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傅珺却从她的回答中得到了更多的信息。
慧儿可能只知道库房的大概方位,却并不曾真正去过,所以但凡问到与库房有关的问题,便干脆含混过去。不过傅珺也并未打算在这个问题上与她歪缠。
王氏也听出了慧儿的心虚,便淡声道:“这倒是奇了。你往院儿里瞧了一眼,至少也该看到点什么啊,库房那院子里有房有树的,你倒好,竟什么都没看见。倒是后头出来个丫鬟,你却瞧得清楚记得明白。你这记性是怎么长的?难不成是专为记住那个丫鬟才长的么?”
慧儿眼珠乱转,磕磕巴巴地回道:“婢子……婢子当时有点害怕,只往院里看了一眼,真的……真的什么都记不得了。至于那……那个大姐姐,因她生得着实好看,婢子看了好多眼,这才记……记下了。”
王氏“嗤”地笑了一声,道:“罢了,我也不为难你了。那你且说说,你从大花厅到大厨房走的是哪条路?路上可有做过其他的事情?遇到过什么人?这些你总记得清吧?”
傅珺看到慧儿一直捏紧的双手,此刻放松了下来,想必王氏这个问题让她松了口气。而傅珺的一颗心却提了起来。
此处才是真正的关键。
前头那些问题,其实是问给在场诸人听的,目的是让她们对慧儿所言产生疑虑。最后揭穿慧儿的谎言时,别人才会更加信服。
此外,通过一番追问令慧儿产生紧张感,再突然让其精神放松下来。这时候她的防备会降低,讯问也会更加容易些。这都是傅珺前世总结出来的经验。
此时便见慧儿答道:“回三太太的话,婢子那天离开大花厅后,便沿着花园夹道去了大厨房,一路上没见着人,也没做其他的事情。”说这些话时,慧儿的表情十分正常
“是么?你能确定么?别到时候又说你记错了。”王氏淡淡地道。
慧儿大力地点头道:“婢子记得清,能确定,不会错的。”
王氏又问:“那你可还记得,你那一路走得是快还是慢?”
王氏这问题问得十分奇怪,慧儿面露不解。不过还是回答道:“婢子是快步走的。”
“你确定你是快步走的?”王氏追问道。
“婢子确定。”慧儿回答得十分肯定。
“好,我记下了。我再问你,你到大厨房后听说赵有才家的不在,你是直接去的库房还是去了旁的地方?中间可有耽搁?”
慧儿被问得怔住了,眨了两下眼睛才道:“婢子是直接过去的,中间不曾耽搁。”
王氏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忽然转头道:“怀素,你将慧儿说的话记下来。口说无凭、以字为证,免得过会子又混扯。”
王氏这一招十分叫人意外,崔氏便笑道:“三弟妹惯是个谨慎的性子。”
王氏也笑道:“没法子。这小丫头说话没头没脑的,我怕她过会子又说记错了。”
因西花厅一直用来理事,笔墨纸砚皆是现成的。怀素便将慧儿的话写了下来呈给王氏。王氏又呈给张氏与崔氏看了,道:“二位嫂嫂也帮妹妹作个见证。”
张氏与崔氏略扫了一眼,见那上头寥寥几行字,记着慧儿说过的话,便皆点头表示看过了。
王氏便叫怀素将纸上的字读了一遍,又问慧儿:“是否属实?”
