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心满意足地撤兵了。
古往今来,爱国不分主战主和。主战的未必爱国,主和的未必卖国。这个州吁和石碏将来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过诸如秦桧汪伪之流,汉奸就是汉奸。
郑国“叔段反政府事件”的扫尾工作就此告一段落。这才是热热身而已,郑庄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第三回 小霸王,其乐无穷啊(1)
,
就是之前那个脑子进水,劝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西虢国君兼王室重臣——虢石父,在犬戎破镐京的时候被杀。更要命的是,劝幽王废申后、废太子宜臼的也是他。完蛋了,这下站错队了。
(1)东周no。1创意大奖——君臣交质子
看了半天郑庄公的风光史,别忘了他是周天子的朝中大臣,还是个二把手。好歹是个国家公务员,只管家事不管国事怎么行?
上班打牌玩游戏倒也罢了,现在竟然旷工!做领导的周平王很生气。
“公共厕所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这时候正好虢公忌父来朝觐见。
虢公忌父是谁?往前数三代可是个名人。
就是之前那个脑子进水,劝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西虢国君兼王室重臣——虢石父,在犬戎破镐京的时候被杀。
更要命的是,劝幽王废申后、废太子宜臼的也是他。完蛋了,这下站错队了。
先前也说到,平王即位之初,有人反对。领头的就是虢石父的儿子虢公翰,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按理说,西虢是西周的罪人,是平王母子的大仇人。但平王即位之初既然没把西虢灭了,也就是说他有“冤家宜解不宜结”的心态。如今已过三代,这回,周平王发现这个虢国忌父的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水平的确不错,于是打算用他来替代郑庄公。
可是虢国忌父坚决不愿意做职场空降兵。不是忌父如何高风亮节、宠辱不惊。要知道,自从卫武公西去之后,郑桓庄父子在这个老二的位置上已经有四十多年历史。人脉够广、耳目众多,可不是一句话就能扳倒的。忌父不想当炮灰。何况苗不红、根不正。突然来这么件好事,也要提防一二。
果不其然,王宫的耳目把这件事汇报给了郑庄公。这下庄公急了,这个“急”不是着急的急。他的眼里本来就没有平王。他是霸气十足,急火攻心:“大不了老子不干了!”
庄公开车到了平王那里。毕竟起码的礼数还是要的。庄公装模作样斯斯文文地说:“臣实不才,有忝职位。枉费天子苦心,臣愿辞官归国。”
平王起初还不明白,问:“朕有卿如鱼得水,卿何出此言?”
庄公底气十足地回答:“臣因国内逆弟之变,旷职日久。道闻吾王有委政虢公之意。臣不敢尸位。”
平王心中一惊,这事你都知道!只好给自己圆谎:“朕别卿许久,欲使虢公权管数日,以候卿来。虢公再三请辞,朕已任其还国。卿又何疑?”
庄公去意已决,坚决地回答:“王之政,非臣一家之政。今虢公贤明,可堪大用。臣理当避让。不然,群臣必以臣贪恋权柄。惟王察之!”
平王脸皮薄,再劝。
庄公脸皮厚,再推。
这一来一去,可把在场的群臣累坏了。还吃不吃饭了?
最后平王无奈长叹:“卿有疑朕之心,朕何以自明?”
终于有个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大臣忍不住了,提议说:“莫若君臣交质,两释猜忌,方可全上下之恩。”
君臣交质?!让天子把儿子放到大臣的家里当人质?
真有创意!
全场几秒的寂静。
平王伤透了心:“你们吃我的穿我的,胳膊肘竟然往外拐!”
庄公来了精神:“天上掉馅饼,不错不错。”
群臣摸摸肚子:“好主意。终于可以吃饭了。”
群臣纷纷附议。
平王骑虎难下,无可奈何地说:“如此甚善!卿治国有方,朕正欲使太子观光于郑。”
于是,旷世未有的“君臣交质”成为了现实。
郑庄公下班回家的时候,心里乐开了花:“这下赚high了!”
。。
第三回 小霸王,其乐无穷啊(2)
(2)东周no。2创意大奖——小弟抢老大
西元前720年2月22日,黑暗笼罩大地。
天文奇观——日全食。
不久,周平王生命也被吞噬。第一代东周之主总计在位51年。
在郑国做人质的太子一路哭着奔丧回家,还没换上天子的衣服就因过分悲痛而亡。最后只能让太子的儿子,也就是平王的孙子即位,史称周桓王。在登基大典上,郑庄公从周桓王的眼里分明地看到了两个字——仇恨。
果然,登位不久,周桓王在朝堂上瞥了一眼郑庄公,说:“卿乃先王之臣,朕不敢用。”
庄公说了句“ok!”扭头就走。
上不上班不要紧,可恶的是,新老板竟然当着大家的面羞辱自己。打工的也有尊严!庄公怒了,见人就说:“那小子太没良心,不值得我费心。”活活地骂了一路。回国之后,大臣们也都忿忿不平。
主战派,高渠弥:“天下诸侯,谁不畏郑?打了!换天子!”
