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说不定还会去请教老侯爷,这不就惊得她祖父了吗?
而且她大伯父继承的是忠武侯,又是在兵部任职,算是武将吧。而作为二皇子府长史的张继是文臣,这文臣和武将也不好搭话呀!
至于为何不找她二伯父呢,估摸着人家嫌弃他太废柴,看不上吧。
“也许张继只是单纯地仰慕岳父的为人和才学呢?”徐佑昧着良心替他岳父大人说了一句好话。
沈薇差点没被口水呛着,差点就爆了粗口,屁的为人和才学,他有那两样东西吗?
“你还真会往他脸上贴金,才学他或许有一些,但他就是个迂腐的,远没到值得张继仰慕的份上。至于为人,我可以明白地告诉你,他没那东西。人家跟他交往不过是看他傻好哄罢了。”
沈薇鄙夷,随后又叹气,“我祖父也太不容易了,儿子不争气,他都一把年纪了还得为儿孙的前程殚精竭虑。所以说妻贤夫祸少,一个好媳妇兴旺子孙三代。我祖父就是媳妇没娶好,我祖母把我爹我大伯父全给祸害了。大公子啊,像我这样贤惠明理又有能耐的媳妇满京城都打着灯笼难找了,你可得好好珍惜哈。”说着说着沈薇就歪了楼。
徐佑一下子就乐了,眉眼间全是宠溺,“是是是,为夫一定待薇薇如珠如玉。”
沈薇摸了摸鼻子也笑了,“你还没说最近朝廷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呢,不然二皇子也不至于这般急切拉拢我祖父吧。”沈薇对朝政的嗅觉特别敏感,她总觉得朝中定是发生了或是即将发生什么大事。
徐佑敛目想了想,才道:“四年前北边关外曝出安将军走私马匹贪污军饷的案子,安将军在押解回京受审的途中便畏罪自杀了,现在却有人秘密告知圣上安将军是冤枉的,他其实是代人受过,还呈上了部分证据,圣上大惊,密旨着周御史去关外查证去了。这事知道的人不多,满朝加起来也不过一只手之数。”徐佑没说得是圣上想让他也跟过去策应,他才新婚燕尔,那舍得离开沈薇这个温柔乡,自然一口回绝了,只借出一队影卫保护周御史的安全。
沈薇一点都不意外,哪朝哪代都少不了冤假错案?哪个庙里没有冤死的鬼?只是这事跟二皇子拉拢忠武侯府有关系吗?应该没有吧?毕竟四年前二皇子也才十三四岁。
沈薇想了一会,也没理出什么头绪,便索性丢在一边。就听徐佑问她:“岳父这事你打算怎么办?”他知道沈小四不大待见她爹,担心她一个冲动跑回娘家跟岳父吵起来。
“我能怎么办?自然是凉拌喽。”沈薇冷哼一声道,“我都已经是泼出去的水了,谁耐烦管那么多事?自然是告诉祖父,他的儿子他自个管去。”
------题外话------
谢谢天王盖地虎妹的5颗钻石,谢谢136**8118和133**7991的各9朵花花,188**9907的1朵花花。
推荐唐久久作品【妖王归来之盛宠萌妃】,pk求收藏求点击!
一对一穿越宠文,重生男主vs穿越女主
她,是流落小官之家的将门贵女,掌经济命脉,乐观坚韧,生命力像杂草一般旺盛,如随时能耀进人心的明媚日光。
他,是备受帝王之宠的尊贵王爷,控暗中势力,貌美若妖嗜血狠辣,携恨重生誓要搅得山河变色,是世人心中敬而远之的“妖王”。
从后宅到朝堂,金戈铁马荡气回肠!
