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臣妾今日去看过先帝的御书,宫人们保管的十分妥当,只是先帝颍邸的许多旧藏,却不知现在如何了!”
神宗皇帝酷爱读书,为太子时,颍邸就有大量的收藏,甚至,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也曾借阅过许多。这些书,原本应该跟御书一同收藏的,可惜,如今却是无人过问了。赵煦此时想来,心中有些酸涩,他若是早些亲政,就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然而,他却没有注意到,如果皇后今天不提,这事情他早就忘在脑袋后面了。
“先帝旧藏,朕自会派人整理,等到新馆建成,再一并藏入宫中。此事还要多谢皇后提醒,否则,朕可是要愧对先帝了。”
神宗颍邸的一切,太皇太后无不命人用心打理,等到这位皇帝想起来,可是什么都晚了。世瑶虽然什么都知道,却还是状若无意的提起,只希望皇帝日后,能想起太皇太后的诸多好处。
“臣妾分内之事,不敢当皇上称谢。太皇太后常说先帝天纵英明、勤学好问,先帝的所有收藏,太皇太后都十分重视,如今太皇太后驾崩,臣妾担心宫人们不在用心,皇上若能早将书馆建成,臣妾亦可不负太皇太后重托。”
赵煦眼中的他的父亲自然是天纵英明的,但是他却不觉得太皇太后的眼里也是这般,甚至,他隐隐觉得太皇太后对他的父亲极为不满,连母子的情分,都是十分淡薄。
“太皇太后经常跟皇后提起先帝吗?”
世瑶颔首笑道,“那是自然,臣妾还住在崇庆宫的时候,太皇太后常常谈起先帝的事情。她老人家总是说,先帝为太子时,就知人善任,就连先祖皇帝,也都是赞不绝口。即便是温公与先帝政见不合,但是,先帝对于温公主持编纂资治通鉴,仍然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对温公器识,更是赞赏有加。即便是任用王安石变法,先帝初衷也是为国为民,只可惜,王公用人多有失误,变法才功败垂成。”
司马光虽然是守旧派的元老,但是,赵煦刚即位的时候他就过世了,元祐年间再多的事情,都跟他没有直接的关系。赵煦亲政后还要对他进行清算,甚至差点掘坟鞭尸,世瑶实在是于心不忍,因此才特意借此事提醒他,司马光可是你的父皇赞赏过的人。
赵煦此时毕竟还没有彻底清算元祐党人的想法,很多事情都是一步一步慢慢促成,现在的赵煦,只是想要巩固自己的权利而已,对于温公如何如何,没有任何感想。世瑶暗示了半天,也算是瞎子点灯了。不过,有些东西提前播好种子,对于将来,也未必没有裨益。就连苏辙,也因为世瑶今日这一句话,躲过了一场大劫。
世瑶替高氏说的这些话,虽然高氏并没有对她讲过,但是,也不算十分的违心。高氏昔年重用苏轼,也曾经明确说过是因为“先帝的赏识”,而这些话,赵煦亦是知道的。只不过年深日久,他想不起来了,就只记得高氏否定了他的父亲,阻碍了他的权势。
“也许先帝年幼之时,太皇太后也是真心疼爱的吧!”赵煦毫无意义的叹了这么一句。
“舐犊情深,天下父母皆是如此。太皇太后虽然与先帝意见不合,却是希望皇上能够秉承先帝遗志,完成先帝的宏愿。苏轼在杭州三年,颇有些建树,太皇太后一直没有召其回京,也是希望由皇上亲自来办这件事情。”
这是赵煦已经准备在做的事情了,皇后说不说都是一样,而神宗皇帝在位十八年,就只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变法,二是西征,遗憾的是,这两件没有一件成功的。而赵煦从小就野心勃勃,他要把这两件事替他的父亲做好,为他的父亲正名。
“世瑶,对于用兵西夏,你是怎么看的?”