主和派,颍考叔:“君臣之礼,比于母子!只能暂且忍耐。”
这个颍考叔又是何许人也?颍考叔是一个大孝子。当年在颍地当边防小队长的时候,正巧郑庄公的老妈被“发配”到此。考叔叹息道:“就算老妈做了出格的事情,做儿子的也不能这样。”于是下定决心要去劝说庄公。可是国家领导不是想见就能见的。就算自称世上最民主的美国也不例外。据说9。11之后,白宫的对外开放日缩减为一年一次,不过总统办公室是万万去不了的。当然作为世界上唯一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官邸,相比其他国家还是不错的。
且说颍考叔只好借着献宝的机会见了庄公。估计宝贝还不错,庄公不仅赐宴,还同席。吃着吃着,庄公发现这个颍考叔只吃菜,不吃肉。
素食主义者?
颍考叔回答说:“我的母亲只吃过我的东西,没有吃过大王赐的。所以想带回去给母亲大人吃。”
庄公感慨万分,不禁说了句:“你还有母亲可以给,我连母亲都没有啊。”
颍考叔假装不知道,庄公就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越说越伤心。其实庄公早就后悔了,只是碍于自己那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冲动是魔鬼。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庄公本来就是好面儿要强的人,一言既出,就什么马也难追了。
谁知,颍考叔却平静地说:“这有何难?只需掘地见泉,泉上建一个小屋,先把母亲接入,然后您再进屋,不就可以做到黄泉上相见了吗?”
庄公大喜,让颍考叔全权安排,最终掘地见母,如愿以偿。
“黄泉路”上相见的那一幕还是让人感动不已的。
庄公跪地,说:“孩儿不孝,母亲大人恕罪。”
姜氏大哭,说:“不怪我儿,都是为母的错。”
最后母子携手同归,一路百姓鼓掌。
百善孝为先,善之善也!
其实在那封郑庄公给卫桓公的回信中,之所以求他收留公孙滑,也是为了照顾老太太对孙子的感情。不然按照公子吕的意思“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一百个公孙滑都死了。
颍考叔就是因为这个功劳才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小队长变成了大将军,跟公孙阏(音同烟)同掌兵权。不过他是万万想不到自己最后竟然死在这个同事手里。这是后话。
也正是因为颍考叔是个孝子,才会有“君臣之礼,比于母子!只能暂且忍耐”这样的想法。可是按照郑庄公的脾气,颍考叔的“忍耐说”是绝对不可能的。至于高渠弥的“变天说”就太过激进了。
还是祭足想出了个创意十足的歪主意:“我们可以去割周地的庄稼。要是天子怪罪下来我们可以说自己遭了灾,没办法才出此下策。这样,又出气又不至于一下子闹得太僵。”
庄公说:“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于是庄公派祭足去抢天子的粮食。还先后两次,次次满载而归。
周桓王知道后勃然大怒,咬牙切齿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要不是大臣力劝,说不定就真的起兵问罪了。
所以说祭足的创意是不错,不过也是侥幸成功。也不想想这个周桓王是新君登位,新领导最烦手下的人挑战权威,所以才有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传统。
就这样,郑庄公和周桓王这对冤家的梁子是越结越深了。
第三回 小霸王,其乐无穷啊(3)
(/小|说|网)
(3)郑齐俩小霸结盟
郑庄公在家里把检讨书、思想总结都写好了,结果迟迟没看到周桓王有什么反应。
正在纳闷的时候,齐国有使臣来访。
第一代齐侯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子牙建国时,因其赫赫武功和耿耿忠心,被赐予一道上谕——“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雷同于一柄尚方宝剑,昏君未必敢动,谗臣肯定能杀。齐国就凭姜太公留下来的政治优势,在东周初期实现了“庄僖小霸”。
齐庄公和齐僖公是父子俩。齐庄公在位长达64年,比康熙都长。齐僖公也够长,总计在位33年,现在给郑庄公写信的便是他。这次他派遣使臣来郑,是相约石门一会。
石门是山东的一个地名。
对于东方大国齐国的来访,郑庄公自然高兴万分。看来这些年果然没白忙活,越来越有老大的样子了。郑庄公欣然答应石门之约。虽然谈不上“远交近攻”,但是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强,何况还是个有权有势的朋友。
不久,齐郑两国共赴石门,宾主双方举行了热情友好的会谈。
齐僖公对郑庄公处理“叔段反政府事件”采取的果断措施表示赞赏,并表示会坚决支持“一个郑国”的政策。同时,欢迎郑国人民前往齐国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郑庄公则对齐僖公的真诚邀请表示感谢,并邀请齐僖公访问郑国。
齐僖公表示,会认真考虑郑庄公的邀请,并在方便的时候访问郑国。
两国随后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就此,郑庄公和齐僖公俩小霸握手结盟。
光结盟还不够。
齐僖公知道郑庄公的大儿子世子忽还没有订婚,所以想把小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文姜嫁给他。郑庄公觉得可行,毕竟能与齐国这样的大国联姻,对郑国、对世子忽都是好事。不过世子忽这位男同志志气很大,反复强调:“大丈夫行事,怎么能仰仗婚姻!我要靠自己。”
联姻之事只能作罢。
这次联姻失败,从政治上讲确实失策,但从家庭生活来讲,倒十分万幸。因为这个文姜可不是什么大家闺秀。这是后话。
郑齐一结盟,剑拔弩张的郑国有了强力外援,而地处东海之远的齐国也终于有机会插手中原事务了。
。。
第三回 小霸王,其乐无穷啊(4)
(4)东周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郑国东门之役
郑庄公访齐回郑不久,突然接到卫国使臣递来的卫桓公病逝的讣告。
讣告上写的是自然死亡,但是庄公不信。再三逼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