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胡全玉,始终笑眯眯的,先对太夫人说话道:“老太君,今儿可是你们霍氏满门的大喜日子呢。老奴,率先在这儿向您道喜了。”
太夫人倒是颇为淡定,从容说:“喜从何来?”
胡全玉这些不疾不徐拿出第一道圣旨来:“霍氏满门,接旨。”紧接着,又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这是一道提霍令俨为二等定安侯的旨意,胡公公念完后,老夫人这病好了一大半。本来蔫蔫的,时不时咳嗽几声,听完圣旨后,还能跟左前方的太夫人握握手,腰也挺得直了些。
“臣,领旨谢恩。”霍令俨双手平行高高举过头顶,他垂着脑袋,以示恭敬。
霍家人都齐声谢了恩,正要起身,胡全玉这才又慢慢拿出第二道圣旨来:“别急,陛下还有旨意。”
一听这话,方才放回去的心,又提了起来。
霍家众人相互看了看,又都垂了脑袋,好好跪着。
胡全玉:“陛下有旨,册定安侯夫人为慧宁公主,赐国姓李。”
这道圣旨十分简短。
念完后,胡全玉对苏棠说:“公主殿下,接旨吧。”
“多谢陛下隆恩。”
两道旨意都念完了后,胡全玉才说:“都起来吧。”
太夫人问:“胡公公,陛下……这是何意?”
胡全玉:“奴才也不知道,奴婢只是替陛下办事的。不过,陛下既是重赏霍氏满门,自然是对霍家十分满意的。老太君若是心中有疑惑,大可问一问定安侯与慧宁公主。”
又抱手说:“老奴的差事办完了,还得尽早回宫去伺候陛下呢。老太君,慧宁公主,定安侯,奴才告辞。”
霍令俨亲自送了胡公公出门,等再折身回来的时候,霍家一家已经都去了太夫人的福寿堂了。
等霍令俨回来,苏棠已经把事情真相大概说了。
老夫人沉默着不说话,太夫人激动地说:“老身就知道,咱们霍家满门忠烈一心报国,老天爷一定不会为难两个孩子的。这下好了,老三成了定安侯,棠儿是公主了,真是好事。”又对霍大霍二道,“如此,你们父亲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霍二爷道:“祖母说得是。”
霍大爷与老夫人一样,此刻皆沉默着不言语。
太夫人目光掠向大爷:“这回,你可原谅了你父亲?”又想着当年他们父子间暗暗较劲的那些年,太夫人心中感慨万千,“若不是有这个误会在,当年你们父子何至于此?若不是你误会了你父亲,当年又何故会一意孤行不听任何人的话选择走那条不归路呢?若不是棋错一招,家中引了个奸细进来,你的父亲也……”
“还有媛娘,你那好媳妇……”
老太太想起这些来,总觉得万分心痛。
老人家年纪大了,不适合短时间内经历大喜大悲。于是苏棠走过去,陪着老人家说笑道:“好在,如今咱们霍家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霍家提了爵,这也是陛下对咱们霍家的肯定。日后,还大有前途着呢。
太夫人握住苏棠手说:“冷不丁的,家中出了个公主身份的孙媳妇,日后,怕是不能再叫你那般辛苦了。”
苏棠道:“我这算哪门子公主啊,与真正打小在宫里头长大的,完全不能比。陛下仁德,念着我们母女,赏了名分,这是陛下的恩宠,我们受着也就是了。只是,日后您老人家可千万不要拿我当公主看,从前怎么相处的,日后还是一样。”
苏棠这是说的漂亮话,但她知道,霍家这种重规矩的人家,自然不可能再如从前那般待她。
老夫人还有心未缓过神来,打从接了圣旨后,一直就没吭过声。太夫人冲苏棠使了使眼色,苏棠会意,走到老夫人身边去。
“娘也是。”
