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周列国那锅粥-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所以弄得卫国的大夫将士在称呼上基本等同于畜生。



为什么老百姓觉得恶心?



说来也好理解,毕竟那年月农业水平低,靠天吃粮,靠地吃饭。遇上个不好的年景,饥一顿饱一顿也是常事。所以,小弟还没吃饱的时候,大哥怎么能花钱花粮养宠物呢?



现在的美国第一家庭都会养宠物,还大秀特秀一番,就是想让普通家庭知道,总统和大伙儿有一样的嗜好,以示其亲民形象。中国古代正好相反,但凡王公贵族喜欢养宠物的都难免会挨板砖。除了费粮之外,还因为容易被怀疑不务正业。同理,喜欢作词的李后主、喜欢书法的宋徽宗和喜欢木匠的明熹宗都被看作不干正事,游手好闲的败家子。



不过细细想来,逻辑上,多少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因为李后主手上南唐被灭了,宋徽宗手上大宋亡国了,明熹宗手上阉党起势了。可是,同样是游手好闲,喜欢在名家名画上盖章确认的乾隆同志除了自命“十全老人”之外,也被后世无数导演以赞歌的手法搬上电视荧幕;另外还有喜欢横槊赋诗的曹操,喜欢诗词书法的毛泽东同志等等,后世无不将其业余爱好当作革命乐观主义和多才多艺的象征符号。



当然,凡事是讲“度”的。卫懿公这种以仙鹤利益高于一切的态度,终于给卫国的灭亡埋下了恶因。



当时卫国有两位大忠臣,一个是大夫石祁子,是大义灭亲的石碏(音同却)的后人;另一个就是开头说到的宁速,也叫宁庄子。两人见卫懿公不干正事,于是再三谏言,可惜没什么效果。不过话说回来,卫懿公也算不上坏人,不然石祁子和宁庄子的小命估计早没有了。



公子毁一看卫国的盘面,技术面、政策面、消息面统统不行,料无好事,于是开溜跑到齐国。齐桓公小白收留了他,还给他许配良缘,就此留在齐国。



现在再看看人物关系。



之前说了卫懿公的老爸卫惠公就是害死两位哥哥的公子朔,小白姐姐宣姜的儿子。



这个公子毁也是宣姜的儿子,是宣姜和自己的辈分上的儿子公子硕所生,所以公子毁是卫惠公的弟弟。



那么,卫懿公该向公子毁叫一声小叔,公子毁该向齐桓公叫一声二舅。



说到底,都是亲戚。



齐桓公当上正版方伯后的第一把火就是攻伐卫国,结果卫懿公竟然负隅顽抗,所以桓公极其不待见他。



卫国大臣因为卫懿公没头没脑,觉得跟他混没意思,所以也不待见他。



卫国老百姓看着这个当家的只管仙鹤,不管黎民。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没有抓些仙鹤然后敬献上去的人赚得多,所以也不带待见他。



当然,国内外舆论不待见卫懿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卫懿公是卫惠公的亲儿子。人们对卫惠公的仇恨自动转移到了卫懿公身上。也怪当年他爸心太狠,手太脏,孽太重,太子急子含冤,哥哥姬寿枉死。公子职和公子泄趁卫惠公出征郑国的时候搞政变,扶立黔牟为君。结果好景不长,齐襄公组建联军,竟然杀退正统的天子援军,帮助卫惠公成功复辟。据说此后,卫国百姓天天都会在吃饭和睡觉前闭眼祈祷一句:“如果世间还有天理,那就灭了他吧!”因为公子硕早亡,黔牟被驱逐出卫国,卫国宗室里头也就公子毁有些贤德,所以人们也不在乎这个名字不好听,人心逐渐依附公子毁,把他当作一个利好预期。哪知,公子毁又被卫懿公的行径气走了。



卫国人民那个火啊。



当瞍瞒攻来,卫国大盘受到做空势力的大力打击,瞬间崩盘。卫懿公虽然稍有反省,可是军民始终不能齐心。就在卫懿公率领做多力量大力做多的时候,军民散户却不断抛盘。卫懿公见到老百姓四散而逃,自己手上的筹码越来越少,都差点要哭了,赶紧命人抓几个来问问。



卫懿公问:“为什么要割肉斩仓?



