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庶得正-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多得的一员猛将。
    而最重要的是,这温家与威北侯皆是只会打仗、不问政事的忠直之臣。由温重领兵倒是极稳妥。于是圣上当即拍板,采纳了谢阁老与威北侯的意见,辽东军援西就此敲定,领兵的将领正是温重。
    这个决定虽然各方都不满意,但比起最坏的情况来却又好了一些,因此朝上的声音便都小了下去,只看温重能否不负圣望,将契汗黑甲军击溃。
    ********************************
    十月中旬的时候,傅珺头一次在京城看见了流民。
    那皆是些衣不蔽体、面有菜色,瘦得如同骷髅一样的人。在傅珺的前世,她只在电影里看过这样的画面。
    这些流民三三两两,蜷缩在墙角与街口,身上披着破席与烂布条,多数人都只穿着草鞋,冻得瑟瑟发抖,时而向路过的行人乞讨,亦有惨声哭着卖儿鬻女的,好不凄凉。有好几次傅珺看不过眼,便叫人给他们买了粥饭衣物。
    然而,这一次跑进京里的流民人数众多,傅珺的这一点帮助亦如杯水车薪。这些流民大多聚集在五城外的树林里头。而内城里的那几拨流民,傅珺后来也没见到,想是被五城兵马司的官兵驱逐出去了。
    这些流民的出现,让傅珺好些天精神不振。
    若是在前世。一方受了灾,政/府肯定会派出军队援建赈灾,大量的物资亦会被迅速送入灾区,一切都能进行得有条不紊。然而在大汉朝,封建君主制度之下的朝廷显然在这些事情上反应速度缓慢。
    好在没过几日。白石书院便组织了一次民间大型救济活动,号召书院学生们捐钱捐物,并在外城开设了粥棚。
    傅珺在白石书院随大流捐了些银子出来,私下里却是吩咐了怀素,以傅珺名下布庄的名义捐出了一大批布匹棉絮,为这些流民赶制出了数百套厚实的棉衣棉鞋,又令米店捐出了近百石大米,一并交予了白石书院,由这所百年学府统一安排发放。
    便是因了这番善举,白石书院的夫子——书法大家严希——亲手书写了“义商”二字。赠予了傅珺名下的米店与布庄。
    这一日,怀素来向傅珺交账册,顺便将严希所赠“义商”条幅的事说了。
    傅珺闻言便轻叹了一声,道:“能帮一帮这些人也是好的,只可恨我身在宅中,却是不能做得太多。”
    怀素便柔声道:“姑娘心善,您做得已经很好了。您不知道,婢子将那些棉衣棉鞋送过去的时候,那些人有多欢喜。”
    傅珺便问道:“衣服都赶出来了么?有没有先尽着孩童与老人?”
    怀素点头道:“姑娘放心,婢子亲眼看着那白石书院的夫子一件一件分发出去的。老幼病弱者俱是先得了。”说到这里她长叹了一声,神色黯然地道:“那些人也着实可怜,我听一个妇人说,她全家皆被契汗人杀了。只逃出来她并她家最小的女儿。她说那些契汗人穷凶极恶,还将小孩子专挑出来说是要带回去吃。”
    她这话说得一旁的青蔓等人皆是不寒而栗,一个个脸色发白。
    怀素说完之后环视一周,这才惊觉自己失言,忙跪下道:“婢子该死,怎么与姑娘说这些。姑娘吓着了吧?”
    傅珺连忙道:“我没吓着。你快些起来吧。”说着她便上前将怀素扶了起来,又道:“论起来,我还要谢谢你将这些说予我知道。”
    怀素垂下头来,自责地道:“婢子不该说这些的。”
    傅珺摇头道:“不,你说得很应该。往后这些事情你也要多告诉我一些。我饱食终日、安享富贵,却不知这外头有那么多受苦的人,这才是罪过。”
    言至此处,傅珺忽然心念一动,展眉道:“被你这么一说,我倒有了个想法。往后我名下的那些产业,若是能专门留出一部分来建立一个基金会,用以帮助这些穷苦之人,岂不是好?”