☆、第233章 教训张长史
二皇子府。
二皇子徐御和长史张继正在书房谈话。
“张长史跟沈弘轩接触也有一段时日了,觉得此人如何?”二皇子放下茶杯问道。
张继年约四十,面白有须,给你的感觉很亲切,双目中偶尔闪过的精光又让人无法忽视他的精明。
只见他轻摇了下头,脸上似有很多遗憾,“这位沈大人学问倒是不错,为人也淳朴正值,只是他对沈老侯爷的事情却不大清楚。”这还是有所保留的呢,何止是不大清楚,压根就是一点都不清楚。
谈起诗词歌赋来,这位沈大人倒是头头是道,一旦涉及到朝政,这位沈大人比他意料之中的还要天真,他试探了很多次,最终才确定他不是假装,而是真的不知道。
二皇子倒也不失望,老忠武侯若是那么好拉拢,父皇也不会对他信任有加委以重任了。那可是个老谋深算的狐狸,不然怎会从个泥腿子爬到今天的高位?本是武将,却坐到了文臣之首太子太傅之位,虽说只是虚职没有实权,但清贵荣耀啊,担负着教导太子的职责,又能时时和父皇说上话,这样的人若是站在他这边,可想而知是多大的助力了。
“张长史觉得那事沈老侯爷会不会插上一脚?”二皇子问道。父皇是密旨派周御史去了北方关外,暗地里谁知道父皇还有没有留后手?毕竟沈老侯爷是武将,领了一辈子的兵,在军中有威望,也有人脉。
“这不大好说。”张继摇头,圣上的心思和手段哪是那么轻易被人看透的?
二皇子脸上有几分失望,想了想道:“既然沈弘轩是个没用的,长史就不用再费工夫了,沈老侯爷是个精明的,若是被他察觉就不好了。”
目前为止,沈老侯爷虽然没接他的橄榄枝,但也没偏着太子和别的皇子,这样的老狐狸是轻易不会站队的。他担心自己这边动作太多惹恼了沈老侯爷,若是把他逼到别人的阵营那就得不偿失了。
“那也未必。属下和沈大人以文相交,就是老侯爷知道又能说什么?”张继徐徐说道。“有时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说不准咱们就能在他这里打开一道缺口呢。”从确定沈弘轩此人的性情,他就在打算了,哪怕是逼迫,他也要把沈老侯爷逼到二皇子这边来,他就不相信沈老侯爷能眼睁睁地弃亲子于不顾?
二皇子眼睛一闪,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微笑,望向张继的目光更加和煦了,“那就辛苦长史了。”
张继一拱手道:“这都是属下应尽的责任。”顿了一下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道:“听说那位周御史已经遇了七八回刺杀了,也不知能不能平安走到关外。”
二皇子脸上的笑意更深了,“那谁知道呢?不过周御史这几年的运道真不大好,满朝官员就数他遇刺的次数最多,也不知是不是他家祖坟的位置不好?”二皇子一脸的幸灾乐祸。
说起来他对这个周御史一点好感都没有,你说你都一把年纪了,就老实地在京中呆着呗,为家里的后辈谋划谋划前程出路。他倒好,成天参这个参那个,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满朝文武都快被他参遍了,好似金銮殿中都是贪官污吏就他一个清白的似的。哼,本皇子就看你有什么好下场。
其实,二皇子这般想还真是偏颇了。人家周御史也不过将将四十六岁,比起许多七老八十还在职位上熬着的老大人来说那真是年轻力壮。而且人家当的是御史,干的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参人的活儿,他要是成天在朝堂上默不吭声,雍宣帝才有意见呢。
二皇子之所以提起周御史就恨不得咬上两口,那是因为周御史坏了他的大事。三年前,周御史奉旨巡查江南,江南官场为之动荡,很是查出了一些蛀虫贪官。圣上赐他尚方宝剑,允许他便宜行事,他在江南很是杀了一批贪官。其中就有他的人,像宣明府的同知季舒玄和胡家,这可是他的钱袋子。被周御史连根拔起,虽说他应对及时,没牵连他头上,但却断了他的进项,一年二十万两孝敬银子,生生地就没了。这让他如何能不气恼?
