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夫妇生活-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罢对着孙保财道:“这事是不能这么办,我就是想着,这些荒地闲置着也浪费了,这个机会这般好,如果不利用下可惜了。”
  孙保财听后笑道:“村长,我有个建议你听听可行不,这些荒地咱们还是报上去,直接跟知县大人申请,成为村里集体用地,到时这些荒地改成水田后,可以佃给村里的穷困人家,收上来的租子,可以建设红枣村,比如修路啊,盖个私塾啥的,到时候让咱村里的娃娃,都能读书识字多好。”
  祥子读个私塾,大哥大嫂有多难,他都看在眼里,更别说村里的孩子了。
  田村长听了这话,激动的直接对着孙保财,连说了好、好、好。
  这样一来村里穷困的人家,生活也能得到改善,村里还能有一笔收入,来建设红枣村。
  村里的路一到下雨天,全是泥泞路,不小心都容易跛脚,要是有银子谁不想修啊。
  村里建私塾的话,到时村里的娃娃们,都可以去读书识字,这个事想想都激动不已。
  这要是将来出个举人老爷啥的,那红枣村可就扬名了。
  知道有些想远了,连忙拉回思绪。
  冷静细想后,才想到这事还不一定成呢,申请为村里集体用地,这事还没有过吧。
  这般想着看着孙保财道:“如果真能这样当然是好事,但是这事知县大人能同意吗?”
  孙保财看村长回神了,并且还问出这话,于是笑道:“不知,这个只是我的一个建议,您要是同意,咱们可以去找县令说说看,毕竟这也是利民的事,好好说说知县大人万一同意了呢。就算不同意,咱们可以继续讲条件呀,比如可以先开垦为水田,这个荒地的钱,几年后还清。。。”
  实在不行来个分期付款啥的,他觉的只要他跟邵明修阐述清楚后,他肯定会支持。
  这个也可以成为个试点嘛,村村都有私塾,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这样的政绩,足以震撼朝野了。
  他来这里这么久,景齐皇帝的所作所为,堪称一代明君,他一定明白开启民智,对大景朝意味着什么。
  田村长听了这话,顿时心凉半截,找县令说说!万一同意!还要跟县令谈条件!这些话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
  忍不住用手揉了揉额头,最后还是没有经得起,村里建私塾的诱惑,同意了孙保财的话。
  两人约定好明早一起去县衙,田村长才往家走,边走还边想着,万一县令大人同意了呢。。。
  钱七可不知孙保财又在家里,给村长出谋划策。
  她现在正在稻田附近,跟葛望媳妇聊天。
  知道她家葛望现在卖豆腐,已经有好几家固定的饭馆主顾了,挺为他们高兴的。
  听葛家大嫂在村里,竟说他们家坏话,只能劝她别理会就是,这样的人你越理会她越来劲。
  葛望媳妇看着钱七道:“明天有集市你跟我去呗,我想去看看大夫,我感觉身体有点不对劲。”
  最近总是犯困,有时候做着豆腐都想睡觉,这样已经有段时间了,最近手头也不缺钱了,所以想找个大夫看看。
  葛望忙着卖豆腐,她不想他耽搁了生意,也不想一个人去,就想着叫钱七陪着。
  钱七听后连忙关心问道:“怎么不对劲了。”
  当听到葛望媳妇说的症状,觉的应该没啥大事。
  不是有句熟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吗,她觉的葛望媳妇应该是累着了。
  于是看着她笑道:“行,明天你来找我,咱俩一起去。”


第52章 晋江首发
  翌日一早; 孙保财同村长一起,赶着骡车往县城走。
  到了县衙对着衙役道明来意; 本意为还要等着通报; 没想到直接被放行了。
  心里明白,一定是邵明修吩咐过了。
  同村长进去后; 也不知现在邵明修忙不忙; 所以还是找到邵平,让他帮着通禀下。
  田村长一路跟着; 看孙保财竟然能在县衙里自由走动,心里的震惊不言而喻。
  这一刻才真正意识到; 孙保财真的不一样了。
  邵明修听孙保财介绍后面的人; 知道是红枣村的村长; 说了几句看对方诚惶诚恐的样子,也就不在多说,示意邵平带田村长出去。
  他也明白孙保财带村长来; 也是为了正名,刚刚他也叮嘱了田村长; 以后孙保财在红枣村行事起来,应该没有阻碍了。
  等人都出去了才笑道:“你今个来,不会就是为了; 让你们村长来见我一面吧。”
  这般说完,想着中午要宴请那些乡绅,反正孙保财来了,正好让他坐陪。
  孙保财听后笑道:“自然不是了; 这是红枣村要改水田的具体情况,还有我写的红枣村计划书,大人你先看看可行否。”
  说完,把昨晚连夜写的计划书,递给邵明修。
  知道要说服邵明修很简单,只要拿出完整的方案,并且具有可行性,这事就成了一半,另一半就看具体怎么实施了。
  邵明修疑惑的看了眼孙保财,计划书就是眼前这几张纸吗。
  带着疑惑开始看起,当看完后不由笑了。
  孙保财真是个人才呀,红枣村要是按照这上面写的发展。
  三到五年后就会变成,家家吃穿不愁,孩子们都能去私塾读书识字,道路宽敞整洁村里富裕。
  重点是孩子们上私塾是不花钱的,这笔钱全部由村里出。
  村里为何会有这笔钱,就是重点了。
  这计划书里写到,红枣村能变成以后的样子,前提是,他要把红枣村现在还有的,五十亩左右的荒地,批复给红枣村,作为村里的集体用地。
  这里还写了两种可行性,一是如果合乎规矩,申请直接批复。
  二是如果衙门没有权利这般做,红枣村能否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这些荒地,还具体写了分期付款的意思,几年还清,一年还多少!
