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湖往事之凤城飞帅-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战死、病死的士兵名单统计不准确整个西北守军不过5万余人。无论是从兵源的绝对数量还是装备的程度上讲都远远不如赤金族大军更因为从无有效训练战斗力简直跟流民一般。



第二卷 拓桑和换袍节

在这之前君玉已经了解道西北军中的大小三十名主力将领识字者不过十之一二因此也不在此推广《凤凰军略》而是将其中关键的适合北方骑军战阵的部分通俗易懂地加以演化详解。

白如晖率了凤凰军进城时君玉正在校场上操练新招募的5ooo农民兵。带兵的主将则为西宁府的副将刘之远和玉树镇来述职的周以达。

君玉立刻召集大小将领议事分配了各自的防守操练任务因为据各方情报显示每年的冬季都是赤金族大肆入侵掠夺的时候而这个冬季正是双方彻底较量的时候。

朝廷得报这两场大捷立刻拨来大批军饷全部军饷君玉亲自清点过目安排或放饷银、抚恤亡者或添置铠甲、战马、利刃西北军心大震军容焕然一新。

冬月初五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不冻泉”一部守军遭到赤金族一股骑兵突袭激战两日不冻泉1oooo守军死伤9ooo余人到得午夜格尔木的守军赶到增援赤金族那股骑兵不战而退直下雁石屏汇合了五万大军直奔盘龙山冬月十五全军在山南的河谷扎营。只要越过前面不远处守备空虚的“玉树镇”就可以直下西宁府。

真穆帖尔连月来已经侦察清楚新到的西北军主帅原来竟是自己的老冤家“凤城飞帅”。这些日子“凤城飞帅”正在西宁府召集西北军大练兵。

真穆帖尔多翻和“凤城飞帅”交手知道厉害要是让君玉将这帮原本的乌合之众训练出来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早已做好详细部署准备集中优势兵力拿下玉树镇直奔西宁府将他的心腹大患“凤城飞帅”一举拿下。

盘龙山东西错落成猗角之势相互配合。山谷下面是一条已经冰封的小河。

冬月十五的午夜一队人马在赤金族大军背面的山坡上全部悄悄登山。隔着山体赤金族大军毫无警惕。

当黎明的第一屡晨曦降临的时候两万骑兵全副披挂居高临下俯视着山谷中尚在沉睡的赤金族营地。

盘龙山四周白雪皑皑冬日的太阳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照亮了沉睡的盘龙山河谷赤金族的铁骑们从营帐中出来看到山坡上队列严整的西北军铁骑不由得惊呼出声。成千上万匹铁甲战马带着骑兵们从高地上冲了下来赤金族的铁骑惨呼连声或倒在刀剑下或战马自相践踏或跌入踏破冰面的河水死伤者不计其数。

真穆帖尔带领一万多人马总算度过了小河当他们堪堪冲到谷口时才现前面不远处另一支军队已经摆好了阵列铁马金戈、剑戟森然领军的正是一个满面微笑的少年。

少年端然坐在马背上风采翩然语声清朗用老熟人一般的眼光看着谷口一身血污的真穆帖尔:“老朋友久违了。”

真穆帖尔吐出一口血来举起大刀一刀劈向左边的一名士兵大喝一声侧身往左边的小道冲去。谷口立刻陷入一阵混乱之中真穆帖尔乘坐的是一匹日行千里的著名的汗血宝马孙嘉长剑一挥真穆帖尔亦非庸手孙嘉竟然拦截不住一小队人马立刻冲出重围飞奔而去。

真穆帖尔在盘龙山只布置了5万大军还有部落联盟的几万骑兵正沿着唐古拉山南下一旦他汇合部众休养生息后必然卷土重来。

君玉立刻下令全力追赶真穆帖尔。

真穆帖尔和那几十骑部众所乘都是极罕见的大宛名驹此刻亡命奔去度快如旋风。

众人追了数里忽见天边出现一道黑如堤岸的黑气很快占据了半边天空刹那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刘之远忙道:“沙尘暴来了快退。”

君玉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沙尘暴却知道它的厉害立刻下令众人撤退。到得沙尘暴退去万里雪地下哪里还有真穆帖尔等人的身影。