老夫人冲苏棠笑了下,笑容僵硬,颇为尴尬。
苏棠受封公主,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公主府的。只不过,她依旧还是想住在霍家,公主府便空着。梅氏也得了护国夫人的封赏,陛下赐她良田百顷,又另赐宅院……不过梅家也在梅宅住惯了,再加上马上要过年了,梅家人也暂时没有搬家的打算。
梅老太太倒是提议,从前是因为没有地方住,这才要了霍家这宅院。如今既是有了地方住,自然得将宅院换回去。
这事情苏棠做得了主,给拒绝了。
京城近来接二连三发生的诸多事情,事情的发展速度之快,让百姓有些摸不着头脑。原以为霍家夫妻乃兄妹□□,却没想到,最后霍夫人竟成了天子之女,还受封公主。
而霍家,也由伯府成了侯府。
甚至,还冒出了一个护国夫人来……
于是,京城里大街小巷的茶楼饭馆,说书人把陛下下江南的这段艳事儿编得活灵活现,有好几个版本,倒是成了一段佳话。挖掘消息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人把苏通跟梅氏从前的关系挖了出来。
一个是当朝天子,一个不过是翰林院的从五品小官……说书人自然是将当朝天子编得玉树临风潇洒恣意,而那位苏大人,则成了贼眉鼠眼的小人。
苏通被挖了出来,袁家当年做出的那等霸道欺凌弱小的丑事,自然也被挖了出来。
不但准确还原了事实真相,而且,说书人们还添油加醋,把梅家当年说得要多可怜有多可怜,而袁氏一族,则成了仗势欺人的地方一霸。
这些日子,不但苏通上下值都是捂着脸跑,袁家几位在朝的爷也是。
苏宅里,苏夫人袁氏更是气得一病不起。倒在床上,揉着心窝子直哼哼。又抱怨天又抱怨地,说老天爷瞎了眼,竟让她遭受这些无妄之灾。又抱怨苏老爷没本事,当官十多年,竟然都爬不上去,说自己当年瞎了眼睛,竟然看上了这么个窝囊废。
若是当年听她娘的话嫁给旁人,哪里能受这样的气啊。
苏通也还一肚子气呢,现在想想,当年他跟梅氏还没有和离的时候,她就已经被人玷污了。而且,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竟然不是自己的亲骨肉。
梅家人肯定知道这事儿,他们却不说,这些年,他心中的那些愧疚,都是白愧疚了。
他以为是他对不起梅氏,对不起梅家。又是指责又是懊悔的,结果呢?
结果,是梅家人对不起他。
可他能去找梅家算账吗?不能啊!谁让那个人是皇帝呢!
第190章
袁氏心里憋屈; 还能骂骂天地骂骂丈夫; 但是苏通心里憋屈; 却只能是打碎牙齿和着血水让肚子里咽,他抱怨不得任何人。
对不起他的,一个是当朝天子; 一个是护国夫人; 论品阶食俸; 哪个不比他高?他不要命了,敢去跟他们对着干!但有些气不撒出来,憋在心里更窝火。苏通这些日子来; 气得是满嘴火炮。
他已经够倒霉的了,家中没个可心的人安慰几句,反倒是在家里也挨骂。
翰林院里的同僚,见了面对他客客气气的,但是他人一走; 人家背地里就开始笑话他; 他是一刻都不想在那里多呆。可回了家; 还得挨骂挨抱怨……天地这么大,苏通竟然觉得自己连个安静日子都过不了。
袁氏生病了; 这些日子牡丹回家来侍疾; 伺候在床边。
牡丹嫁了寒门,夫家日子清贫; 还不如娘家呢。当初; 牡丹也是岁数大了; 实在等不得了,这才下嫁到姜家去。
那姜生倒是几年前就中了举人,但上回春闱考,落了榜,只等着来年再考呢。若是来年再落榜,一等又是得等三年功夫。姜家父母也断了自己后路,早变卖了老家的田地,带了钱来京城,又东拼西凑了点,勉强在京城有了个落脚的地儿。
