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嫤语书年-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与他成婚三四年,但我们却是实实在在的相敬如宾。尤其是我小产之后,我每日与他说过的话,比不上侍中与他说的话多。他临幸别的妃子,有了孩子,我并不妒忌,反而安排照料之人,打理一切琐事。



 



有时候,我想想都觉得好笑,全天下,恐怕难找出比我们更和睦的傀儡夫妻。



 



“不疼。”我说。



 



“怎会不疼。”天子说,“都见到肉了。”



 



我淡笑,道:“见到肉又如何,丞相不若一剑下来,妾活这二十余年,亦足够了。”



 



天子没有说话。



 



“你其实不必挡。”他说,“丞相还不敢杀朕。”



 



他头脑倒是清楚,不过事后聪明,谁都会的。



 



“如此,陛下若觉得谁人讨厌,下次丞相再来,命他挡在身前就是了。”我说。



 



天子怔了一下,片刻,笑起来。



 



我也笑。



 



这话其实无聊得紧,亦无半点可笑之处,可二人对视着,竟越笑越厉害,只是没有喜感,唯有无奈。



 



“别走。”天子最后给布条打上结的时候,对我说,“你我都是无处可去之人,总是只能活二十余年,当是看看戏也好。”



 



我望着他,片刻,移开目光,没有言语。



 



我并非无处可去。父亲和母亲虽然一直为我当上了皇后而骄傲,可他们还是心疼我的。母亲好几次入宫来探望我,说起是如今情势,都是忧心忡忡。她告诉我,只要我愿意,父亲可以去求魏傕废了我这个皇后,让我出宫去。反正魏傕将侄女送入宫中,图的就是把这皇后的位子占过来。



 



我很是心动,告诉母亲,我再想想。



 



若是在那日魏郯牵着傅嫤在我面前转身离开的时候,我也许会立刻答应母亲。可是如今,我却再三犹豫。



 



原因无他,我有了孩子。



 



确切地说,他不是我的孩子,而是被魏傕逼死的纪贵人所生。我收养他的时候,他才两个月大。



 



他叫励,刚来到我宫中的时候,总爱啼哭,我曾不胜其烦。可是后来与乳母一道照料,看着他小小的脸上时而冲我露出笑容,我的心却变得柔软。许是在励的身上花去了太多精力,我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有气力想乱七八糟的事,每日即便出门,我也会惦记着他什么该用食,什么时候该睡觉。



 



这大概就是做母亲的感觉,我想,这大概是上苍给我的一点回报,以弥补我那无缘孩儿的缺憾。我如果离开,这一点小小的慰藉便也不见了。



 



天子对这个儿子也很是疼爱,他每日都来探望,甚至时常住在中宫不走了。



 



许是因为励,又许是同样身在患难,我与天子之间奇异地亲近了许多。



 



我发觉他并不那样沉默寡言,遇到些有趣的事,他不会因为身处逆境而放弃开怀一笑。



 



他是个细心的好父亲,亲自教励说话,教他走路。有时,我们摒退左右,带着励一起玩耍,有说有笑,每一刻竟都快乐无比。



 



我看着自己的夫君和孩子,忽而有了些憧憬,觉得如果能一直这样,即便是个平头百姓,又有何妨?



 



大概是我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再失去了,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我忽然变得异常执着。



 



天子有天子背负的沉重,多年来,层层相积,他已经不堪负累。



 



“你走吧。”他抱着魏郯和傅嫤的女儿离开时,对我说,“国丈就在荣安门外接应,宫中起火,守门的羽林必会赶来,你可趁机带着励远走。”



 



“你呢?”我问,声音微微发抖。



 



他露出一丝奇异的笑。



 



“你还记得我说过的话么?纵使只活二十余年,当看戏也好。”他望着城墙那边的光照,道,“我要去看最后一场戏。”



 



我深吸口气:“妾陪着陛下。”



 



天子看着我,双目如同深井。最终,他没有说话,只吩咐黄劭拦着我,转身而去。



 



我没有听他的话。大殿起火之时,我们潜出宫外,果然见到了父亲。但是我乘马车的驭者不备,一把将他拉下,自己坐了上去。



 



父亲和众人在后面大声喊我,我并不回头,只驾着马车奔向前。



 



我心乱如麻,但是,我并不彷徨。这是第一次,我笃定地知道自己该做的事是对是错,不再逃避,而是尽全力去争取。



 



我遇到了裴潜,等我赶到城楼上的时候,天子已经沾上了女墙。



 



风吹着他的衣裾,像是随时要将他带走。



 



我不顾一切地奔向他,呼唤他,他看到我,那面容陡然变得震惊,可双目中的神采却已经不再死寂……



 



宫道漫漫,尽头处,一列马车和军士正在等候。



 



那是要送我们到封地去的,檀阳公,是天子禅位以后的封号。



 



励喜欢出门,看到车马,他高兴地奔上前去,我不禁唤他慢些。



 



钟磬之声在远方响起,曲调熟悉,是大殿上的乐声。天子走在我面前,脚步停住。



 



他回望,宫墙太高,只有一片被切作长矩形的天空。



 



“便是如此了么?”他低低问。



 



我默然。



 



我知道他心中所想,离开了此处,从前他背负的一切便是过往。



 



“陛下恨我么?”片刻,我问。



 



他讶然看我。



 