百姓回答:“我是散户,斗不过机构。大盘不好所以跑了。”



卫懿公鼓励道:“咱们要拿起武器和瞍瞒的空军斗争到底。”



怎料百姓讽刺道:“你不是有鹤将军吗?用它不就ok了!”



卫懿公开始大怒,不过马上深刻反省,发现自己养什么不好,竟然养仙鹤。仙鹤不就是空军司令吗!再一想,身为管理层平时不体恤散户,怪不得现在说话都没人信了。于是翻身下来,作揖致歉:“寡人知错!马上驱散鹤群,愿百姓助寡人抗狄!”



百姓将信将疑。



在场的石祁子摇摇头:“老大反省得太晚了。”



不过,忠臣就是忠臣。一声叹息之后,石祁子还是发动宁庄子,两个大夫亲自上街下乡,挨个说服百姓,表示卫侯这回真是醒悟了。给老大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更是给卫国一个机会。今年国家遭大难、经济不景气,大家只有同心协力,越困难越坚持,方可渡过难关!



百姓稍安,军心渐稳。


。。



第十五回 上得了战场 下得了工地(3)

 生?

(3)荥泽一战 卫国速亡



卫懿公一看买盘数量渐长,多方实力渐增,信心开始恢复。忽报,狄兵已经杀到荥泽(河南汤阴南)!顷刻多封战报传来,都说獯鬻大军凶狠无比,战况惨烈。卫懿公心中一惊,看来瞍瞒此次是有亡卫之心了。



石祁子建议去找盟主小白求援。卫懿公摇摇头:“上次惹过他,怕难出手相救了。不如奋力拼杀,一决胜负!”



宁庄子请战,说:“那就让我领兵与北狄一战。”



卫懿公摆摆手,叹道:“原来是寡人治国无方,现在要不亲征,怕民心不附,军心不振。”说罢命人取来玉玦(音同决),交与石祁子,要他代理国政。再取来御用的弓矢,交与宁庄子,让他代为守城。自己以渠孔为将,于伯为副将,黄夷作先锋,孔婴齐为后队,点齐兵马,杀向荥泽,誓与瞍瞒一决雌雄。



临行前,卫懿公留下遗言:“国中之事,全委二卿。若不胜,不得归!”



石宁二人洒泪泣别。待懿公走后,两人一合计,觉得还是要差人去找齐桓公帮忙。一来卫军料难取胜,不求援不行;二来小白以德服人,不像是个心胸狭隘之人。



可惜了,这回小白还真有点偷懒,救兵发晚了。当然,也得怪卫军输得实在太快,一战即亡。



这就是荥泽之战。



卫军奔赴荥泽,抗击獯鬻。一路上军士心中怨气不断,口中怨言不绝。还作曲一首,人人传唱,大意就是说卫懿公平时就知道给仙鹤幸福,战时只知道让百姓送命!歌曲传到卫懿公耳朵,懿公叹息不已,都是自己平时不烧香,事来抱佛脚,挨板砖实属活该,也就不想责罚。不过正将军渠孔不这么想。军心不一,士气不盛,如何能战?!于是动用军法,罚一儆百。可惜效果不佳,士兵们更加军心涣散。



大军终于开到荥泽,斥候来报,前方果然发现敌军。卫军摆开阵式,却见獯鬻军杀来千余军马,鼓噪而进,根本没什么章法。渠孔笑道,看来这獯鬻军队只不过街头的打架小混混,单凭蛮力取胜罢了,跟咱们的大规模集团军作战,必败无疑。



渠孔遂向懿公请战,懿公也求功心切,下令全军冲锋!