    “基金会?”怀素面带不解地看着傅珺。
    傅珺已经兴奋地站了起来,一面来回地踱步一面便道:“对,就叫慈善基金会。基金会里的钱专款专用,由专门的理事会打理,专事扶贫助困。有了这些钱,便可以让那些穷人家的日子好过些,让孩们子有衣穿、有饭吃、有学上,若是有什么地方遭了大灾,我们也可以捐出物资赈灾。若有可能,再办一所女子技术学校,教那些穷家女孩子一些维生的本事,针黹绣活儿、厨下的活计、管账之类的皆可。”
    傅珺越说越是欢喜,一双眼睛闪闪发亮,整个人都焕发出了异样的光彩。
    沈妈妈便微笑着叹道:“姑娘真真是仁善。”
    怀素此时亦是听懂了,便亦叹道:“姑娘这是像那书里说的,要兼济天下呢。”
    傅珺浅笑不语,心里却是觉得,这想法着实可行。只是此事恐怕还需支会傅庚与王襄一声。她名下这么多的产业,若是设立基金会的话,那动静不会太小,此事若是能够好好操作起来,于各方亦皆是有利的。
    傅珺想到便做,当下便坐在书案前,苦思冥想前世所知的那些慈善基金会的设置,准备先写一份计划书出来,交予傅庚过目。务必要让这个基金会切实运转起来。
    就在傅珺苦思冥想,着手设立大汉朝首个“慈善基金会”的同时,西北捷报亦频频传来。
    温重率辽东军挥师北上,不日便即抵达敕州。休整三日之后,温将军亲自带领一支兵马杀出敕州,迎战契汗黑甲军。
    那一仗打得极为惨烈,大汉辽东与西北联军出兵一万,死伤过半。不过,契汗黑甲军亦是遭受重创,温重率兵退敌百余里,黑甲军副头领更被温重一刀斩首,取得了这场战事开始以来的第一场胜利。

☆、第384章

随着这一场战役,温重挟大胜之势,将联军分作四路,逼得黑甲军节节败退。那黑甲军原就人数不多,所夺城镇每城不过分兵数十,最多不过百余,如何禁得起数万大汉兵马几路夹击?
    不过数日,联军便将被占领的城镇重新夺了回来。而温重更悄悄掩起一路奇兵,一路自西北最险的敕州古道奔袭而出,直至契汗国边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契汗边镇苏达尔镇,算是为大汉朝一雪前耻。
    这位温将军不只会打仗,还极会收束民心军心。每夺一城便安置民户,留兵据守,并加固城墙,又张贴安民告示安抚百姓。所过之处人人称颂,百姓都道他是天神下凡。而其所留守的兵将中则不掺一个辽东兵,此举赢得了西北大军众将称赞,道他行事磊落、光风霁月。
    契汗国万没料到竟被温重夺下一镇,当下便有契汗国大将萧明达率一万黑甲军驰援边境。此时,温重所率大兵亦与偷袭苏达尔镇的前锋汇合。那夺下苏达尔镇的前锋营在联军三万大军坐镇之下,将镇上所有财物洗劫一空,其后于萧明达的黑甲军眼皮子底下,从容退回大汉朝国界。
    至此,两军于国境线前对峙。一万黑甲铁骑如黑云压城,瞬间便令大汉朝联军才生出来的那一点军心,又向回缩了一些。
    若论海战,契汗必不如大汉;而若论陆战,一万契汗黑甲铁骑,绝对可以按一比三以上的交换比,轻松迎战大汉朝的三、四万兵马。
    不过,温重此次的任务也只是将契汗人赶出大汉朝境内,因此也算完成了任务。
    就在边境线上硝烟未散、两军对垒之时,契汗国却发出了一个友好的信号。
    他们给大汉朝廷来了信,要求派使团赴大汉访问,以使两国重新签订邦交条约。只要使团赴京,契汗国愿退兵三十里以示诚意。
    这个信号于大汉朝廷而言无疑是积极的。也是今上乐见的。于是皇帝便允诺将会以上宾之礼接待契汗使团。而契汗国也确实如约定所言,退兵三十里。