别看他虽贵为皇子,外头人瞧着风光,其实他手头拮据着呢。怎么拮据的?这不是明摆着吗?作为一个有大志向的皇子,要孝敬他父皇他母妃和后宫有头脸的宫妃太监吧,还要拉拢官员,你不给人家好处谁跟着你干?再则他还得发展自个的私人力量,没有银子,别说养死士,就是府兵也养不起呀!指望着皇子府那点子出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才把手伸向了江南,甚至伸向了北方,关外。
这也是张继这个老谋深算的文士死心塌地效忠于他的原因,四年前二皇子才多大?不过十三四岁,还没有开府大婚,就有如此胆魄,这不能不让钻营了半辈子的官场老油子张继钦佩,比起圣上的其他皇子,二皇子无疑是最出色也是最有魄力胆色的一个了。所以张继便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赌上了,成功了,那便是从龙之功位居极品。这个诱惑太大了。
二皇子他爹雍宣帝也在闹心,自接了密报他就怒不可遏,刺杀,又是刺杀!还没出京城的地界呢就遇到刺杀,这是把他当死人呢?周御史明明是秘密出京,这么快就遇了刺杀,是谁走漏了风声?还是他的身边也不干净?他阴鹫的目光望向廊下站着的太监,身侧的拳头紧了又紧,直把那几个太监看得脊梁骨发凉,几欲站不稳身子。
许久,雍宣帝才收回视线,在屋子里踱了几步,转身吩咐,“宣沈太傅进宫。”
沈太傅,亦是忠武侯府的沈老侯爷来的很快,“臣叩见圣上。”
“沈老爱卿快快请起。”雍宣帝连忙说道,别看沈老侯爷之前一直驻守西疆不大回京,但雍宣帝对他是十分信任,无他,因为雍宣帝能登上皇位沈老侯爷是出了大力气的。
沈老侯爷谢了恩便站了起来,雍宣帝不开口他便恭敬地等待着。
雍宣帝朝大太监张全扫了一眼,张全会意,手一挥,殿内站着的太监们便鱼贯而出,全都退了出去,张全也退了出去,贴心地站在廊下亲自守着,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
“爱卿看看吧。”雍宣帝把才收到的密报递给沈老侯爷。
沈老侯爷双手恭敬接过,看罢眉头皱了起来,说了一句话,“圣上,此事不查明,此人不除去,有碍大雍的江山社稷呀!”
这话是说到雍宣帝的心坎里去了,他还没死呢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刺杀朝廷重臣,这是没把他放在眼里。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雍宣帝一开始想的是那位远遁的并肩王,这个念头一起,他便心中发凉,四年前他们便开始布局,为何对安毅安将军动手?可是安毅阻碍了他们什么?他们到底想在关外做什么?这是自己知道的,那些还没爆出来的是不是还有?再想到青落山上的藏兵,雍宣帝就觉得如芒在背,一刻都不能安宁。
“爱卿觉得此事是不是和——有关?”雍宣帝用手做了个动作。
沈老侯爷对当年的事也是知情者,闻言顿时心中一凛,思索了一会却道:“圣上,恐怕是您太草木皆兵了,臣觉得这不像那位的手笔。”并肩王程义最重义气,爱兵如子,绝不会使出构陷诛杀将领这样的龌龊手段。
为了稳妥起见他又道:“四年前臣还在西疆,闻听此事也是差异万分。臣跟安将军打过几回交道,他性子耿直,对底下的兵士也十分爱护,不大能做出贪污军饷的事的。”
安将军的死是沈老侯爷心头的一个遗憾,他比老侯爷小了近二十岁,在兵事上颇有造诣,两人还合作过一回,老侯爷十分欣赏他。他的事一出,老侯爷本能地就觉得是有人栽赃陷害,可他身在西疆,等派人去打探消息,此事已经尘埃落定,连安将军的一点骨血也没能保下来。
“是朕想差了。”雍宣帝想想老侯爷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虽然站在对立的立场上,但雍宣帝也不得不承认那不是并肩王的手笔,他不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