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雨瑶好笑的看着吴天缘,也只有他有这个想法,五大名窑每一个珍贵无比,他竟然要凑齐一套。
现在的天缘博物馆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国内有宋代珍品的最少都是省一级的大馆,有的省都没有。宋代至今一千多年,能流传下来的任何文物都是重器,更何况是字画和瓷器,简直就是奇迹。
两天后吴天缘带着人继续出发,去菲律宾,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无名小岛,山下奉文第三个宝藏在那里。
“这是伊万里瓷?还有九谷烧?”
吴天缘好奇的拿起一件瓷器,这是日本经典造型,一共九件。
17世纪末,中国朝代更替,国内不稳,景德镇产量锐减,无法满足出口需要,小日本之前一直依赖进口中国瓷器,荷兰人也需要倒卖中国瓷器去欧洲,日本就趁机研究自己烧制,从朝鲜抓工匠,跟中国学技术。
终于在17纪在有田地区烧出了自己的瓷器,此后就靠山寨中国瓷器,仿景德镇的瓷器出口,然后也生产一部分供给日本国内。因为都是从伊万里港出口,所以被叫做伊万里瓷器。
伊万里瓷器同样模仿中国的五彩,但由于瓷土本身质量不够洁白,所以日本的五彩瓷的底子发黄,而这也成了日本瓷器吹捧的“乳白”特色。以“柿右卫门样式”为代表。
清朝中期国内渐渐稳定,康熙22年开放海禁,荷兰东印度公司又开始从中国进口瓷器了,欧洲人有喜欢日本风格的,就拿着图样让中国景德镇加工。
结果中国景德镇照着伊万里风格做出来的瓷器,无论是胎质,釉色,画工样样都超过日本本土的伊万里瓷器,欧洲的订单就又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而且此后中国又发明了粉彩等新品种,样式翻新,质量上乘,欧洲对中国瓷器的需求量更大,也就不要日本样式,日本的伊万里瓷器从此又没落。
最早的古九谷烧是受了九州有田烧的染绘影响,而与北方加贺地方的瓷器风格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据说是加贺大圣寺的初代籓主前田利治命令家臣后藤才次郎,于明历年间沿大圣寺川而上,于深山间的荒僻村庄九谷所开之窑,一直持续到元禄初年。为了与幕末开始的再兴九谷有所区别,一般习惯都称作古九谷烧。
色彩是古九谷烧的最大特征:釉色浓重鲜美而意境超群,强烈的色彩和稍嫌混浊而无光泽的质地形成完美的调和,展现日本彩绘瓷器的最高境界。另有一种手法是将素瓷上涂满青、绿、紫、黄等色釉,因为没有红色而俗称为青手,并有相当多意境高远的佳作。
“还有正仓院的金银平脱背八角镜!”
“北村昭斋大师的漆金箔绘盘一对!”
“野狐大师的树下美人图!”
“碧琉璃杯一对!”
王军走过来,低声道:“老板,那里全是金砖,估计最少有十吨重!”
吴天缘一惊,十吨?一吨三亿,三十亿人民币!
他赶紧打开一个大箱子,果然满满都是金砖,打着日文编号,肯定是当年从国内搜刮的一少部分。
对于金百合计划来说,十吨只是九牛一毛,光南京就被抢了6000吨黄金,其他珠宝文物价值更是无法估计,这就算点利息!
“这里是菲律宾的国界,先让北极熊运走!”
北极熊一听有十吨黄金,马上亲自过来,当晚连夜运走。按照黑市估计最少四亿美金,他也没有这么多资金,先付了两亿美金,剩下的卖完再给吴天缘。
“哎,总算又有钱喽!”
吴天缘收到钱轻松下来,最近花钱太厉害,天缘基金一下子准备了十亿,收购邦瀚斯又花了七亿多,现在终于一次性回本,手里又有三十亿资金。”(未完待续。)
第236章皇室御用?
“这次不是佳子公主带队?”
吴天缘刚回到博物馆,安田打电话来通知,过两天日本皇室要来交换藏品,但佳子公主因为上次的事被禁足,不能来!
吴天缘沉着脸听完安田的介绍,挂了电话,孙雨瑶问道:“怎么回事?”
“安田说皇室对佳子主动投敌的态度很不满,这次换人来谈判,安田只负责沟通和引荐,主要负责人是一个叫风间的专家。”
吴天缘沉思道:“据说这个风间不简单,是皇室首席御用鉴定师,在日本也是泰斗级别人物,很不好对付!”
孙雨瑶不屑道:“大不了咱们不换!现在有博物馆,有拍卖行,专门布置个日本战利品展厅,效果比一般的还好你信不信?”
吴天缘哈哈大笑,这个倒也无所谓,不过还是要让王军查一查那个风间,看是什么来路。
两天后日本一行人到博物馆,安田介绍一个六十多岁老者,一脸严肃,见到吴天缘矜持的微笑一下道:“吴馆长,请多关照!”
“风间大师,安田教授,请!”
吴天缘看见安田偷偷使的眼色,先请人进去,拿出这批日本国宝,先验货再谈判。
风间带上眼镜,仔细鉴定了一遍所有藏品,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满意道:“果然都是真品,难得一见!”