第六十七章 战事(下)
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世瑶曾经傻傻的认为,战争并不是国家的幸事,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幸与不幸的本身,不过是从哪个角度来看罢了。如今,赵煦居然主动问到她的头上,她可不是要字斟句酌!
“臣妾一介妇人,哪儿敢议论兵家之事,只不过臣妾心中有些许浅见,皇上听了若是觉得不妥,还请一笑置之。”
世瑶低头浅笑着,并不像他想象中那般义正言辞的来劝谏,这让赵煦有些期待,不知她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皇后但说无妨。”
“昔年西夏梁太后监国,废汉制而兴蕃仪,扰乱边河,先帝顾惜国家百姓万般容忍,实在无可忍耐,才兵发西夏,奈何众将分歧,最终失败,以致六十万将士民夫死于战事。先帝涕泣悲愤,为之不食,惊痛忧愤,三年而终。现今小梁太后执政,破有其姑母遗风,屡次以战事胁迫,圣上若不加遏制,毕定要成为心腹之患。圣上为先帝之子,自当秉承先帝遗志,重开边事,以保边河。既能雪先帝遗恨,亦可立不世之功,臣妾身为皇后,绝不敢阻陛下千秋大业。”
世瑶只能低着头,她这话说得实在是亏心,西夏自李元昊称帝,那就是自主的国家,人家家里头到底是用汉仪还是蕃仪,跟你宋朝都没关系。梁氏搅扰边境的确不假,那也是神宗第一次西征的借口,第二次五路伐夏,分明就是没事儿找事儿,自取其辱!至于现在那位梁氏,简直就朱太妃第二,太皇太后从来都没把她放在眼里。世瑶也料定她成不了气候。然而,她知道,有些话,是赵煦迫切想听的。
赵煦听了果然激动万分,他走下御座握着世瑶的手,感慨说道,“知我者,皇后也。”
能被皇帝引为知己,对世瑶来说算是个意外的惊喜,她缓缓抬起头。眼中都是喜悦的神采,“圣上谬赞了。”
“朕幼年存此志向,奈何太皇太后一意求和。朝堂上也是耽于逸乐,令朕有志难舒!今日有皇后这般话,实在是令朕欣慰。”
赵煦的确从小就有大志,这跟他的父亲很像,不过。有大志的人,却未必一定会拥有与之对应的大才,在这一点上,他们父子俩同样很像。然而,他们的对手不一样了。如今的西夏,已经是日薄西山。小梁太后的政治手段跟她的姑母和父亲根本就无法相较。而太皇太后休养生息这么多年,可谓是养精蓄锐,只要不再出现沈括、种谔之流。赵煦想败都有很大的困难!
世瑶低声道,“昔年兵败,先帝失去的是六十万军庶,和数以亿万的银钱,可是。太皇太后失去的,却是自己的儿子。陛下以慈母之心对待万民。自然是不肯再轻言战事,而圣上却与太皇太后不同,圣天子自当有所决断。”
听皇后这样说来,赵煦原本就有些蠢蠢欲动的心,一时之间澎湃起来,他恨不得立时召集群臣,点兵西征,然而,还没等他清醒过来,就听彭晋元上来禀报,说是林贵妃求见。
赵煦正在兴头上,却突然被人打断,他这脸上自然就不会好看,更何况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陛下,是跟太妃有关的事情,所以贵妃才会急忙赶来。”
彭晋元小心的禀告着,并且,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皇后,世瑶自然明白,坤宁殿又出事了。
“快请贵妃进来吧,说不定是有急事。”
跟太妃有关的事情,赵煦不可能往后放,就算是天塌下来,他也会先管太妃的。
林氏上殿时,见到世瑶有些意外,而面对她担心的眼神,世瑶也只能微微点头。
“太妃怎么了,你倒是快说啊!”赵煦见林氏支支吾吾的,还以为出了大事,他急忙的催促着,脸上的神情极为不耐。
