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庚敖睁开眼睛,微微一笑:“茅公年迈了,不复我幼时的壮年之力,此次西行颠沛,本不该让你同行,当留你在宫中才对。今日你想必乏了,你去歇吧。”
“君上何出此言?只要君上不嫌茅公无用累赘,茅公便是翻身碎骨,也心甘情愿!”
老寺人迟疑了下,又道:“君上莫嫌茅公多嘴,茅公也算看你长大,记得君上从小到大,身上莫说大灾大病,便连小病也是罕有,却不知今夜为何竟突发如此这般的暴烈头疾?不知君上平日可有感兆?若平日就有所不适,君上万万不可凭了一身年轻血气不当回事,更不可讳疾忌医。君上之一体安康,关系我穆国国势,万万不可轻视。”
庚敖心中一动。
今晚突然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一场头疾,不仅老寺人和成足没有料想到,就是他自己,也是始料未及。
事实上,从去年秋狝之后,直到如今的这半年多时间里,他已经不止一次地感到头疼了。
他记得很是清楚,第一次的身体不适,发生在秋狝三个月后的某天。
那时他已成为了穆国国君。那日和廷臣议事,忽感到头颅内仿佛被针刺了一下,痛感尖锐,但立刻就消失了。
当时他根本没有在意。
但不久,这种感觉再次来袭。而且时间持续的比第一次要长些。
因为痛感尚在能够忍耐的范围之内,过后也无任何的异样,加上他新登国君之位,正筹谋和楚国一战,每日忙碌异常,当时也同样没放在心上,只以为是自己疲累所致。
随后第三次,发生在大约两个多月前。当时发作的时候,他正骑于马背上,险些坐不稳坠马而下,当时身边还有丞相伊贯,伊贯似乎觉察到了他的异常,出言关切询问,被他掩饰了过去。
半年之内三次头疼,一次比一次痛感强烈,他终于觉得有些不对,好在疼痛短暂发作就又消失了,过后也无任何的异状,那时又忙于对楚收尾之战,所以同样也被他抛在了脑后。
直到这一次,今晚夜宴归来,突然之间,那种他已经不再陌生的针刺般的头痛就毫无预兆地再次袭向了他。
不像之前几次那样,短暂的疼痛过后就结束了,这一回,他竟痛的倒在了地上,恨不得以刀剖开脑颅,拔出扎在里面的一根一根正在刺他的针。
此刻疼痛终于过去了,他却也被老寺人的一番话给提醒,联想到之前经历过的数次类似境况,后背忽出了一层冷汗。
所幸今晚他只身处于内室,身旁只有老寺人茅公一人。
倘若今日这回病发,换成廷堂之上,当着穆国的那些公族和大夫们,他这般狼狈不堪,则威信何在?
又倘若,被人知道短短半年之中,他就已经发作了数次不知来由的头疾,又如何抚定人心?
那种针刺般的疼痛之感已经消失,但后脑勺却还疼的很。
他记得是自己后仰在床榻上磕了一下所致的。
当时的自己,竟屈服于疼痛,以致于对身体也失去了掌控力。
他这毫无征兆的头疾,到底是因何而来?
……
“君上何妨明日在此多停一天。迟一日回往国都,也是不迟。”忠心耿耿的老寺人劝他。
“不必了,我甚好。照原定行程,明日一早便走。”
庚敖驱散心底的一层淡淡阴影,微笑道。
☆、8。回营
这夜,阿玄睡在传舍内。
这是自从踏上北迁之旅后的这几个月中,她睡过的最为舒适的地方了。身下不再是潮湿坚硬的地面,也没有蚊虫滋扰耳畔,但她却辗转难眠,闭着眼睛醒到了天亮。
她起身后,便留意到庚敖一行人似乎是要动身离开了,便站在庭前的一条通道侧等候。果然,没片刻,茅公来了,命随行的传舍隶人递来一套女子衣物,吩咐道:“你且换上衣裳,头脸收拾整齐,到大门外候着,稍后随我上路。”
阿玄看了眼隶人手中的女子衣物:“可否告知要带我去往何处?”
茅公吩咐完本已转身要走了,听她在身后发问,似乎略感惊讶,停下脚步,回过头,一双花白眉毛动了动。
“叫你同行,你遵照便是,何来的疑问?”瞥了她一眼,终还是道:“回往国都路途尚有半月,我精力有些不济了,君上身边还少个服侍的人。”
穆国君出行在外,身边怎可能缺她这么一个服侍的人,茅公话虽这么说,但言下之意,阿玄自然明白,必是怕他万一又发头疼之症,便道:“我能服侍君上,本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只是北迁秭人里,有一年迈老媪需我照应,她虽非我生母,待我之情分却丝毫不逊生母,她年迈体弱,身旁更无别人可以依靠,此刻若我弃她于不顾,实在于心不忍……”
“这好办,”茅公打断了她的话,“我吩咐人,代你好生照应她便是。”
阿玄之前曾请求成足,等到了狄道后免她婚配,容她继续充当军医。成足当时也答应了她。
阿玄有一种感觉,隗龙应当没有死。既然得到了成足的应允,阿玄原本计划,等到了狄道,一边当军医照顾隗嫫,一边等着隗龙。
倘若隗龙真的还没死,他迟早一定会来狄道找她们的。
退一步说,即便如今没有隗嫫需她照顾,从她本心来讲,她也实在不愿被带去穆宫。
那种地方,比起苦寒狄道,或许更加吃人不吐骨头。
她迟疑着,既不应是,也未摇头。
茅公何等的眼力,眉头一皱,命身旁的隶人退下,语气变得不快了:“你莫不识好歹!若不是看在你有一技之长,怎能有此好事落你头上?怎的,比起服侍君上,你倒更愿发往狄道充边?”