不过一个巴掌大的小院子,四个人挤着住在一起。小夫妻俩行个房都得偷偷摸摸的,不敢有太大动静,就怕叫隔壁的公婆听见。
公公是个读书人,又与父亲是多年的交情,倒是挺好相与的。那婆婆,大字不识几个,又抠又酸,偏还爱管着她。若是见她与姜生呆一起时间久了,她婆婆必然开始指桑骂槐骂将起来。
说她儿子将来是要有大前程的,为妻要贤,没事多干活,哪里能时时黏糊着自己夫君。
唯一能让牡丹心中好受些的,就是这个夫君待她还算不错。不说对她百依百顺,但从来都是向着她的。模样还算清俊,学问也尚可,牡丹只等着他日后高中了。
牡丹觉得自己不能想得太多,只要一多想,她就心中愤懑不平。
谁不想过好日子啊,谁不想养尊处优啊,可她没那个机会。当初,倒是有那么两个落魄的三等勋贵人家有意结亲,但她偷偷躲在屏风后面见过人后,就彻底失望了。
落魄门第,哪怕是勋贵,家族没有撑得起门楣的人,嫁过去也是过糊涂的窝囊日子。再说,那几个纨绔子弟,不是长得丑,就是不像个男人。
牡丹有心想与其长姐较量,最后自然就选择了还算是能够拼些前程的姜生。
没有更好的选择,当初,姜家就是她最好的归宿。
“你怎么也不说句话?”袁氏骂丈夫骂得累了,想歇会儿,于是便看向坐在床边的女儿。
见终于有自己的事儿了,牡丹抬眸看了眼母亲,才说:“你们说话,我插不上嘴。”
看着女儿如今沧桑拮据的样儿,再想想那位都被封了公主了,她一口气过不去,只觉得喉咙一股子腥甜。话还没说两句呢,便一口鲜血吐在床头。
“娘,你怎么了?”牡丹吓着了,“赶紧歇着吧,我去找大夫去。”
“回来。”袁氏拉住女儿,“我这是让你爹给气的。”
牡丹又坐了回去,握住母亲手说:“女儿知道您心里不好受,但事已至此,又能怎么办呢?与其这样天天生气伤自己身子,不如想得开一些。”
“你能想得开吗?”袁氏反问女儿,“那个丫头,从小哪样能比得了你?可偏偏,她就是运气好。原以为能做个伯夫人,算是她上辈子烧高香了,谁又能想到,她竟然还能做公主。”
“公主啊!”袁氏强调,却是故意说给某人听的,“那可是天子的闺女。”
提起这事儿来,袁氏又开始骂骂咧咧:“有些人,只敢在我们娘儿俩面前摆脸子。有本事,去那边摆脸子啊。他敢去吗?人家如今可是陛下御笔亲封的护国夫人,他去了,怕是连大门都进不去。”
“娘,您少说两句吧。”牡丹皱着眉,“您这样成日与爹吵,也无济于事。与其内耗,不如养精蓄锐。我就不信,她的命真能一直这么好。”
牡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语气也颇为恶毒。
袁氏看出女儿的不对劲了,忙问:“她如今都是公主了,有陛下护着,你想怎么样?”
牡丹说:“女儿没想怎么样,只不过走一步看一步。将来日子还长着呢,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又说,“夫君明年就参加春闱考了,若是考上了,女儿去求大舅舅,让他走关系通融通融,给夫君安一个实差。不怕苦,只要有前程就行。最好做个三五年就可以升迁的。”
袁氏叹口气:“你大舅舅能听你的吗?他若是真有这个心,这些年来,你爹何至于还在从五品这个位置上一直呆着?你舅舅虽疼你,但于朝政之事上,他却是肯定不会听你的。”
牡丹紧紧抿着唇,略沉默了一瞬,却不放弃:“女儿总有办法。”
女儿从小就有主见,袁氏知道,她想做什么,自己也劝不住。袁氏望着女儿,想着她在娘家住了也有些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