“太妃在坤宁殿……”
后面的话林氏有些不忍启齿,但是世瑶知道,跟“太妃在坤宁殿”这六个字接起来的,必然是“动了大气”。林氏当着她的面儿不太敢说,但是,赵煦还是猜出来了。
“又怎么了?”赵煦突然有些泄气,他平白的担了半天的心,却不想到竟然又是跟皇后有关,而皇后一直好好的跟他说着话,也不见得就是知情的。这让他不由得有些烦躁,太妃很皇后好好相处,怎么就这么难?而他自己心里也清楚,皇后该做的都做了,甚至被太妃推入湖中,也承认是自己一时不慎,还为自己惊吓了太妃,给太妃赔了情。这些赵煦都是看在眼里的,心里也领情,他不可能再要求皇后更多,但是,他更没有办法要求太妃。
林氏见皇上这般神情,她心里也委屈,她哪儿知道太妃是怎么了,况且,太妃找皇后的麻烦,根本也不需要理由。只是她听说太妃这一次把皇太后都给惊动了,她这才急忙忙的来请皇帝,若不是担心皇太后生气、皇后受罪,她也没必要到这儿来讨嫌,却不想,皇后在福宁宫里好好的呆着,反倒是她有些里外不是人了。
“陛下就过去看看吧,只怕太妃一时着急,气坏了身子可就不得了了。”林氏忍着气,柔声的劝道。
世瑶与赵煦对视了一眼,眼中有些失落,她低头说道,“太妃想必是又有误会,臣妾一人怕也无法解释清楚,还请圣上随臣妾一同回去看看吧,毕竟,太妃还是最愿意听圣上的劝的。”
世瑶的失落赵煦是看在眼里的,这跟她适才慷慨陈词判若两人,她眼中的神采也渐渐淡去,这让赵煦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如此一来,他心里先就信了,此番皇后必是无辜受累。当然,他不能埋怨太妃,但是,终究是有些厌倦的。
哪个娘要是像太妃这样隔三差五的就要闹上一场,并且是完完全全的无理取闹,再怎么孝顺的儿子最终都会感到厌倦。更何况,现如今的赵煦,已经不是被太皇太后压制的傀儡皇帝,他此刻最急需的,亦不在是亲情的抚慰,他要的是一展抱负,是有人能跟他志同道合。
世瑶无意间,还占了几分志同道合的便宜。
太妃见到自己的儿子,气焰反而弱了几分。经过这些日子,她已然知道了自己这个儿子,不会无条件的站在她这边了,甚至,为了皇后落水的事情,还跟她起了争执。那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虽然后来孟氏给她赔了情,但是,她心里的恨意,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是日益高涨了。
朱氏不能忍受孟世瑶就这样轻易的夺走了自己儿子的心,她就不信自己的命这么苦,一天好日子也轮不到她!可是,她再怎么哭闹,终究也是无理取闹,而皇后再怎么不济,也不会让坤宁殿上的宫人滥言生事!如此事实俱在,赵煦也不能硬是指责皇后。
“皇后日后无论去哪里,都要知会宫人,别让太妃着急。”
赵煦这意思,就是让她以后随传随到,那她还不是要被朱太妃烦死。然而,她是贤良的皇后,不能不答应,只不过,虽然她是答应了,也未必一定照做!
世瑶抬头笑道,“是,让太妃忧心,都是臣妾的过失。”
朱氏再不满足,也知道今日没办法修理皇后,她只得含恨而去,意图明日再来。世瑶恭顺的送她出去,又着意的谢过林氏,她虽然谈不上高兴,但是,终究也让她明白了,这母子情分,也不是无懈可击的。
赵煦此时没有功夫去考虑后宫的琐事,他急不可耐的要去成就他的千秋大业,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当然不可能没有,但是,却比他预料小了很多。
吕大防等人不过是象征性的劝了几句,随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