  这个集体用地批复后,会加入今年的旱地改水田计划。
  这样一来,红枣村相当于多了五十亩水田。
  这五十亩水田,佃给村里的穷困人家,到时收上来的租子,用来建设村里,修路盖私塾和私塾以后的支出。
  这样一来村里的孩子们,都能去私塾念书了。
  而村子里地少的穷困人家,也有地种了,这样也能多一份收入,慢慢的这些穷苦人家,自然就脱贫了。
  不过这事细琢磨,总觉的不太对呢。
  又把计划书看了一遍,才笑道:“你小子在算计我呢。”
  这事能实行的前提,就是他要批复那块荒地,成为红枣村的集体用地,然后在改成水田,这小子就是明摆着占便宜。
  这便宜还不能不让他们村占,这份计划书里写的,太有诱惑力了。
  一村如此一县呢,这般想来他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孙保财闻言,无辜的看着邵明修,表示自己没有算计他,这怎么是算计呢,明明就是多赢的局面吗。
  邵明修看孙保财跟他装无辜,没搭理他,继续想着这事的原委。
  把这里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列了出来,让孙保财给他个明确答复。
  孙保财看邵明修问的问题,心下确实佩服他,竟然能在他这么详细的计划书里,还能挑出骨头来。
  对于邵明修这般严谨的态度,他真的挺欣赏。
  想了下道:“这五十亩集体用地的管理,可以采取监督制,让全村去监督这地里出产银子的去向,让村长每用一笔钱,都要开会通知,并且记录在案,如果发现贪墨的现象,村民可以告发,到时可以罢免村长,这样的话能起到警示作用。”
  “还可以成立村委会,挑一些公正廉明责任心强的村里人,一起监督这样会更好。”
  说完又把村委会是个什么样,详细的说了一遍。
  邵明修听后觉的还行,到时可以把孙保财提出的建议,在细化一下。
  孙保财提出的村委会,跟家族里由族长和长辈共同决策很类似。
  只不过孙保财没说,必须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担任,公正廉明责任心强,也可以是年轻人啊。
  这般想完两人又商量了会,制定出了章程,做完这些才对着孙保财道:“我中午约了一些乡绅吃饭,你也来吧,看看这帮人,能出多少银子,明天我会派人去红枣村找你,你带着这些人实地看看,让他们测算出改造水田的成本和时间。”
  这个事要尽快准备好,等到秋收过后开工,务必在冷前完工,这样才不耽搁,明年稻田养鱼的事。
  孙保财听后,看着邵明修摇头道:“跟那些乡绅吃饭,我就不去了。”
  如果他去了,后续的事肯定多,毕竟知县大人身边多了个人,还跟他们吃饭谈事。
  那些人惯会钻空子,事后肯定会把他调查个彻底,然后想法子拉拢他,到时他可就没法清静了,所以这事他不想参与。
  邵明修稍微一想就知为何,也不为难他,能有一位这样不为名利,纯正的朋友,是他的幸运。
  等孙保财走后,邵明修才整理思绪,开始写折子。
  向皇上阐述下,他要在红枣村做的事,能不能成另说,但是先跟皇上汇报下,省的有人拿这事挑事端。
  他现在得罪多少人得罪谁,他都不知道,为今之计只能事事谨慎些。
  孙保财出来找到村长,两人在县城里买了些东西,才往回走。
  钱七同葛望媳妇到了大石乡,两人没去集市,而是去了大石乡唯一的医馆。
  进去后看没什么人,直接找到坐堂大夫。
  葛望媳妇忐忑的说了症状。
  坐堂大夫示意她坐下,开始给她诊脉。
  钱七看大夫皱眉久久不说话,心不自觉也提了起来,这不会真有什么事吧。
  坐堂大夫皱眉道:“你这是滑脉已经两月有余,但你这身体过度劳累,现在胎位已经不稳,我先给你开些安胎药,今后一定要注意,不能太过劳累了。”
  钱七一开始,没听明白啥意思,听到胎位不稳时,才反应过来这是怀孕了。
  转头看葛望媳妇,已经泪流满面,看她这样也忍不住心酸。
  走过去揽过她的肩膀道:“你现在不能太激动,对孩子不好,刚刚大夫说的话,你可得放在心上。”
  葛望媳妇听了,忙点头表示知道。
  她因为没有孩子,受到过太多辱骂了。
  刚刚听到有了孩子,第一感觉竟然不是高兴,而是有万般的委屈,这眼泪不觉就流了出来。


第53章 晋江首发
  邵明修派来的人; 孙保财带着他们实地勘察,一共花了两天才勘测完。
  据说要回去; 做个详细的章程给邵明修。
  孙保财跟他们闲聊时得知; 他们是邵明修,专门从临安府请来的人。
  这些人里; 有专门负责井灌的工匠; 据他说,他家打井修井的手艺; 还是祖传下来的。
  在哪里打井一看便知,按他的话说; 那是打井出水一打一个准。
  听了他的话; 他才意识到原来打井; 也是门能祖传的手艺!
  细想他的话也有道理,看他走一段距离,就蹲下看一下土质; 猜想应该是看土里的湿度。
  从而判断能不能打出井水。
  也有专门负责改造稻田的,看他们不时的在纸上画画。
  他看了后才明白; 原来他们是在画稻田排水沟图。
  五百多亩地的排水沟,都要事先画好预留出来,这个工程可不小。
  据说绍明修要求他们; 要把修建的时间都算出来!
  最让他惊讶的是,竟然还有专门查看土质的人。
  说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