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莲谋-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着大军过境,无不紧闭门户,此处也不例外。只是这个时节正该储藏秋收,却也不见麦秆稻草堆之类的,一片萧索沉寂。
    及到正午,二人在村口的一个茶棚坐定,英华从囊袋中掏出一枚洒过胡麻子的大干饼来,扯开一半递与杜如晦,就着浑浊涩口的茶水嚼用几口,便能将午膳对付了。
    才咬了两口,英华只觉脑后那根支撑的圆柱子后头有人窥探,她警觉地放下饼。不动声色地握住支立在身边的长刀,窥视的目光似乎又多了一道,悉悉索索地往她身后慢慢挨近。她倏地跳起,长刀即刻出鞘,回身便要劈下。
    回头的瞬间,却将她着实唬了一跳,原在那圆柱后头窥视的。竟是两个六七岁年纪的孩童。长刀已高高举起。转瞬即要落下,耳边响起杜如晦短促的一喝,“英华!”她极快地在手腕上加了力。硬是偏过刀锋,长刀应声砍落在一旁的粗陋长凳上,骇得那两个孩童呆立在原地,继而尖声哭起来。
    英华赶紧收回长刀。套入鞘中,起身去哄劝那两个孩子。“莫哭。莫哭。”她一迭声念叨了好几遍,如何都劝不住,气馁之下,又从靴筒内摸出一柄小巧的短刀。“莫再哭了,姊姊予你们顽小刀可好?”
    一听一个“刀”字,孩子更是惊惧。哭声顿时又上升了几分。英华无奈地回身望向杜如晦,“姊夫。这可,这可怎好?”
    杜如晦冷眼瞧着她哄孩子的法子,心中哭笑不得,不禁暗想日后她是否亦要这样哄逗他的孩儿。见她实在无法掌控,他苦笑一下,指了指桌上的胡麻饼。
    英华恍然大悟,返身拿起桌上的饼,掰下一块递与其中一个孩子,那孩子立时转嚎啕为抽泣,抹着眼泪接过干饼,另一个也止住了哭泣,紧盯着那孩子手中的饼。英华赶紧再掰下一块送到他手中。
    两个孩子顿时忘记了惧怕,认真地啃起饼来,那模样倒像是许久未见胡饼。
    “大兴城郊今岁要遭逢饥荒了,不知能否捱过年节。”杜如晦看着狼吞虎咽的孩子,低声道。
    英华吃惊地“啊”了一声,“大兴再不济,也是旧都,城中皇族不少,何至于民不聊生的地步。”
    “带了多少饼?可还有剩?”杜如晦问道。
    英华将囊袋中另两个饼取出,他接过饼,起身走到两个孩子身边,一人一个饼塞至他们手中,“拿着,带回家去与家人同食。”
    小一些的那个孩子眨巴着眼,呆呆看着他,不知所措。大一些的那个,拿住了饼,尚且知道道谢,嗫嚅着稚声稚气道:“谢阿郎。”说完拉上那个小些的孩子,一转身便跑开了。
    “英华,咱们赶紧回营。”杜如晦紧催一声,也急急地离开村庄。
    两日后,唐国公与李建成那两营,同遣了人来传话,验看过周边农户村舍,确准了今岁欠收,饥荒已至。
    “杜兄的意思是……”李世民站在一处高坡上,俯瞰下面成片了无生意的村庄荒田,紧皱了眉头。
    “城外欠收,城内必定吃紧,眼下又要守城,城中百姓手中大约已没了余粮,生计迫在眉睫,正是策动民心的好时机。民心浮动之时,便是破城之日。”杜如晦伸手指向远处的城郭,“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最上乘的攻略。”
    李世民抬起眼,遥遥地望向矗立的大兴城的城郭和城楼,“却要如何策动民心?”
    “二郎幼时学史,可有学过《蜀志》?”杜如晦笑问。
    “自然学过。”
    “可曾听夫子讲过诸葛先生围困平阳,放飞纸灯出城救援的典故?”