慧儿此时已经被王氏一步步逼住了,容不得她再多想,只得点头道“属实”。王氏便叫她在字纸上画押。
慧儿不识字,心里便有些发虚,却也不敢不从。好在这几件事她大部分说的都是实话,心中虽虚却也不算太慌。
待慧儿画好了押,王氏收起字纸,忽然便站起身来,径直走到了贾妈妈身前。
贾妈妈不防头,倒被王氏唬了一跳,忙站了起来。王氏便携了她的手,陪笑道:“我在这里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妈妈万勿推辞。”
贾妈妈忙道:“三太太跟老奴说什么请字儿呀,老奴可不敢当。三太太只管说便是。”
王氏便凑到贾妈妈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贾妈妈侧耳听着,面上却渐渐显出疑惑来,似是不解王氏的用意。
王氏耳语罢,又退后一步道:“劳动妈妈再走一遭。多谢妈妈。”
贾妈妈忙摆手道:“不过是小事,三太太莫要这般客气。”
王氏笑道:“总是辛苦妈妈了。”随后又叫怀素:“你扶着妈妈一道去。”
怀素应是,便与贾妈妈一同出了花厅。众人皆不明王氏之意,齐齐看着她。唯有傅珺心中明了,胖脸蛋儿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若是有旁人在此,一定会发现傅珺笑得十分奸诈。
此时,王氏又走到了张氏面前,笑着道:“妹妹也要请大嫂嫂帮个忙,请嫂嫂将刘妈妈借我跑一趟。”
张氏笑道:“这个容易。”便叫了刘妈妈过来。
王氏便从怀里掏出一块精致的金表来,交给了刘妈妈,又点手叫了个跟慧儿差不多身高的小丫头子过来,对刘妈妈道:“请妈妈带着这小丫头,沿花园夹道,从大花厅一直走到大厨房,再从大厨房走到库房,然后记下来用了多长时间。”
王氏这个吩咐更叫人糊涂了,张氏与崔氏皆有些莫明。王氏又叮嘱刘妈妈道:“还请妈妈盯着,叫这小丫头走快着些。劳烦妈妈了。”
刘妈妈忙道不敢,随后便满腹狐疑地带着小丫头下去了。王氏便又叫人去请大花厅的管事妈妈过来问话。
不多时,大花厅的管事妈妈便到了。那是个面目和善的妇人,梳着团髻,穿着青布裙子,拾掇得非常利索。
王氏便问她:“妈妈前儿曾吩咐了个叫慧儿的小丫头,去给赵有才家的传话,这事妈妈可还记得?”
那管事妈妈略一回想便道:“回三太太话,奴婢记得。”
王氏再问:“那妈妈可还记得,你是几时吩咐慧儿去的?”
那管事妈妈又想了一想,道:“奴婢记着是午初整(上午11:00)。”
“哦,妈妈怎地记得如此清楚?”王氏问道。
其实王氏这是在明知故问。
自张氏与崔氏管家后,为着互相制衡,便定下了凡事皆需记录在册的规矩。何时、何地、何人做了哪件差事,历时多久,当差者有多少人等等,皆须记录在册。因此管事妈妈们多有随时看时间的习惯,恰巧大花厅又有一架座钟。
果然,却见那管事妈妈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来,翻看了几页,随后禀道:“回三太太话,奴婢这册子上都记着时间呢。清扫结束时奴婢看了眼座钟,恰是午初正(上午11:00)。因差事已了,奴婢便吩咐慧儿跑一趟去给赵妈妈传话。”
王氏点头笑道:“很好,妈妈辛苦了。”
那管事妈妈见王氏只问了这么件小事,心中也自疑惑,满面不解地退了下去。
再过得一刻,刘妈妈便带着那个小丫头先回来了。她先是将怀表双手奉还给王氏,方才禀道:“禀告三太太,老奴带着这小丫头,沿花园夹道从大花厅走到大厨房,又从大厨房走到库房,共用了一刻半的时间。”
王氏便笑道:“妈妈辛苦了。可是快步走过去的?”
