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夫妇生活-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五哥对她好她知道,五嫂以前一直都是淡淡的啊,现在这是怎么了。
  王氏出来看女儿在院子中傻站着,不由说道:“你呀,可不能像以前在家时,什么都不干了,这以后嫁人了,那家务活还不是都得你干啊。”
  她和三娃子虽然单过日子,那活计还不是都得自己做了。
  这嫁了人可不能像在家里似的,啥也不干了。
  钱七听后这个无语,什么意思啊,她不干活吗。
  这话说的好像是她一天啥也不干,好吃懒做似的。
  原来在她娘眼里她也是这样啊!
  一时竟然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了。
  回神看王氏还在那嘟囔,向上翻了个白眼无奈道:“娘,你放心我以后啊,啥都干。”
  王氏看七丫头这样,最后只得道:“回屋收拾下,一会咱们去趟县里买东西,你呀好好珍惜你在家的日子吧。”
  这闺女她也不好说啥,以前吧,舍不得她干重活,这会说啥都晚了。
  索性就这样吧,性子都养成了,也不是三两天能改过来的。
  等她自己过日子了,自然就改过来了。
  唉,现在也只能这么想了,要不能怎么办呢!
  想到七丫头以后会过的日子她都愁的慌。
  钱七可不知道她娘王氏想的这个多,听到一会去县城,立马回屋换衣服。
  她只有小时候在县城待过,自从回了红枣村就没去过。
  这就是古代的女人,没成家前想出个门都难。
  这回要不是给她买成亲用品,估计想出门,还不知要到哪个年月呢。
  不过好在这样的生活快要结束了,她现在越想越庆幸孙保财也来了,他俩还能结婚。
  说实话她现在特别期待她的新婚生活。
  回屋穿了身出门的衣服,出来看着娘道:“娘,我换好衣服了,咱们什么时候走啊。”
  王氏看了七丫头一眼笑了,她这丫头长的白净,看着就不像这村里的丫头。
  倒是像那城里的姑娘,唉,要不是这名声啊,嫁到城里也使得。
  想罢遗憾的看着七丫头道:“在等会,我弄完手上的活就去换衣裳。”
  钱七听了只能先上前帮王氏。
  等两人上路时都九点多了。
  王氏出门前还包了两个馒头,说到县城正好晌午,饿了好吃馒头,那样不至于饿着。
  钱七看着王氏让她拿着的馒头,还能说什么!跟着走吧。
  还好去县城王氏还是拦了辆牛车,两人倒不至于走着去了。
  到了东石县城时正好中午,两人在城门口下车。
  王氏拽着闺女到一处树荫下,拿出一个馒头递给闺女道:“先吃了别饿着逛街,到时提着东西该拿不动了。”
  等钱七接过去,自己才开始吃另一个。
  钱七看了看手中的馒头,任命的吃了起来,她知道这白面馒头,还是今天早上特意蒸的,平日里吃的都是杂面馒头。
  而就这她们家在红枣村吃的还算好的,因为每个月还能吃顿肉。
  像她知道的桂花家,吃的都是米汤黑面馍,别说肉了就是菜都不常吃。
  当时她听了还纳闷问,你家菜种在菜地里不吃看着啊,桂花当时就跟看傻子似的看她。
  末了道了句:“我家菜园子里的菜,都要拿到集市上卖的。”
  当时她听了都愣住了,因为钱家的菜园子里的菜都是自家吃,她们家人也多,大多时候都是一盆菜往桌子上一放。
  以前真没觉得她家过的好,后来才懂她能来到钱家已经不错了。
  也懂了为何她每次经过村子里,那些女孩为何看她的目光那么复杂了。
  用手撕一块馒头放进嘴里,吃了半个就觉的有些噎得慌。
  王氏吃完自己的馒头,看闺女在那细嚼慢咽的吃个馒头,说实话如果忽略手上的馒头的话,真的很像以前见过的大家小姐做派。
  特别是她闺女身上有种特别的东西,看着就与别人不一样。
  有时她特别纠结这闺女让她养成这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回神看钱七还在那吃,抬头看看最后还是忍不住出声催促:“快点吃,真是的,吃个馒头还这么慢,咱们还有好些事没做呢。”
  钱七闻言把剩下的馒头递给王氏道:“娘我吃不下了,你帮我吃了吧。”有点噎得慌。
  王氏接过三两口就吃了,吃完拉着钱七往城门走。
  王氏带着钱七先看了一遍价格,把需要的东西多少钱先记下,回头让大儿子来买。
  钱七跟在她娘身后,随意看着。
  对于这里卖的东西,更多看的是趣味,毕竟这种古朴风格只有这古代有。
  至于柜面上卖的东西,她反倒不太在意。
  当然对于一些手工精巧的物件,她也会驻足流连观赏。
  每当这时王氏就会把她拽走。
  然后带到一些地摊让她选喜欢的。
  每当看王氏希翼的看着她,都会挑个便宜的木簪子一类的,这时王氏就会笑的特别开心。
  说实话那笑容看了,莫名有些心酸。
  趁着王氏在挑选布料时,钱七出来到对面的首饰店,挑了一对银手镯。
  上面的雕文是蟠桃寓意长寿之意,做工挺精致的就是薄了些。
  询问了价钱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一两半银子买了。
  仔细包好后放入荷包里,出来后深深呼出口气,孙保财给的银子被她花了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她不打算动了,留着以后过日子吧。
  她之所以买这对银镯子是想给王氏,不管是出于歉疚还是感恩,想在出嫁前送她份礼物,代表自己也代表原主。
  回到布店找到王氏,看她正跟人说要她面前的两匹大红花布。
  连忙上前制止:“娘,这布做的衣裳干活不方便,我想要些深色的布。”
  王氏郁闷的看着闺女道:“我又不是给你买来干活穿的,你可以出门时穿啊。”
  这大红花布做的衣裳,七丫头穿了一准好看。
  钱七听了差点内伤,穿这大红花布做的衣裳出门,可饶了她吧。
  对着王氏讲道理:“娘,我这成亲后,就自己过日子了,那不得省着些啊,我这一年能出几趟门,花钱买这布料不是浪费吗,是不。”
  话落指着那深色布料道:“买那样的布就行,便宜不说还结实,穿的时候也多。”
  王氏最后无法只得同意钱七的话,买了两匹深色布料给她压箱底。
  不过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她家小七什么时候这么会过了。
  付了钱出去时,还忍不住留恋的看了眼那大红花布,这要是她家七丫头穿上一准好看。。。
  两人买好全部的东西后,在城外找了辆路过红枣村的牛车,因为东西较多,所以多花了一个人的车钱。
  为此王氏一个劲的嘟囔,早知道少买些好了,明天叫你哥哥们来买,到时他们背回去还能省下坐车的钱。
  这话听的钱七都没忍住笑,用手扶额来掩饰,我天!