    “杜兄是要……”李世民眼中迷惑尽散,瞬时明亮起来。
    杜如晦含笑用力点了几下头。一阵冷风吹过,他探出手掌迎风,眼下已是十月中旬,正是从西北向南吹的横风。“只望风向不变,晴好无雨。”L
    ps:作者随便说两句,为什么说到诸葛亮的故事,只说《蜀志》,而不说《三国志》呢,因为隋唐那个时候压根没有《三国志》这个说法,而是分了《魏志》、《蜀志》、《吴志》三部的,一直要到北宋年间,才合并了这三部,合称《三国志》。
    另外,杜如晦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不靠暴力的战争手段,就使敌对方民心军心归顺。

☆、第一百五十九章 长安锦年(十八)

暮色四合,正是万家掌灯时分。西北风吹得甚是劲疾,初升的那几颗星子好似被吹得摇摇晃晃。
    这一日,守城的兵夫换到了第三拨,十人一队的巡查兵夫亦未发觉有甚异样之处。守将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与坐镇城中的刑部尚书卫文升,二人裹紧大氅,顶着风,亲往城楼上巡了一圈,城外情形与前几日一般无二。
    风冷且急,这阴将军与卫尚书见无异动,便匆忙下了城楼,互拱手道了别,正要各自往各自的住所去。突然有兵夫跑着赶上前禀告,只说城外西北处升起了无数的孔明灯。
    阴世师与卫文升狐疑地对望一眼,不得其解,若是在寒衣节的那几日,城外乡野有人放飞孔明灯,再是正常不过,本就有寒衣祈天的乡俗,只是此时早已过了寒衣节,况且这样大的风,纸灯升空原就不合常理,又何来这般多的孔明灯。
    当下两人重又登上城楼,极目远眺,果真有数以万计的孔明灯闪闪烁烁地腾空而起,借着风势,飘飘摇摇地朝大兴城这边飞来。不消半刻的功夫,灯光闪耀,飞临大兴城上空,犹如漫天的繁星降世一般,煞是好看。
    城中步履匆匆正欲归家的百姓皆不由自主地停驻了脚步,举头凝望暮色中明灭不定的纸灯,满腹疑惑。坊间的民众亦从纷纷自家宅中走出,指着半空的奇景争相观望。
    有一两盏灯的火油即将燃尽,一面随风继续飞着一面缓缓地往下降,阴世师眼力好些,天色虽昏暗,仍然能瞧见孔明灯上“尊王黜霸”四个大字。他刹那间自惊异犹豫中被击醒,心内瞬间灌满了比这城墙上的风还冷上数倍的寒意,抖着手指向那些灯,“快!快!尽数射落!”
    城墙上为防着兵临城下的唐军,日夜布排有弓箭手,此刻听见阴世师的号令,弓箭手迅速列成两队。分站于城墙的两面。一面向着城外,一面向着城内。
    随着军头的一声令下,流箭飞射。纸灯内充满了热气,突然教冰冷的铁箭头射穿,瞬时在半空中爆裂,无数的碎纸片自孔明灯的腹内散开。纷纷扬扬,宛若鹅毛大雪。被大风吹着散向大兴城的各个角落。大道上,市坊间,屋顶上,甚至各家的院内。无不飘落了数片。
    随着被射穿的孔明灯越来越多,散出的纸片也愈发多起来,寒冬腊月所降的大雪也不及这些纸片散布得快。卫文升从脚下拾起一片纸片。借着半空闪动的灯火,低头阅看。只见不及巴掌大的纸片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卫文升的目光循着那些已飘飞入城中的纸灯而去,弓箭手一排排的箭雨射出,纸灯一只只地在城中爆裂开来,雪花片似的纸片四散纷扬,他忽然猛拍一把大腿,心内大呼一声“不好”,伸手拽住阴世师,“莫再射了!快换上火箭,将那些灯落地前便烧尽了。”
    片刻过后,暗沉的天幕中,燃起了一团团的火焰,众多的纸灯笼化为一堆堆的黑灰,扑梭梭地往下掉。也不知换了多少轮弓箭手,耗费了多少烟硝火油及羽箭,终于将满天的孔明灯尽数射落,箭镞的耗费,竟不亚于一场正面的攻城激战,又因后来射出的均为火箭,便是捡回那些铁箭头,重新造箭杆,至少也得大半月才能得。