阿玄抬头,对上老寺人投向自己的两道审视目光,恭谨地道:“怎会作如此想?只是有一事,我不敢瞒。太宦您方才亦说了,全是因我之技,我才得以被择选服侍君上。但不相瞒,我于医道其实不过粗通皮毛而已,平日也以医治疔疮体热居多,昨夜实属侥幸,且真正有所助力的,非我医技,乃我所用之药。药是我义父生前所传,有止痛安神的奇效。我可将方子连同剩余之药一并献上……”
“昨夜那药的方子,你自然是要献上的,除此,你人也要同行!”
老寺人斩钉截铁。
“不必多说了,这就去换衣裳,等着上路!”
话都说到了这地步,阿玄心知再无转圜余地,更不可能抗命,无可奈何,只好道:“既如此,我听太宦安排就是了。只是恳求太宦,务必叫人好生替我照料隗嫫……”
“谁准你随孤同行?”
身后忽然响起一个声音。
阿玄回头,看见庚敖从身后走道的那个拐角处现身,旋即停住了脚步,两道目光淡淡地投向自己。
他长身鹤立,精神奕奕,无半点昨夜曾发病的迹象,盯了她片刻,目光转向老寺人。
“孤何时说过,要你将她留孤身边?”
他问,语气平静,喜怒莫辨。
茅公忙到他近前,低声道:“确实是老奴自作主张了。因回去丘阳,路上还有些日子,老奴见这秭女手脚还算利索,便想着让她同行,一路也好替老奴搭把手……”
“不必了,孤的身边,不缺她。”
庚敖未再看阿玄一眼,迈步从她身边越过,行出去了十来步路,忽又停住,转头道:“吩咐成足一声,至狄道后,她有任何诉求,一概满足便是。”说完大步而去,再未回头。
阿玄低头不语。一旁茅公目送庚敖身影消失,方来到阿玄身旁,盯了她一眼,神色里交织着不快和无奈:“罢了,君上既发话,你回去便是了。将昨夜那药和方子留下。”
阿玄松了口气,点头应允。
“我实是不解,以你俘隶之身,有今日这样的机会,只要好生服侍君上,日后不定另有造化,你竟……”
茅公摇了摇头,拂袖而去。
……
阿玄回了秭人宿地,隗嫫见她一夜不归,正在担心着,此刻她终于回了,十分欢喜不提。
当日,这支北迁的队伍便被驱策着继续上路了,再这样走个十来日,便是此行的目的地狄道。
昨日的短暂整休,并没有加快行进的速度。或许是在路上走的太久,到了此刻,几乎所有人都已到了疲乏的临界,庞大的队伍拖拖拉拉,这个白天竟只行了统共三四十里的路,比平常还要慢上许多。成足考虑到狄道的换防期限快要到了,便抽了一半军士疾行,以先期抵达,剩一半由自己领着继续监押秭人上路。
当夜,秭人和剩下的军士,宿在了一片旷野里。
阿玄支起毡帐过夜。
天气越发炎热,旷野里虫蛇遍地,尤其是毒蚊,更是疯狂袭人,今晚来求入帐过夜的人横七竖八躺满了一地,连个多余的落脚之处都没有。阿玄将自己睡觉的地方让给一个已有七八个月身孕的妇人,自己靠坐在帐外的地上过夜。
月渐上中天。阿玄用衣服将头脸蒙住,以避开蚊虫的叮咬,渐渐昏昏欲睡的时候,忽然感觉有人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困意一下消散。阿玄猛地睁开眼睛,扯下衣裳,看到一个黑色身影半蹲半跪在自己的面前。
她吓了一跳,坐直身体,那人轻轻“嘘”了一声。
“阿玄,是我!”
阿玄立刻就认出了这声音。她再熟悉不过了!
“阿兄!”
她惊喜万分,脱口而出,随即捂住了嘴,看了下四周。
野地上横七竖八地躺了许多的秭人。远处,有负责看守的守夜穆人士兵手执长戈,三三两两地来回走动着。
隗龙注视着阿玄,一双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亮,闪动着欢喜的光芒。
“阿玄,我母亲应还和你一起吧?我……”
阿玄示意他噤声,领他悄悄来到近旁一处避开瞭夜士兵视线的角落。
“阿兄放心,阿姆还好,正在帐里睡着。你怎突然到了这里?”
隗龙吁出一口气,便低声将自己此前的经历向阿玄说了一遍。
他被秭王强行征去参与那场对穆战争,战败随众被俘,随后被押往北方修筑抵御北狄的长城,因为记挂隗嫫和阿玄,想方设法于半道逃脱了出来,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赤葭,却发现家园不复存在,听闻有数万秭人被迁往狄道,便又追了上来,数日前追上了队伍,趁夜潜入,随后四处打听阿玄的消息,终于在今天得知了她的下落。
“阿玄,我在路上,无时不刻都在担心你和阿母,此刻终于找到了你,我……”
隗龙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声音微微哽咽。
“幸而有你一路扶持,否则阿母必定早就已经没了。你的大恩大德,叫我如何回报才好……”
“阿兄何处此言?”阿玄道,“阿姆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