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月初八何二成亲,这段时间确实没时间出去了。
在说他这两个月也赚了不少,趁着这个机会休息休息,陪陪老婆。
罗斌听了后,点头表示知道了,他跟着出去这两个月,不但见识到了外面的样子,还跟着孙三哥学到了很多,对此他是真的很感激他。
从小到大还没有人,跟他说过这么多的道理呢。
现在在他心中孙三哥就是他的亲人。
也是他最崇拜的人,总觉的孙三哥说的话,都特别有道理。
而且这些道理,跟别人说的道理不一样。
想罢看着他笑道:“孙三哥,要不要我去帮忙啊。”
孙保财笑着摇了下头道:“不用,这段时间你也学了不少,好好琢磨琢磨。”
罗斌也算见过世面了,虽然年纪小,但脑袋瓜够用,他这么说罗斌应该明白的他意思。
罗斌听后想了会道:“我打算在钱大哥他们手里拿点货,到集市上卖卖。”
孙三哥时常跟他说的就是,干啥事要懂得变通。
不能做那种别人推一下,你才往前走一步的人。
当有一天别人不推着你走了,就在原地一动不动傻站着。
比如这会孙三哥要忙家里的事了,他要是只知道在家里,等着他忙完叫他去跑货,那他就是那个别人推一下才动的人。
现在他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可行的事,这就叫懂变通,额,嗯,应该就是这意思。
孙三哥说的这些道理,他都很用心的去琢磨,反正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就是了。
孙保财听了罗斌的话,眼底含笑孺子可教也。
进村后把骡车赶到家门口停下,拿出一两银子递给罗斌。
笑道:“给你这个月的工钱,多了的算是借给你进货的钱,等你赚钱了,别忘了还我哦。”
罗斌听了,也没跟孙三哥客气,直接接过银子笑道:“谢谢三哥,等我赚了银子了,一定多还你些。”
两人经过两个月的相处,罗斌在孙保财那里,受益太多了。
这些他都记在了心里,等有一天他一定能报答他。
孙保财等罗斌走了,才进到自家院子里,看老杜正领着人收拾东西。
看孙保财来了笑道:“你回来的正好,今个收拾完正式完工,你看看还有哪里不满意的,我们在修缮下。”
这是个好说话的主,只要他们把活干好就行。
孙保财听后笑道:“行啊,你陪我看看吧。”
正房的格局,应该算是两室一厅吧。
中间是堂屋,东西两边各有一间屋子,厨房和洗漱间在堂屋后面。
在他看来这样的格局就够住了。
将来有了孩子后也能住开。
他和钱七肯定不会像这里的人一样,生那么多的孩子。
他觉的有一个孩子就行了,这里女人生产危险性大,所以他不打算多要。
当然他老婆的意思想要两个,最好是一男一女。
对于这点,他打算头胎生产顺利的话,在要个也行,要是不顺利,说啥他都不会让钱七在生。
看过一遍后,觉的挺好的,询问了下,知道一会就能全部完事。
于是把银子给老杜结算了,待送走老杜等人,才回岳父家。
第42章 晋江首发
翌日一早; 孙保财和钱七早早起来,两人今天去县城买家什。
走之前去了趟孙家; 把家里钥匙给了孙老爹和刘氏一副; 跟他们说了房子已经完工,让他们没事时去溜达看看。
钱七看着刘氏笑道:“娘; 我们去买家什; 你有没有喜欢的跟我说下,我们给你买回来。”
刘氏听了这话心里这个暖啊; 三儿媳妇能说这话,足见心里有他们。
对着钱七笑道:“娘没啥喜欢的; 你看着买就行了; 挑那便宜的买。”
他们都这么大岁数了; 东西能用就行,没必要浪费那个钱。
钱七闻言笑了笑,对此事不在多言; 又说了几句话,两人才赶着骡车往县城去。
孙老爹和刘氏吃过早饭; 两人拿着钥匙,往三娃子家走。
其实这段时间,他不时就来转转。
因着三娃子出去跑营生; 虽然是把盖房子的事全包出去了,但他有空就会去看看进度。
一天要是不去转一圈,总觉得不放心。
也跟老杜不时的聊聊,可以说他是看着这房子盖起来的。
进门后孙氏看着宽敞的院子; 南北各三间正房。
还都是青砖瓦房,红枣村一共也没几家盖青砖瓦房的。
心里真是为三娃子骄傲,一脸开心的跟老头子四处观看,不但堂屋敞亮,房间也同样敞亮。
推开南边正房的窗户,入眼的就是枣树。
回头对着老头子笑道:“我是真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真没想过以前这破破烂烂的老屋,现在变成了高墙瓦屋。
孙老爹闻言眼底布满笑意,认同老婆子的话。
等全看了一遍,孙老爹对着老婆子笑道:“走,我带你去看看,三娃子给咱俩盖的茶寮。”
他一开始设想的茶寮,就是随意搭个草棚子。
没想到三娃子在路边,盖了一间土坯房,外面支着棚子。
三娃子说到时买几张桌子板凳,夏天时就摆在外面。
刘氏听了连忙同意,他俩以后不种地了,就指着这茶寮赚些钱了。
他们俩跟三娃子过了,可不想拖累他。
两人把门锁好,东边地里有条小路能过去。
刘氏看完茶寮,对着老头子笑道:“这个好,到时弄把锁,等晚上收摊后,把东西放到屋里,到时把门锁好就行了,有这屋子冬天咱们也可以营业。”
到时把屋子烧的暖和些,做些热乎的汤食,也能有生意。
