进行了商量并确定。
  等到商量完毕,也差不多到了入睡的时辰,于是各自回房洗漱睡下不提。
  ……
  第二天,因为有内务府库的人来清点搬运羊毛线,黎池就没有去翰林院。
  一大早地,黎池就找上桓茗,去了堆放羊毛线的宅院,并与随后赶到的内务府人碰头,随之就进行了羊毛线的交接搬运。
  直到午时过后,内务府库的人才将羊毛线都搬运完。当然,属于黎池的一千斤羊毛线,是给他留着的。
  黎池决定索性多麻烦桓茗一段时间,等堂哥黎海租赁好房屋之后,再才来将羊毛线搬走。
  “我这宅院反正是空着无用,黎大人尽管堆放在这里就是。”这只是件小事,桓茗爽快地同意了。
  羊毛线的事情交接妥当,黎池与桓茗互道告别之后,就各自回去家里了。
  黎池到家后又过了约摸小半个时辰,就有吏部官员,送来了黎池的五品官服。
  说是官服,其实并不是成件成套的成衣官服。因为官员的身量差别,朝廷发放的不是已经做成的官服,而是只发了象征品级的‘补子‘、衣料装饰及朝冠。
  而黎池收到的就是两匹青色的官服衣料,和两块五品文官的绣白鹇‘补子‘,以及一应腰带、配饰和朝冠等。
  送走了吏部官员,徐素也没拿去外面裁缝铺里,就自己上手为黎池量了尺寸,叫来善针线活的大张妈妈做帮手。做到天黑之后,又打了一会儿夜工,就给黎池把官服做了出来。
  黎池试穿后,非常合身。他平日身上穿的常服,就是徐素带着银朱她们做的,是做惯了的,当然很合身。


第129章 
  徐素和大张妈妈之所以熬夜将黎池的官服做出来,就是因为黎池第二日就要穿新官服去上朝。
  第二日,亦即是八月十五这天,黎池升任五品官后,够格去列班上朝了。寅时末刻即四点四十五,黎池按时起床,下床穿衣的动静吵醒了徐素,“和周?”
  黎池听到声音转过身,见徐素正撑着胳膊想要坐起来,于是上前握着她的肩膀,又将她摁倒了回去,“你不忙起来,再睡一会儿罢。”
  徐素觉得身体还乏得很,也就依了黎池,没有执意要起来,“那好,我就再睡一会儿。昨日已经吩咐了沈厨娘,在灶上温着粟米粥,你就着桂花糕,吃了早点再出门去。”
  “好,你自睡你的,我能拾掇好自己。”
  徐素依言又闭眼养神准备入睡,黎池则穿上昨夜才做好的五品官服,洗漱过后,梳好发髻簪住了。然后才自己去后面厨房,动手盛了一碗粟米粥,在灶上的笼屉里拣了一碟桂花糕,就坐在厨房的小桌上吃起早饭来。
  后厨就沈厨娘一个人,要负责全府主人家和丫鬟小厮们的饭食,并不轻松。所以昨晚就与沈厨娘说了,不用跟着早起准备他的早点,他自己动手就好。
  黎池吃过早点,肚子填了个七八分饱,就又回屋里去。然后将官服上的一应配饰佩戴好,戴上朝冠,拿起奏板(朝笏),检查过了仪容,确定没有不妥,然后掩门出去了。
  此时才卯时二刻(五点半),天色还才蒙蒙亮。不过四个抬轿小厮已经起来了,收拾好了将小轿停在大门外,见黎池出来了忙问好:“老爷,早上安好。”
  四个抬轿小厮与沈厨娘不一样,黎池买他们回来主要就是为抬轿的,他平日里用到轿子的时候不多,四个小厮自然说不上辛苦。让他们早早地起来,抬轿送他去上朝,黎池并不觉得苛待他们了。“嗯,走。”
  一顶青帷小轿起轿了,晃晃悠悠地往皇宫方向而去。一路上也碰上几顶往同样方向去的轿子,在静寂的清晨里移动着……
  行了半小时,在卯时中(六点),就抵达了宫门外。此时已经有一些官员在等着了,黎池下轿后就安静地站在一旁,有认识的人来了,就上去打个招呼,比如:曾经的半个同事工部尚书苏千、左侍郎易砚,以及正经同事翰林院王掌院、唐翰林和钱翰林,以及其他认识的官员等。