  她能说在他们家是重女轻男吗!
  他们家也体现了一个真理,物以稀为贵。
  男孩子泛滥了,就算在这古代重视男孩的情况下,也不如她一个女孩待遇好。
  孙保财押的这趟镖到川县后,都没入县城,而是绕过县城直接往海城去的,期间还变了一次道。
  就这么赶了十二天的路,顺利把人送到了海城萧府。
  他们这几个知情策划者还得了赏银,别人得了多少他不知道,反正何二给了他十两银子。
  把银子放进怀里笑道:“没想到这趟出来还有这收获,这下我能把我家院墙重砌一下了。”
  其实这钱在盖几间新房都够了,不过他不想这么做,得了笔意外之财,还是低调些好,他可不想替别人背锅。
  至于其他人是不是比他得的多,他是不会多想的,钱这东西各凭本事,有本事自然要多拿些了。
  何二看孙保财对于钱的事没有异议,不由笑了,他就欣赏孙保财懂进退。
  听了他的话笑道:“我也没想到,这事咱俩就咽到肚子里吧,这都是蔡镖头的主意。”
  知道孙保财能懂他话里的意思。
  孙保财听了点头应了:“我知道了,我这你就放心吧,我连钱五都没说。”
  知道这事蔡镖头揽下了,当然赏钱肯定他也拿了大头,这是必然的。
  想了下道:“你们什么时候走,我可能不能在海城逗留了,我一会收拾下吃完饭,就跟钱五往回赶了。”
  还有十五天就到他成亲的日子了,怎么的也不能拜堂那天到家吧,他必须要提前赶回去的。
  何二知道孙保财回去还有很多事,也没劝他跟他们一起走。
  于是笑道:“我还要待两天,我跟蔡镖头一起回去。你先回去吧,等你成亲那日我一定提早去。”
  孙保财听了哈哈笑道:“我一定好酒好菜招待你,但是那天你可不能灌我酒啊。”
  两人又聊了几句才分开。
  孙保财找到钱五,跟他说了下午就往回走。
  钱五听后同意道:“行,咱们要快些赶回去,可不能耽误了你和小七的吉日。”
  两人到了一次海城,哪里也没逛,只吃了个中饭就去车马行,找到往东石县去的马车,每人花了两百文车费。
  这个钱自然他出,为此还跟钱五撕扯了半天。
  用了十天时间赶了回去。。。


第12章 晋江首发
  红枣村的最新流言是,孙家的三娃子跑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流言,是因为大家有半个月,都没见到那三娃子的身影。
  刚开始有这传言时,还有那好信之人,去孙家找刘氏打探。
  那刘氏竟然说,她家三娃子出去赚钱了,这话一传出来,当即坐实了,孙三娃不想娶钱七,所以跑了的传言。
  因为孙三娃是啥样人大家都知道,在成亲前出去赚钱了,这话谁信啊!
  这流言出来后,刘氏试图辩解跟人还吵了几架。
  惹了好一顿气也没阻止了流言。
  气的她天天在门口骂那碎嘴之人,早晚报应在自己身上。
  后来在两个儿媳妇的劝说下,才停止了这样的行为,不过在宴请单子上就请了几户人家。
  本来嘛,农村办喜宴都是弄个席面,谁愿意来谁来,乡里乡亲的就是图个热闹。
  她现在反其道行事,学起那城里人成亲的规矩,发请帖请人来吃席面。
  所以就请了村长和几家较好的人,这事传到村里又是引起一阵风波。
  刘氏当即就在村里人多的地方放话了,说我家是非的,还有脸去吃我家的席面吗。
  就算你脸大想去,老娘还不请你呢,末了还嘲讽一通才算完。
  孙家这样强硬的做派,让好些人开始寻思,是不是那孙保财真去赚钱了。
  不是临成亲前跑了。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觉的孙家在强撑了,甚至嘲讽刘氏这婚礼能不能办还两说。
  只不过钱家的态度让大家很是疑惑,竟然没有任何表示,也没去找孙家说理,而是该干嘛干嘛。
  这态度让大家想不明白了,于是出了几种猜测,有的说钱家在等成亲日子那天爆发。
  还有的说钱家是在硬撑那,反正钱家的七丫头,以后想嫁人可是难了。
  钱家之所以这个态度,是孙保财是不是跑了,他们家最清楚了,因为他们家钱五也跟着去了。
  所以不管村里人说什么他们都不信,每日该怎样过还怎样过。
  至于说小七的那些留言,没人不开眼的当着他们的面说,他们就是想说理都不知该找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