这屋里有灶台,反正他们这里秸秆多,冬天光烧秸秆也不费钱。
他们村附近这条官道,每天来往的车辆可不少,这里弄个歇脚的地方,时间长了,也能有些稳定的人常来歇脚。
孙保财和钱七到了县城,直接去了他熟悉的家什铺子。
这家铺子在东石县,算是老字号了,做工好价格还实惠,主要做些中低档木质的家什。
嗯,这也是他选这家的原因,因为那些什么黄花梨紫檀啥的,他现在是真的买不起。
而且铺子里面摆设的成品,都是有库存的,老百姓买家什物件,可不像那些富贵人家要量尺寸定制。
钱七跟着来主要是选样式,对于这些家什是什么木料做的,她是真看不出来。
现在只能听店里的伙计介绍,结合伙计说的和孙保财的建议,加上她的喜好选样式。
让孙保财每样定了两套,她给公公婆婆那屋,也选了一样的款式。
孙保财对老婆的做法很是赞同,她媳妇对于怎么处理婆媳关系,特别有一套,前世他妈就对他老婆特别满意。
那时两人闹矛盾,只要被他妈知道了,他永远是那个被说的。
挑了四套便宜桌凳,这个是放到茶寮里的。
他们选的都是时常用的桌椅床柜等,大多都有现货。
因钱七对这里的橱柜不太满意,所以跟掌柜说了下,她想要的橱柜样式。
掌柜听了后表示能做,五天后能做好,对此钱七没意见,当即付了橱柜的订金。
跟店家交了钱,约定好下午送,两人才出来。
继续去买日用品,一样还是一式两份,碗碟筷子这些都买新的了,旧的到时放到茶寮里用,买完后赶着骡车直接回村。
下午家具送来后,又是一阵忙碌摆放。
刘氏看老三两口子,给他们屋买的家什,跟他们屋的一样,嘴上说着浪费钱,但心里很感动,这孩子们心里有他们才会这样做。
用抹布擦拭着新家具,她还没用过这么好家具呢,这花纹可真好看。
钱七也在擦拭家具,对着刘氏笑道:“娘,你和爹今天就搬过来吧。”
孙保财说老杜在盖屋时,就考虑到入住的事了。
这屋子一直在通风晾晒,墙表面都干了,窗户和门上的油漆,都是提前刷好的,所以现在才没有一点油漆味,对于这点她是最满意的。
不过就算入住了,屋子还是要开窗通风,这样经过一夏天的通风晾干,屋子墙里面也能晾干了,这样的房子住的年头才久。
刘氏听了笑眯了眼,对着钱七说:“这个要问问你爹的意思。”
这儿媳妇真的没得说,除了没孩子哪哪都好。
想到孩子的事,想着两人成亲也一年了,怎么这还没动静呢。
这般想着看钱七身板也挺健康的,而且面色粉嫩红润,这身子生孩子,是绝对没问题的。
虽然想是这般想,但还是忍不住开口道:“你和三娃子这房也盖了,也有些家底了,这将来你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比村里的好些人家强。”
嗯,她这么说,三儿媳妇应该能听懂吧。
钱七听了知道这是在催她生孩子,想着这事早晚得说,与其等到有矛盾了在说,还不如现在说了。
于是想了下开口道:“娘,我也想要孩子,但是相公听人说了,说女人太早生孩子,生出来的孩子不聪明,所以跟我说,要晚几年要孩子。”
说完一脸无辜的看着刘氏,表达这事真的跟她没关系。
刘氏听了这话,顿时瞪着双眼道:“三娃子真这么说,这是哪听来的,我去问问他。”
三娃子简直太胡闹了,这话也信。
她就说三儿媳妇这身板气色,怎么可能还没怀上呢,原来是她儿子的事啊。
对于钱七会不会骗她,她倒没有多想,毕竟这事还是要找三娃子证实的。
钱七看着刘氏出去的背影,微微一笑,剩下的由老公解决吧,继续擦桌子。
刘氏出来找到儿子,看着他道:“是你跟你媳妇说,女人晚几年生产,生的孩子聪明。你在哪听的这胡话。”
这女人都是成了亲就要孩子,那好几年不生的,是生不出来。
这混小子这么做,岂不是让村里人,说钱七不能生孩子吗。
准是这小子在外学坏了,年轻贪图欢愉,才说这话骗儿媳妇的。
孙保财听刘氏这么说,就知道他老婆把皮球踢给他了。
当然这事他和钱七,以前就是这么商量的,孩子的事由他来解释。
看娘这么生气,连忙赔笑道:“娘,你先别生气,听我说完。”
看刘氏瞪着他等着他说,才笑道:“娘,这事是真的,我是听县城保和堂的官大夫说的,不信你去问他。”
刘氏听了一脸不信:“你就糊弄我吧,那村里的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哪个生的孩子傻了。”
那生了傻孩子的,都是前世做了孽的。
孙保财听后笑了:“娘,我没说生孩子傻,我说的是生的孩子不聪明,我可真没骗你,我可是帮过官大夫的忙,他才跟我说的这话,你想想他能骗我吗。”
看刘氏依旧不信,给她打了个比方:“娘,咱村里别人家我就不说了,你说咱家我们哥三谁聪明吧,反正我的孩子,要是晚几年要能聪明些,我又不差这几年,你说是吧,反正我现在肯定不要孩子。”
说完这话,趁着刘氏不注意,从侧面跑了。
刘氏看儿子跑了也没搭理,倒是真的琢磨起三娃子说的话。
她家当然是三娃子聪明了,她生三娃子那年好像是十九吧。
又想着村里熟悉的,好像有的人家,是先生的聪明,有的人家是后生的聪明,但是那些先生聪明的,她也记不清人家多大年纪生的,这般想着越想越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