盘龙山一战真穆帖尔亲自率领的5万大军除了真穆帖尔本人和几十骑护卫队外全部被歼灭。此刻西宁府城内张灯结彩大庆辉煌。

虽然大捷君玉心里却并不如将士们那般欢喜她空置西宁府、屯兵玉树镇造成迷惑真穆帖尔的假相才一举大捷可是此次在绝好的时机下居然因为一场沙尘暴让真穆帖尔逃走实在是一大憾事。她深知真穆帖尔在草原部落有强大的号召力加上他的一些旧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休整之后只怕卷土重来又起战端。

第二天君玉刚安排好各镇守军的分配事宜忽报有使节前来。

君玉请进却是比邻的西域驻地大臣派来的一名礼官那礼官先去西宁府不见主帅又立刻快马赶到玉树镇。原来礼官是来有请西北主帅前去圣宫参观即将于月底举行的“换袍节。”

每次“换袍节”驻地大臣都会率领大小官员亲自去向“博克多”致贺还会邀请不少人士前去观礼。由于前任调离新来的驻地大臣更是要借此机会和各方打好关系可是特意派人到比邻的“玉树镇”来请西北军主帅还是十分令人意外。

“换袍节”是圣宫的一大节日换过衣服就是“博克多”每年长达一个月的闭关静修期间此间不见任何人也不处理任何公文。

君玉知道“千机门”的人前去调查“情诗”之事一直隐隐担忧着拓桑的处境就立刻答应下来。

………………………………………………………………………………

拓桑把手伸到窗外良久黎明的微光越来越强已经能够看清楚掌纹了他知道自己一天的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

从他刚学会驱赶乌鸦的年龄就开始了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活。他在黎明的微光里盘膝而坐专心学经稍有左顾右盼业师就会严厉地加以纠正;他用竹皮削好的笔在擦上桐油的油漆黑板上学写文字写好擦掉擦掉再写。

他虽然贵为“博克多”但是也不能袈裟稍皱、进食不能饱腹走路不仰头睡觉只能曲腿蜷伏在一米见方的垫子上……

慢慢地他逐渐忘记了童年时候是何等羡慕封闭之外的那些小僧众一起玩石子、踢毽子、下棋的童心未泯岁月;

慢慢地他逐渐变得心如止水气如瀚海天崩地裂也不会眉头稍皱。

可是他生平的第一次外出却不经意地将这种平衡打破不知几何时起心不再如止水灵魂有时也会战栗。

他一次一次把自己关在静修室里默想佛祖的脸可是一遍遍浮现在眼前的却是那个黄桷树下粲然微笑、月下吹笛的翩翩少年。随后这翩翩少年又幻化成“寒景园”密室里那身穿月白衫子的重伤身影——只是这月白衫子的身影却不敢让人细细回味每每想象中途便模模糊糊、烟消云散如黎明时将醒未醒的梦倏忽来去连不成片。

他的书桌上空空如也久无纸笔自从有两页纸张被洒扫的沙弥无意间拾得后他就再也不动笔了。

年初铁棒戒律僧和“千机门”的高手在圣宫外面的大街小巷终日逡巡民间田园、歌楼酒肆几乎翻底朝天也没有能够找出任何一个可疑的女子。如此折腾大半年早已不堪其劳最后得出结论上报朝廷:现任“博克多”爱好诗文随意涂写而已。

可是他却明白天南海北今生只怕再难见到那翩翩少年一眼了。

他静静地站在窗边黎明下的掌纹已经完全清楚朝露凝寒掌心和心灵一样一片冰凉。

“米米泽哇德清坚色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值班僧人厚实的胸音随着三声击掌一起响彻整个宫殿全体僧人在呼喊中起床像潮水一般从各处僧舍涌进大经堂做早祷。

“博克多新的冬装准备好了请换上。”贴身僧人必恭必敬地奉上“换袍节”的冬衣。

外面致贺的大小官员和观光的客人已经静静等候。



第二卷 拓桑和换袍节(2)

和礼官到得驻地大臣的府邸正是冬月二十六日晚上。

府邸门口早有一人亲自迎了出来一见君玉立刻哈哈大笑:“久迎大驾君玉来迟是不是要罚酒三杯?”