我轻声道:“如今之事,恐非陛下心愿。”



 



他注视着我,露出一抹苦笑。



 



他拉过我的手,声音缓缓,平静而淡泊:“为何要恨,若死去,便什么心愿都不会有了。”停了停,又道“还有,此后,夫人不可再像从前一般唤我。”



 



我怔了怔,片刻,明白过来。



 



他说“我”,称我为“夫人”。



 



我看着他的眼睛,少顷,亦露出笑意:“是,夫君。”






番外 魏郯



 “浔阳大饥,浔阳太守刘殊急报;请朝廷拨粮赈济。”匡政殿上;大司农朱悯禀道;说罢;将文书交与侍中。



 



皇帝坐在御座上;接过那文书。



 



“浔阳。”他看过之后,沉吟道,“我记得今春水患;浔阳最重。”



 



“正是。”朱悯道,“今春水患,浔阳三十万顷颗粒无收;以致饥荒;若赈灾不及,将有民怨。”



 



皇帝不语,却拿起另外一份奏章。



 



“扬州亦饥荒,御史弹劾扬州太守公羊刿罔顾民生,大兴土木。”说罢,他让侍中将奏章拿给朱悯,道,“卿以为如何?”



 



朱悯接过奏章,看了看,明白过来。



 



公羊刿,在皇帝登基前一年去了扬州做刺史,三年之中,政绩斐然。皇帝遂命其为扬州太守,治理一方。此番饥荒,并非浔阳一处,其害蔓延江东大半,扬州亦不例外。御史弹劾公羊刿的事,朱悯也听说过,不过他留了个心眼,让人去打探扬州民人因灾流徙之数,奇怪的是,与其他州郡比起来,竟是少之又少。



 



朱悯心思通透,即刻道:“臣听闻,所谓大兴土木,乃是扬州太守鼓励州中富室兴修屋舍,又以朝廷赈济及私家募集之资造桥开渠,每日服力者数万,民人以工受食,是以扬州安然。”



 



皇帝颔首,道:“正是,朕以为此策得法。江东水道,失修多年,运河不畅,水旱不调。朕欲仿扬州之法,在江东募集百姓,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可为百惠之举。只是不知如今仓廪如何?”



 



朱悯思索片刻,道:“前年及去年,各地仓廪丰实,征调钱粮不足虑。只是长安城墙、宫室还在营建,亦耗资甚巨,若在加上江东如此大兴人力,只怕国库难捱。”



 



“长安且停工。”皇帝道,“待江东事毕,再继续营建。”



 



朱悯心中安定下来,向皇帝一礼:“敬诺。”



 



皇帝又与众臣将诸多关节分派妥当,命尚书拟诏。



 



才散了,皇帝正要起身,宗正却来了。



 



宗正是皇帝族中的长辈,皇帝对他也多有礼让。不过朝政之事,宗正甚少参与,皇帝见得他,知道今日当有不寻常之事。



 



“近日闻知伯父身体抱恙,朕正欲往府中慰问。”命内侍赐席之后,皇帝微笑道,“不想伯父亲自临门,未知身体痊愈否?”



 



“陛下恩德,臣已无恙。”宗正在席上一揖,道,“今日前来,乃是有要事禀报。”



 



“哦?”皇帝问,“何事?”



 



宗正却不语,目视堂上。



 



皇帝会意,将左右摒退。



 



“陛下。”宗正微笑,道,“自古以来,为人君者,储嗣乃是首要。如今陛下登基已有五年,天下安定,正是充盈后宫之时。臣闻皇后近来有意将宫中年长宫人放出,陛下不若在新纳宫人之时兼以选妃,以顺天和。”



 



皇帝看着宗正,笑意不改。



 



“此事,是宗正之意?”他问。



 



宗正忙道:“并非臣一人之意。前番臣卧病在家,曾与来访朝臣谈论,皆以为可行。陛下正当年富力强,而后宫唯皇后一人,为子嗣计,还请陛下广纳后宫。”



 



皇帝倚在凭几上,缓缓道,“朕已有二子一女,子嗣足矣。”



 



宗正道:“陛下此言差矣。前朝高皇帝有子十四人,其后三百年,宗室繁盛。皇嗣关乎国运,望陛下三思。”



 



“高皇帝身故之后,四子相争,国祚几乎不保;往近了说,灵皇帝亦是多子,乱世之源亦是嗣子争位。”皇帝神色不改,“国运兴衰,乃在施政。宗正之意,朕已知晓,此事不必再议。”



 



这话说出来虽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



 



宗正还想再劝,可看着皇帝脸色,终是不敢再多言语。他只得寒暄几句,悻悻离去。



 



殿上终于安静下来,左右无人,皇帝望着殿外,轻轻叹了口气。



 



“出来吧。”他说。



 



无人答应。



 



“阿谧,要父亲逮你?”他拿起茶盏抿一口。



 



窸窣的声音响起,未几,御座后面的屏风边上探出一个小脑袋。当那双清亮的眼睛与皇帝的目光相对,女童粉嫩的脸上满是讨好之色:“父亲……”



 



皇帝一脸无奈,放下茶盏,朝她伸出一只手。



 



女童登时露出笑容,朝他奔过去,皇帝抱了个满怀。



 



“在殿上偷听了多久?”皇帝摸摸女儿汗湿的头发,“去玩了?苑中?”



 



阿谧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