刘妈妈便道:“是快步走的,您瞧老奴这一脸的汗。”
王氏定睛细看,果见刘妈妈与那小丫头皆是面有微汗。她微微一笑,吩咐怀素拿了两个银锞子赏了那小丫头,又亲手递给刘妈妈一只荷包。
刘妈妈便去看张氏,张氏笑道:“三弟妹跟我也这么客气。”
王氏笑道:“妈妈一把年纪,跟着小丫头走得急,着实辛苦。还请嫂嫂莫要推辞。”
张氏便笑着点了点头,刘妈妈便收下荷包,谢过王氏,随后便又回到张氏身旁站定。
第032章
更新时间2015…6…24 8:48:54 字数:3269
没多久贾妈妈也回来了。进房间后,她便将一张字纸交给了王氏,王氏看也没看,只交给沈妈妈收着,随后便向贾妈妈道谢,又将一只荷包塞进了贾妈妈手里。
贾妈妈略客气了两句,便收了荷包,又被王氏亲自请回到小杌子上坐下。王氏还叫人给贾妈妈端了茶过来。
慧儿一直跪在当地,也没人叫她起来。此刻见几个妈妈都回来了,她知道这是要继续问话了,便将头微微垂了下去。从傅珺的角度看去,恰好能看见她不住转动的眼珠。
王氏端坐椅上,清了清嗓子道:“慧儿,我叫了个跟你一般大的小丫头,按着你说的路线,用你走路的速度,将你从大花厅到大厨房再到库房的路又走了一遍,用了一刻半的时间,这你听到了罢?”
慧儿点点头,道:“婢子听见了。”
王氏便又道:“方才,大花厅的管事妈妈看了记录册子,说了是午初整吩咐你去传话的,加上你路上用的时间,则你到库房时,应该是午初一刻半(上午11:20左右),这你可明白?”
慧儿想了一想,便再次点头道:“婢子明白。”
王氏便又道:“你在库房门前略站了一会后往回走,随后听到脚步声,便见个长着胭脂痣的美貌丫头,出了库房院门儿往西去了,是也不是?”
“是。”慧儿道。
王氏便又道:“从你在库房门口张望,再到你看见那丫鬟出来,这中间最多不过半刻钟时间,我这么说可对?”
慧儿已经被问得彻底糊涂了,她有些茫然地看了一眼王氏,随后又想了想,便道:“三太太说得对。”
王氏便向门外道:“行了,你进来吧。”
众人这才发现,有个穿着浅灰色衫儿的丫头,正垂头站在廊下。崔氏隐约记得,这丫头是跟着贾妈妈回来的。因她一直低着头,穿得也不打眼,她也没多在意。
此时,却见那丫头碎步进了屋了,当先跪下,随后便听见一道脆嫩的声音道:“婢子流风,见过大太太、二太太、太太。”
众人皆是一惊。流风,不正是慧儿说的那个丫头么。
王氏便笑道:“你且抬起头来,让大家伙瞧瞧。”
流风缓缓抬头,花厅中顿时一片安静。
一张芙蓉般的美丽秀脸呈现在众人眼前。眉目如画、清丽婉转,还有一股子风流婀娜的气韵,这流风生得确实美丽,满屋里也就王氏能强过她去了。而众人皆注意到,在流风的左眼与鼻梁间,果然生了一粒胭脂痣,与慧儿所说一丝不差。
王氏便望着慧儿,柔声问道:“你说你在库房看见的那个美貌丫鬟,可是她?”
慧儿看了流风一眼,咽了口唾沫,眼睛连眨了两下道:“正是这个姐姐。”
王氏笑着又道:“你可看清楚了,确定是她么?”
“就是她,她脸上的痣婢子记得清清楚楚,不会错的。”慧儿说得斩钉截铁。
王氏笑着点点头,猛地一拍桌子,怒道:“好大胆的狗奴才,睁眼说瞎话,竟敢攀污到我头上来了,打量着三房好欺负是不是?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这一声震得廊下屋中一片寂静,众人皆被惊呆了。
王氏便起了身,从沈妈妈手里拿过一张字纸,却是方才贾妈妈呈回来的。只见她将纸递到张氏与崔氏面前,眼中含泪,哽咽道:“请二位嫂嫂为妹妹做主。”
张氏与崔氏忙起身接过字纸,细看之下,见上头是一张类似于时间表一样的东西,却是清清楚楚地写着流风前天的行程。由卯初至未初(早上05:00-中午13:00),事无巨细,一一在案。每件事后头还有画押,会写字的还签上了姓名,应为人证。
崔氏着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