卫军击鼓,全军向前。



那千余獯鬻兵看到如此架势,撒腿就往回跑。



卫军紧追不舍。



忽然,左右两边呼啸而起。定睛一看,靠,原来是獯鬻诈败,卫军中埋伏了!狄军瞬间将卫军一截为三。卫军本来就士气低落,一看如此情形,丢盔弃甲者居多,抱头逃命者不少。



獯鬻军看到卫侯旌旗,知道懿公在中军,于是先行攻杀前后两军。



战况急转直下,不费半点功夫。



先锋黄夷战死、孔婴齐自刎,懿公的中军被重重围困,其后副将于伯中箭坠车。渠孔建议懿公,事情紧急,赶紧扔掉旌旗,脱掉侯服,换车逃跑,不然怕是要死在这里。懿公叹息道:“孤宁一死,以谢百姓!”



须臾,数刀砍来,懿公和渠孔先后被杀,狄人还不解气,乱刀砍下,剁为肉泥。



终于,知错的卫懿公解脱了。



可惜,陪葬的无辜者太多了。



卫军全军覆没!



瞍瞒看着乌鸦满地的战场,得意地笑了。这时,军士押来两位卫国官员。瞍瞒一问,方知就在军刀即将砍落两人人头时,两人发话,说自己和鬼神是哥们。



通灵之人,谁杀谁倒霉,所以獯鬻小兵不敢擅动,权且押来听老大发话。



瞍瞒问:“你的—什么的干活?”



两人自我介绍,原来是卫国太史华龙滑和礼孔,太史掌管国之祭祀。要是瞍瞒不放他俩回去先行说服天上卫国的保护神,那獯鬻就别想拿下卫国。



现在领导出场时,总有人负责拍照,一般会登报的都是美丽的瞬间,ps一下效果更佳。那时候君主亲征的战役,一般会有史官相随,用以记录言行,无论好坏,都将载于史册,不得更改。华龙滑和礼孔知道獯鬻迷信,笃信鬼神之说,所以撒谎。



瞍瞒料定这两个文官也不会闹出什么风浪,于是放两人回国。也算留个活口,吓唬吓唬卫国守军也好。



于是,就在宁庄子速巡城之际,只见两位太史单车回国。惊问何故,方知大军已殁,大哥已死。



礼孔在城下对宁速说:“狄兵强盛,不可坐以待毙,快快转移,避其锋芒!”



宁速命人打开城门,说道:“快快入城,再作商议。”



礼孔朗声曰:“与君同出,却不同归,枉为人臣。此番回来也只想报信而已。事已毕,吾将事君于地下。”话音未落,拔剑自刎。



身旁的华龙滑来不及阻拦,叹息不已。自言自语道:“历史不能没人记,史书不能没人管,帖子不能没人发!”说罢入城,收拾史籍。



宁速回宫与石祁子商议,最后敲定要效仿周太公当年——逃!



稍作收拾,天色渐黑,是夜开城。



石祁子保住侯室宫眷先行,华龙滑抱着史籍在后,还有卫都的庶民百姓,抛家舍业,扶老携幼,紧紧相随,宁速亲自带领守城士兵和宫廷卫队断后。



狄兵杀到。



落后的百姓基本被杀光,卫都残破,火光冲天。



宁速带兵且战且退。



不过,獯鬻的骑兵太厉害,飘忽无定,来去无踪。绕开后军,见人就杀,逃亡的百姓几乎死亡过半,眼看连宫眷都要保不住了。



黄河!



黄河!



前面就是黄河,难道举国官民都要死在母亲河边吗?



大搞基建?城邢封卫



这时,神兵天降!



宋桓公渡河来救!



宋桓公的老婆正是宣姜和公子硕生下的大女儿,卫懿公他爸的妹妹,卫懿公自己的小姑。政治联姻终于派上了用场。宋桓公一听卫国被攻,毫不犹豫,即刻起兵,渡过黄河,正巧碰上狄兵追击卫国官民。宋桓公大怒,接过狄兵刀兵,杀将过去。狄兵猝不及防,撤退而走。宋桓公无意追赶,先保住剩下不多的卫人渡河要紧。狄兵一口气退回卫都朝歌,洗劫一空,毁城而去。



且说卫国难民渡河,来到漕邑(今河南滑县)。检点人数,发现只剩下720人。幸好宣姜之子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