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衣服?”金珠记得黎想去南京前自己给他做了两套衣服,怎么没几天又要衣服了?
“苗装啊,你看今天唱歌跳舞的都穿着苗装,唯独我没有。去年过年的时候就跟你说过了,你不会忘了吧?”黎想站住了,看着金珠的眼睛问。
“等以后有空再说。对了,等过完年我要搬到镇里住。”金珠换了个话题。
黎想得知杨大山和孙小燕也不打算走了,倒是赞成金珠搬出去。
“你有没有想过干脆再等半年,等你念高中时一起搬到县城去?”黎想问。
金珠听了摇摇头,又点点头。
她确实想过一步到位,带着金杨三个一起去县城。
可问题是,县城的房租和生活成本肯定比镇里高多了,再说了,金杨三个的转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还有一点,金珠虽然去过几次县城,可她对县城并不熟悉,她在镇里好歹念了两三年的书,对附近的环境多少也了解一些,所以才会想到去租学校附近的农家房。
“房子倒是好办,我的数学老师许老师家楼下有一间杂物间,现在租给一位陪读的家长,那个人也是明年参加高考,你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出面跟他说一声,让他给你留着,一年才八百块钱,就是金杨三个的转学有些费劲。”
黎想虽然在县一中是个名人,可他也没法出面去找教育局的人帮忙给金杨三个转学,除非是金珠自己出面去,或许还有一点可能。
“算了吧,我想等金杨考上高中后再给金柳金牛转到县城去,那个时候我在县城念过两年书,也熟悉些了。”金珠说。
至于到时候应该怎么做,她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也好。那等我初二回来陪你去镇里找房子。”
两人说话间便到了黎想家门口,正要告辞时,只见孙小燕托着肚子走过来了,笑眯眯地对黎想说:“你就是阿想吧?听说你外婆不在家过年,今年过年就去我家吧。”
“不了,明日我表舅会来接我。”黎想淡淡地回了一句。
“是吗?那今天去我家里吃饭吧,你一个小伙子做饭也不方便,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要这么见外。”
黎想看了孙小燕一眼,很郑重地说:“不是见外,我跟你根本就不熟。”
金珠听了这话抿嘴一笑,头也不回地哼着刚才的曲子回家了。(未完待续)
ps:谢谢我爱猪patpat、琼妹75、不肯嫁春风、kkecho几位亲的月票,也谢谢公主的妈妈的平安福。
☆、第一百一十一章、看房
金杨和金柳是腊月二十九上午到家的,田丰顺去火车站接的人,并把金杨和金柳送到了家门口,杨大山和金珠向田丰顺父子道了谢,金珠还送上了自己亲手做的一篮子糍粑作为谢礼。
两年没见,杨大山看到金杨和金柳倒是真有几分欢喜,可金杨和金柳则不然,金杨的心里更多的是嫌恶和担忧,金柳则仍是有些惧怕,杨大山留给她的阴影太深了。
两人出门半个多月,见到金珠和金牛原本有很多话想说,可是看到杨大山和孙小燕两个在一旁,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倒是杨大山,一手拉着金杨一手拉着金柳,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好几遍。
“来,金杨,金柳,让爸好好看看,我娃真的出息了,金杨这么小就敢带着妹妹去外省拍戏,金柳更厉害,小小年纪就是明星了,哈哈,爸这两天做梦都是香的,就盼着你们两个回来。”
这一刻的杨大山忘了这些年他曾经带给孩子们的伤害,忘了他这几年的弃之不养,忘了他作为父亲的首要责任是什么,却一心想要分享女儿成功的喜悦和荣耀。
一旁的孙小燕也不甘示弱,上前拉着金柳的手说:“哟,瞧瞧,我们金柳做了明星就是不一样了,这穿的用的都带着派呢,比城里长大的娃都洋气呢。”
金柳的身上穿的是一件红色羊毛呢公主裙式的大衣,下身是一条红黑格子短裙,头发扎成马尾辫,上边夹了一只红色的蝴蝶结发卡,黑色的打底裤。红色的雪地靴。
这一身不是金珠给置办的,金珠也看向了金杨。
“这衣服是金柳录歌的时候拍片花穿的,导演说送她了。”金杨解释了一句。
“录歌?录什么歌?”杨大山问。
“金柳,你又去录什么歌了?”孙小燕也追问。
金珠知道杨大山和孙小燕打的什么主意,不想再让这两人问下去,再说她知道金杨和金柳为了赶路,一路肯定没吃什么东西。这会只怕饿了。便说:“金杨,金柳,你们两个把行李放楼上去。换身衣服洗漱一下准备吃饭。”
“吃饭着什么急?金柳,来,跟小燕姨说说,你去录什么歌了。你在这个电视剧里演一个什么角色,戏份多不多。主角是谁演的,导演是谁?”孙小燕又拉着金柳问话。
她知道金柳的性格比较绵软,且年龄也不大,比较好哄一些。所以她想争取过来。
“说的轻巧,敢情饿的不是你,我们从昨晚上火车到现在就没正经吃过什么东西。”金杨对着孙小燕翻了个白眼。这会的她也看出了孙小燕只怕又打着什么坏主意呢。
“这娃怎么说话呢。好了,去洗手吃饭吧。爹看看你们带了些什么东西回来。”杨大山怕孙小燕生气,先训了金杨一句,接着又打开了椅子上的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兜吃的,饼干、巧克力、干果、水果等。
“这娃,这些不是你们买的吧?”杨大山经常给孙小燕买零食,一下就看出这兜东西不便宜。
“是李助理送的。”金杨说完,生怕杨大山会去翻她的行李箱和书包,急忙拎着东西上楼了。