    至此,两国于边境上发生的这一场摩擦,至少从表面看来是消散于无形之中了。
    十月下旬。契汗国派来的谈判使团便抵达了京城。
    契汗国与大汉朝自缔结邦交以来,便一直处在一种打不打、和不和的状态之下。大汉朝国富民强,海上力量雄厚,于契汗而言可谓家门口的强大威胁;而契汗国民风剽悍,犹擅陆上作战。拥有当世最强大的骑兵,于大汉朝而言亦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
    也正因为互相忌惮,所以契汗对大汉的态度便一直比较暧昧,像今年这样直接打过来的事情,那是从未有过的。大约是为了显示诚意,那个率兵攻打大汉的边境将领,已经被萧明达阵前斩首了。这个举动亦让大汉朝廷对此次的契汗使团来访,普遍持乐观态度。
    该使团以契汗国大皇子萧常远为首,成员约有两百余人,更有最受契汗国皇帝宠爱的明珠公主随行。来访的名义一为续订两国邦交条约。二是为了将今后的两国关系重新明确一番。最后还有一个顺带的意图,便是赠送契汗皇帝亲手猎来的一头白鹿。
    白色的兽类向来便有祥瑞之称。从契汗国皇帝此举来看,这一行两百余人的使团应该还是以友好、交流以及重新签订条约为目的的。
    可是,在使团抵京的当天,当傅珺被谢亭拉着在上元馆酒楼的包间里,亲眼目睹了契汗国使团进京的场面时,傅珺便觉得,此次的邻国来使,与其说是友好交流,倒不如说是贼心不死、耀武扬威。
    在契汗国的使团中。竟然有一支五十人的重甲骑兵与一支五十人的重甲步队。
    这些兵士穿着玄色重甲,骑兵皆是骑在通体漆黑的高头大马上,手执黑缨长枪。那枪头上虽裹着布套,可是镔铁打造的枪柄却是一片乌沉。十分肃杀。而那支步队则是人人手执一人高的大盾并一柄长弯刀。那弯刀的刀尖儿上虽也裹着布套,然刀身雪亮、煞气凛人。
    而最叫人胆寒的,还是这些契汗国士兵的长相。
    与大汉朝中原人的样貌不同,这些契汗人的相貌有几分像傅珺前世见过的西亚人,高鼻深目、肤色微黑,身材也较中原人高大。
    他们的打扮也很怪异。士兵们皆是髡顶披发、目光凶恶。一些士兵看到人群中漂亮的小姑娘时,便发出了/淫/邪的笑声。更有几个士兵在看到幼童之时,还会伸出舌头舔舔嘴唇,一双眼睛直如恶狼一般,似是下一秒就会扑上去将人吞吃入腹。
    当这两支队伍相继行过朱雀大街之时,挤在街边看热闹的人群渐渐地便没了声息。一些胆小的孩子更是了缩在了家人怀里,却是吓得连哭都不敢哭。整条朱雀大街一片安静,唯有店铺里张出的布幡,兀自在猎猎北风里哗啦作响。
    五城之外,搭建的粥棚才拆散不久,那些逃难至此的流民,亦才被朝廷派出的官兵遣送回乡。而此时此刻,却又有这支所谓的友好使团来访。傅珺说不出自己是何感受。
    她只知道,此次契汗来访,绝对是来者不善。
    而事实证明,傅珺的感觉并没有错。
    就在使团抵京的第二天,几个契汗士兵在酒楼喝酒之时,因与食客发生口角,竟是当街拔刀伤人。若非五城兵马司的人来得快,只怕就要发生命案了。
    此事一出,整个京城都震动了。
    京中的百姓皆是无比愤怒。这些契汗人在西北杀人放火,跑到大汉京城居然也如此嚣张,全未将大汉朝放在眼里,简直是欺人太甚。
    契汗国大皇子萧常远见事情闹大了,先是连夜进宫向圣上请罪,第二天便亲带着那几个闹事的士兵去了五城兵马司,在官署前的空地上当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