这新任的驻地大臣竟然是秦小楼。

君玉大喜快步上前:“难怪会派人请我原来是你。”

“凤城飞帅此番大败真穆帖尔西北平定塞外震动即使不是我相信别人也会派人恭请大帅的哈哈。”

君玉笑了:“此番前来可有元敬他们的消息?”

秦小楼眉飞色舞地道:“元敬7月底取得了对倭寇的一场大捷估计不久就会肃清福建一带的倭寇返回朝中。他的两个表妹都进入宫中石岚妮被封为贵妃。”

君玉虽然意外于石岚妮姐妹的入宫不过仍然大喜:“元敬此番算是得其所用可以大展身手了。”

秦小楼道:“不过前不久他舅舅病逝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回家奔丧。”

石大名武功已达颠峰却在五十几岁的盛年时期无疾而终。

君玉默然片刻秦小楼又道:“中秋时朱渝娶了河阳王的郡主听说这郡主美若天仙不过那时我已经离京没看到真人朱渝这小子倒有福气。”

君玉笑道:“哈哈那倒真要恭喜他了。早知道该托人送他一份礼物。”

“那小子还缺什么礼物?没送也罢。”

冬日的阳光升起在圣宫的顶上庙间、壁上壁画鲜艳飞檐连绵犹如进入了艺术的庙堂。

潮水一般的民众静静地等候在空旷的场地上老人、孩子、红男绿女他们中很多人万里迢迢、三步一拜地到来唯一的目的就是朝向这心中的圣地。

而观光的客人们云集在大殿之外诺大的“换衣台”下方坐满了以驻地大臣为的大小官员众皆肃立静静等待着“博克多”的登台。

毫厘不差当太阳照耀着飞檐上佛祖的眼睛时一身新装的博克多在仪仗队引导下在朝圣者的虔敬的目光中走上台来安然祥和的眼神抚过众生。

初升的阳光是如此刺眼君玉不由得闭了闭眼睛——台上的人并非蜀中园林弹琴、凤凰道上摘花的那般便装出行、麻衣如雪。

此刻的他才是他。

他完全遵从了他的本份簇新袈裟慈视众生万众朝拜红尘弃绝。

秦小楼已经领头在为“博克多”献礼致贺了。一众官员紧随其后秦小楼回过头来见君玉站在那里立刻向一众地位尊崇的西域僧介绍道:“这位便是威名赫赫的‘凤城飞帅’北六省兵马大元帅是也。”

一干长期修行的高僧并不知道“兵马大元帅”是何人可是听得“凤城飞帅”几个字时却无不面色微变。因为他们早已得知被毁的佛牙正是救活了一名号称“凤城飞帅”的少年。

君玉一见他们的面色微变立刻猜到了原因微微一笑正要开口一位拖着铁棒的执事僧快步走了过来深深的行了一礼:“阁下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凤城飞帅感谢上次相救之恩。”

君玉一看却正是他们刚入青海时救下的那名铁棒僧这铁棒僧正是圣宫里负责纠察僧纪的高级僧官名号“夏奥”。

君玉回礼这时负责处理对外事务的赤巴大师也上前一步道:“阁下就是刚刚在玉树镇大败真穆帖尔的西北军主帅?赤金族大军常常入我境内掳掠牛羊、马匹如今得保安宁却正是元帅的功劳。”

君玉肃然回礼:“保家卫国原是军人天职。在下性命为贵教所救一己微命毁却贵教圣物终日惶惶难以心安。今后若有差遣纵使肝脑涂地不敢稍辞。”

一名最年长的老僧叹道:“天意如此总有道理。”

君玉颔致谢抬头忽见“博克多”的目光微微一笑按照来宾的礼仪向他行了一礼“博克多”也按照自己的身份向这位英名赫赫的贵宾回礼。君玉平静地转过身到了专为客人设置的休息区去。

夕阳已经西下祈祷已经完毕朝圣的观光客潮水样地退去仪仗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