所有人坐下,风间喝了口茶道:“按照吴馆长您的要求,我们这次准备了三件北宋定窑,三件钧窑,两件北宋哥窑,一件南宋官窑,请验收!”
吴天缘过了一遍藏品,都是真品无疑,突然不满道:“我记得还要求一件北宋汝窑三足笔洗!”
风间正色道:“这个要求我们不能答应!虽然这次用来交换的日本藏品数量多,但真正的重器只有八件!剩下的一批瓷器算不得什么精品,能换到这些已经是最大极限。”
安田在一旁微微摇摇头,表示这次他真帮不上忙,吴天缘微微一笑,对老任道:“难得来一次,你带着其他几位专家转转,我想单独跟风间大师聊聊。”
风间一愣,对着其他人点点头,老任带着人离开,他好奇的打量着眼前二十出头,但大名鼎鼎的中国小子,看看他有什么好说的?
“听安田说风间大师是国宝级大师,鉴定眼力极高,特别是对字画。”
他拿出一个手卷,轻轻递给风间道:“我这里有个东西,还请您过过眼。”
“这是……”
风间迷惑的接过,刚打开三寸脸色大变,吃惊的站起来,赶紧在桌上全部展开。
安田也凑过来,好奇平时养气深厚的风间为什么会如此失态?竟然是米芾的研山铭手卷!
“这幅手卷风间大师应该最熟悉不过吧?”
吴天缘站起身,走到风间身边,低声道:“我记得日本出光美术馆也有幅一模一样的不是?好像还是您十几年前捡漏所得,最后无偿捐赠给它,一直被奉为镇馆之宝。”
风间一脸苍白,手不由自主的颤抖着,拼命用放大镜鉴定着细节。好一会整个人好像被抽了灵魂,一屁股瘫倒在椅子上。
安田心领神会看见吴天缘的眼色,故意激动道:“大师?您没事吧?这幅字有什么问题?”
吴天缘哈哈大笑道:“不愧是风间大师,果然功力进步不少!当年被你认定为真迹的所谓研山铭,只不过是民国谭敬团队汤安的手笔!”
“这是胡经仿的印章,应该和手卷上的一模一样,安田教授看看?”
安田赶紧接过印章,仔细对照半天,故意不可思议道:“真的一模一样!难道?”
风间突然回过神,猛的站起身,一把拉住吴天缘,恳求道:“吴馆长,这事……”
吴天缘拍拍风间的手臂,低声道:“您放心,我既然支开其他人,就是不想节外生枝,现在就我们三个,安田教授是我的好朋友,我对大师您也很仰慕,只是想做个朋友罢了!”
风间看着吴天缘恶魔般的笑容,暗叹一口气,低声道:“只要天缘君能保守这个秘密,以后咱们就是好……朋……友!”
安田在一旁看着两个人和颜悦色的样子,暗自一挑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这次原本还担心古板的风间老头子要坏事,一开始果然就咬死条件,故意压价。没想到吴天缘几句话就化解危机,现在还抓住老家伙致命的把柄!
狗屁皇家御用鉴定师?一张谭敬仿竟然在出光博物馆被当成镇馆之宝十几年!每年都被几万日本人朝拜,消息一旦传出去,他风间只能剖腹自杀,以谢天下!
“这样吧,既然天缘君喜欢汝窑笔洗,那只要您愿意放弃一个官窑和一个哥窑,那……”
吴天缘很是无辜道:“可是我很喜欢官窑和哥窑怎么办?”
风间很是头疼,一咬牙道:“那只要您放弃三个定窑,汝窑就是您的!”
“没问题!”
吴天缘哈哈大笑,用三个定窑换汝窑三足笔洗赚大了!现在手里终于有了第一件汝窑,奉化款,激动不已。
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仅87件半,其中台北故宫17件,北京故宫19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中国艺术基金会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还有在中国内地零散的两件以及某博物馆里的半件。
全世界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10家。1992年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54万美元成交。之后,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汝窑三牺尊更是创下5000万港元的天价。
香港苏福比2012年4月4日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口叫价,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交,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也是仇国富引以为豪的战绩之一。(未完待续。)
第237章空白瓷
台北故宫看过汝瓷的人,常常会在汝瓷上看到“奉华”两个字。内地曾现身过的汝瓷,也有“蔡”字款出现。
“奉华”是南宋宫殿之名,南宋德寿宫的配殿,是宋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居住的地方,很多写“奉华”的汝窑都是刘贵妃她本人使用的。
刘贵妃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有倾国倾城之貌。徽宗对刘氏宠爱有加,与她形影不离。史书上记载,刘氏天资颖悟,善于逢迎徽宗,而且还有点儿才华,会画画,她自己有两方章,一大一小,刻着“奉华”两个字,在传世的一幅曾被刘贵妃收藏的名画上。
通观传世汝瓷的“奉华”二字,其字体的刻法如出一人之手,同为宫廷工所刻,因此一般学者认为“奉华”款汝瓷是皇帝赏赐刘贵妃的私人用物。除汝窑之外定窑、钧窑器底也曾发现刻有“奉华”二字。
汝瓷上的另一个款识就是“蔡“字款。在传世的汝窑器底许多刻有“蔡”字款识,在故宫博物院的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