  走上前去打过招呼,简单地说上两句,谢过他人对他升官的祝贺后,就又退开安静地等着了。
  又过去两刻钟,八位王爷也掐着时间赶到,就开始搜检入宫了。
  众多官员进入宫内,就三两结伴往乾清宫走去,黎池也没落单,他是与唐翰林一起走的。一路上也没说什么实质内容,就有一句无一句地闲聊着,保持不尴尬冷场而已。
  到达乾清宫时,还未到上朝的时间,众官员都熟门熟路地,到乾清宫旁抱厦里的朝房侯着。黎池虽是第一次上朝,可以前皇帝宣召时他是在里面候过的,又有唐翰林这个老人在,黎池也就跟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官员们进入朝房后没多久,就有乾清宫的太监为官员们送上来热茶,黎池端了一杯在手里,安静地坐在一旁喝着……
  黎池这样安静到似是拘谨的姿态,让朝房里的其他官员见了,心中暗道:这黎六元在朝野的名头一直未降,出仕入官场才不过一年多,功绩却是不少,如今升了官得以列班上朝,可看着还是同他们当初一样,也是会紧张的嘛!
  今天是黎池第一次上朝——大朝会不算在内,他一个新升官员,不好太张扬。于是黎池就收敛了他的交际能力,做出一副安静拘谨的姿态来。
  黎池与唐翰林坐在一起,品一品茶,小声地说话。等响鞭声传来时,才站起来跟着大部队走出朝房,往乾清宫里走去,进去后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站好了位置。
  黎池与钱翰林都是翰林院侍讲学士,因为他是后来升上的,就站在钱翰林的后面。
  列好班没多一会儿,就有太监总管张忠唱道:“皇帝驾到!”
  黎池跟着一起行礼,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行礼完毕,叫了‘平身’之后就开始奏事和议事了。
  黎池手执的奏板上空白一片,他第一次上朝,也没什么事情要奏禀,自然也就没有可记录在奏板上的。不过以他的记忆力,这奏板在他手上,可能一直都无法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了,也就被拿在手里装个样子而已。
  这次的早朝,并没有因为黎池来上朝,而有所不同,照常奏事、议事。贞文帝也没点黎池的名,黎池也安静地站在队列尾部,听着其他官员奏事议事没有插嘴。
  ……
  散了朝,朝臣官员陆续走出乾清宫大殿,三三两两结伴往宫外走去。
  “黎翰林,一起走?”唐翰林口气揶揄地叫上黎池。
  虽然市井百姓都习惯将翰林院中的官员,都叫作‘翰林‘,但其实只有‘学士‘职位即侍读、侍讲和掌院,才算是真正的翰林。
  以前同僚称呼黎池都是‘黎修撰‘,如今唐翰林喊他黎翰林,并没有喊错。“唐翰林!一起走,一起回翰林院衙门去。”
  而王掌院对黎池的感观就有些复杂了。不说他因黎池而受了俭王和皇帝的训斥,任谁有一个像黎池这样出色的下属,都不会有多高兴。不过压制已经压制不了了,只得接受,“黎翰林。”
  黎池也客气地朝唐翰林见礼打招呼,“王掌院,多日不见。”
  黎池与王掌院和唐翰林,三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就显出一旁的钱翰林形单影只了。不过都是在朝堂上做过几年官的人了,脸皮不可能多薄,即使互相之间有过龃龉,表面功夫也都会做。“黎翰林,恭喜高升。”
  “谢过钱翰林。”黎池笑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