    想要截住那些纸片,却已然来不及了。城中的百姓在市道坊间,乃至自家院内捡拾起飘落而至的纸片,但凡是识字的,都将那上头的字仔细念上了几遍,不识字的,也请了那些个能断文识字的,解了一解。
    这一夜,甚至过了闭坊时分,百姓民众仍处于激越亢奋之中。向来官家说要征兵役便征了,说要征粮增税也就这么征收了,于民众而言,严苛的徭役赋税,无异于杀人伤人抢盗,且不得有异议,不得有抗争,便是遇着了今岁这样的饥荒,该征收的军粮,仍是一颗都不能少,何尝有官家思虑过民众何以聊生,更遑论这般放下身姿与民相约,无怪乎群情激昂。
    大兴城的百姓在暗沉中争持着度日已太久,此时分明暗夜降临,却教人隐约望见了数个时辰之后天光放亮的形景。坊内宅中各家各人的议论声,赞许声,抚掌声,悄然而起,迅速渗透了整座城,埋藏在黑暗中的细细碎碎的零星声响,似乎越聚越多,直要刺穿这沉沉黑夜。
    城外西北方的高土坡上,四人面城而立。
    “这般便能收服了城内的人心?”英华临着风,痴痴远眺,只觉红光点点,闪耀不绝,异常好看,个中门道却并不十分明白。
    身后有个沙哑的女声,低笑几声,“久闻杜先生运筹帷幄,决断如流,今日得见先生手段,真真是不辜负这盛名。”
    “李娘子谬赞了。”杜如晦淡泊谦逊地推让道。
    李世民静默地立于英华身侧,不发一言,点点火光在他眼中跃动,整座城在他脚下喧腾,从容悍然的气势浮动在他周身,仿佛他一伸手便能拢住整个天下一般。英华抬头偷眼瞟向他,坚如磐石的侧影,骤然撞入她的心坎,她立时低垂了眼眸,不敢再去瞧第二眼,深怕自己多看一眼此生便再挪不开眼去。
    此时长乐宫据点外的高土坡上,亦有两人凝神俯瞰着大兴城那边的情形,相顾困惑不解。
    “你,往大兴城外去探。你,往二郎营内去问。”李建成唤过两名斥候,打发了他们去一探究竟。“这究竟是要作甚么。”他向身边的裴寂喃喃道,又回头眺望,却并非去望大兴城,目光投向的是西北方向,无尽的黑暗中那成片的营地。
    两刻后,往李世民营地去的斥候无功而返,竟打探不出丝毫来,惹得李建成一通怒斥,若非裴寂拦着,只怕少不了要捱上几鞭。
    往大兴城去的那名斥候,运道却好太多,赶到大兴城外时,正遇上纸片纷扬,他抬手抓了几片,揣入怀中便匆匆赶回。
    李建成与裴寂各执了一片展开阅看过。“这,能攻下城来?”李建成看罢扬了扬手中的纸片,嗤笑一声,“与那些庶民约法三章?守城的又不是民众,约了有何裨益?徒劳之举。莫不是那杜克明见大兴城防严备,黔驴技穷了,想出了这小儿戏耍似的法子。”
    裴寂跟着呵呵低笑,口中不言,心下却道,杜克明果真好手段,竟想要动摇民心军心,兵不血刃地进驻大兴,这么看来他深知大兴易攻,必要留存兵力对抗那些难啃的骨头,比如李密,比如西北的薛家之流,说到底,大郎较之二郎始终还是输了一筹。
    孔明灯夜传约书予民后几日,大兴城中明的暗的,多少都浮躁了起来。家中有人在军中效力的,家人皆规劝着莫真刀真剑地去争功了,拿命争来的荣耀估摸着也维系不了几日。也有教沉重课税压得喘不上气儿来的殷实大户,早已狠狠地想要乱棍将逼要钱款的官吏打出去。
    众多商户因封城做不得买卖,日日凑在一处,指望着好捏出一两个法子来。其中有一虬髯曲卷的胡商,为人最是豪侠仗义,倘或有一时生计难维的,皆由他接济着,好歹渡个几日。此时金饼钱串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