孙小燕只得悻悻地从塑料袋里拿了一个山竹剥开了,金珠见了,把塑料袋拎起来,交给金牛一并送楼上去了。
待金杨和金柳洗漱好了,金珠也端上两碗热腾腾的鸡蛋面上桌了,金杨和金柳刚坐下,杨大山和孙小燕两人又凑了过去,一边看着金杨和金柳吃面,一边仍是问些这一趟的见闻。
“金柳,跟爸爸说说,导演有没有说下次什么时候再找你去拍戏?”这个是杨大山最关心的,也是孙小燕最关心的。
“没有。”金柳喝了口面汤,回了两个字。
“那导演有没有说你的戏演得如何?有没有表扬你?”孙小燕问。
“骂过我好几次。”
“啊?三姐,你没哭鼻子吧?”金牛一听忙坐到了金柳身边。
“怎么没哭,哭过了再重来。”金杨咬了一口荷包蛋,含含糊糊地说。
“三姐,要不你别去拍戏了,我们再多养些鸭子和鹅。”金牛一听金柳拍个戏还要挨骂,心疼起来。
“傻孩子,做什么不得付出点辛苦,挨几句骂算什么?”杨大山说。
“不对啊,金柳,刚才你不是说,这些吃的穿的都是剧组送你的,他们要是不喜欢你,怎么给你这些好东西?”孙小燕问。
金珠对这些话题不感兴趣,知道有金杨在金柳也吃不了亏,便想上楼去收拾一下这两人的行李,谁知刚走到楼梯口手机忽然响了,是王大夫打来的。
他说他给金珠找到了房子,问她有没有时间过去一趟。
金珠一听跟杨大山打了个招呼,急匆匆地推了单车就走。
到医院见到王大夫,金珠才知道这房子的主人是王大夫妻子的堂叔,姓唐,是县一中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唐老师今年七十多了,妻子几年前因病去世,平时自己一个人都是住在县城,只有春节时几个在外地工作的儿女回家过年才会到这乡下祖宅团聚。
“说是乡下祖宅,其实是一栋新翻盖没几年的三层小楼,还有一个院子,房子很不错,我堂叔倒是说过几次想把房子租出去,这样房子里也能有一点人气,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就这么闲置着,今天正好他的儿女们都回来了,你去见见,要是合眼缘了,他才会把房子租给你们。”
金珠一听这么大的房子,担心付不起租金,刚要开口,王大夫说:“租金不会要多少,意思意思就行了。”
两人一边说一边从医院出来,金珠这才知道,王大夫说的那栋房子就在他们学校的后门处。正好也对着小学的大门,相距不过百米的距离。
再也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位置了。
这也太巧了些吧?
站在大门口,金珠看着门上的对联,“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看来,这是一家书香门第。应该好说话些吧?
王大夫正要敲门。大门忽然打开了,一个个子不高四十多岁的男子走了出来,见到王大夫。对方点点头,又看了金珠一眼。
“我爸在等你们,进来吧。”对方说。
金珠跟着进了大门,进门是一个院子。院子不大,水泥地面。中间是一条鹅卵石铺的小路,估计也就十米来长,迎面是一栋三层小楼,小楼的建筑风格跟金珠在寨子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倒是有些跟在县城见过的相似。
院子里有四棵树,都在进门的左手边,两棵是桂花。两棵像是橘子或柚子,金珠分不清。桂花树下有一方石桌;右边是一栋平房,从对联上看是厨房,里面有两三个人在忙碌,厨房过去是一井台,有两个妇人在洗菜,再往前,是一块花圃,里面没有花,只有野草。
小楼的廊下有几层台阶,金珠跟着王大夫上了台阶,站在廊下,见屋子里也有两人在搞卫生,王大夫便没进去,在门口喊了一句,一位头发几乎全白了的长者从房间里走出来,见到王大夫,点点头,看向了金珠。
“唐老师好。”金珠微微欠了欠身。
“你就是金珠?比我的孙女还小几岁呢,你能养家?”对方显然从王大夫嘴里听说了金珠的事情,可见到金珠,仍是有几分惊讶,对方的年轻实在超乎了他的想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什么能不能的,逼到这份上了,不能也得能。”
上一世的金珠也是被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何曾过过这种苦日子?可既然来了,她总得活下去,想活下去,这副担子就得挑起来。
“进来说话吧。”对方这才意识到金珠和王大夫还站在门口呢。
“不了,叔,我也不是外人,就不进去添乱了,正好这会也不下雨,我们就在院子里坐一会。”王大夫忙说。
唐老师听了,倒是也没反对,三个人在石桌旁坐了下来。
“你们的生活来源呢?”
“家里有地,租给别人了,每年给的粮食够我们吃了,菜是自己种的,养了点鸡鸭鹅,闲暇时绣点花边卖,夏天也做点小女娃的裙子卖,一年还有一点稿费什么的。”
“种菜我这也院子里倒是有那么一块地,可是养鸡鸭鹅就不行。”
金珠看了一眼这干净的院子和小楼,忙点头说是。
唐老师接着又问家里都有些什么人,为什么要租房等,金珠一一回复了。
“你父亲既然已经在家,这房子我不能答应租给你,你要实在想租也行,得让你父亲出面来跟我谈,要不然的话,到时会有很多麻烦。”唐老师一听金珠有父亲和继母,便摇头了。
虽然他也清楚,金珠跟她继母可能有什么矛盾,可问题是,现在的金珠是未成年的小孩,他怎么能答应将房子租给金珠?万一对方告他一个拐带少女什么的就麻烦了。
“我父亲?我让村长来成不成?”金珠问。
她没把握说服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