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也不用一家买一台。”
李东闻了闻手里那支烟的烟味,然后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大柱,你不是有三个儿子吗; 虽然三个儿子早就分家; 也各有住处,可时局不一样了; 我看城里那些没粮食的人安稳不了多久,早晚还是要闹腾的,你们干脆住一块,这样更安全; 至于那太阳能发电机完全可以一家人合在一块买,以后就睡大通铺,男人一间,女人一间,孩子跟着大人睡,虽说不方便,可至少省点省粮。”
李东指了指村里一户儿女多的人家,那个叫大柱的男人有三个儿子一个闺女,三个儿子住在乡下,女儿嫁到了城里,不过她嫁的远,现在只能电话联系,听说这会儿吃上了救济粮,日子还过得去。
一台太阳能发电机1000斤粮食,可要是大柱跟他的四个儿子合买,每户人家只需要出250斤粮食,这在大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只是即便有了太阳能发电机,估计也带不动好几台空调,如果合买发电机的话,就要做好几家人混住在一间房间里的准备。
是忍着炎热天气,还是选择放弃**在灾难面前将就着过,就是他们自己该做决定的事了。
“不止是大柱,大家都可以考虑考虑我的提议。”
李东觉得太阳能发电机还是得买的,只是那个人的要价虚高,他觉得他们完全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购入那些发电机,当然前提还得是他们定的数量足够多,然后再问人家要一个划算的价钱。
“这件事大家回去好好想想,还有另一件事我想和大家商量商量。”
接下去要说的事在李东看来更为要紧。
“今天去发电厂的时候我们打听到一个消息,之所以发电厂会限制供电时间是因为水不够了,我担心自来水厂也会跟在供电所之后限制用水,甚至停止供水。”
李东的这个猜测引来一片哗然,没电能熬,可没水怎么熬?只有渴死一个下场。
“我们这儿的地下水还是挺丰富的,我建议多挖几口深水井。”
李东家里有一口水井,不过挖的不深,几天下来水已经不多了,村里不少人家和李东家一样挖的水井都是比较浅的,完全可以在原本的程度上深挖,尽可能保障足够的饮水供应。
“挖水井啊?”
挖水井多累啊,现在一天当中最低的气温也在35度左右,在这样的高温中工作,很容易中暑的,而且挖井的工作一般来说都是男人做的,谁家女人舍得自家的壮劳力冒险呢。
而且村里那么多口水井,先挖谁家的呢,越早挖越占便宜,越后越吃亏,在场众人心里打着小九九,谁不说话了,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知道他们当中的哪一个会先出头。
“反正我已经提醒你们了,不管你们私底下怎么处理,我家的水井肯定是要深挖的,谁要是也有这个想法,可以来我这里报名,我家大晌曾经在打井队工作过,也是有点经验的,人多挖井快,先把我家的井挖完了,你们也能来我家打水。”
李东也是有小算盘的,现在这时局让他有些心慌,只有家里打了深水井他才能放心一些,至于他说的一块帮忙打井的人可以来他家水井打水实际上并不现实,毕竟自来水厂还没停止供水呢,大伙儿完全可以用自来水生活。
他琢磨着,国家要维稳,不可能在停电的当下立马停水,自来水厂起码还得撑一段时间,那时候他家的水井也该打完了,恐怕其他队员家里的水井也该打好几口了,那时候即便缺水,帮忙的人也不可能只来他家水井打水。
“但丑话说在前头,这是帮忙的人的福利,不帮忙的要是想要来借水,市场上水卖什么价,我们的水就卖什么价。”
李东知道村里有一些贪便宜没够的小气鬼,那些人的脸皮厚到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所以他得提前说明白了,没有不干活还占便宜的道理。
“大家都是乡亲,哪里用得着计较这些呢。”
果不其然,在李东这么说后,有人提出异议了。
“村长,你知道的,我家都是孤儿寡母,可没人能够加入打井队。”
开口说话的是村里的徐寡妇,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家的风水不好,一家四口人,两个寡妇,还有一个17岁的孙子和14岁的孙女。
徐寡妇的男人是在越战中牺牲的,她一个拉拔大了独子,因为生活的重心都在这个儿子身上,怕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徐寡妇特地从自己娘家找了一个和自己沾着点亲但出直系五服的侄女,也就是现在的小徐寡妇。
仗着自己是寡妇,自己的男人还是烈士,徐寡妇在村里很是跋扈,觉得人人都该让着他们,因此她那儿子被宠的不像话,小小年纪坑蒙拐骗无恶不作,媳妇娶进门没几年就因为蹦迪的时候和小混混为了舞女起争执被人开瓢,没救过来,一命呜呼了。
那时候徐寡妇的孙女还在小徐寡妇的肚子里,小孙子也才三岁。
因为觉得这一家子孤儿寡母可怜,平日里村里人也很让着她们,这也助长了徐寡妇和小徐寡妇的嚣张气焰,总觉得大家让着他们是应该的。
“徐姐,你那孙子不小了,都十七岁了?”
李东看着徐寡妇说道。
“还是个孩子呢。”
徐寡妇理直气壮地回嘴:“我家徐宝身子骨弱,干不了重活。”
徐宝就是徐寡妇的宝贝孙子,跟眼珠子、心头肉一般重要的存在。
“十七岁要是孩子,那我还是个宝宝呢。”
池胜利撇了撇嘴,他比徐宝还小两岁,可从**岁起就帮家里干活了,那时候干不了重活,就帮父母递一下农具,做一下饭,哪像徐宝那么金贵。
前些日子村里人趁天黑抢收地里的农作物,池胜利看到徐宝十四岁的妹妹都下地了,唯独见不到他的身影,对于那样的男人,他池胜利实名鄙视。
“小瘪犊子,你嘲笑谁呢。”
徐寡妇气炸了,瞪着池胜利,粗肥的手指头指着池胜利的鼻尖,似要教训他。
“我弟弟哪句话说错了,你孙子要是孩子,我弟弟可不就是个宝宝,对胜利,记得问徐奶奶讨奶喝。”
重活一世池若瑾除了掌握一手杀丧尸的本事,还增长了她护犊子的属性。
不管对不对,她只护自己认定的亲人,更别提池胜利现在也没说错话。
“你、你……”
徐寡妇被气坏了,“小瘪犊子小娼妇,活该你克死自己爸妈,我看你下巴尖尖将来保不准还克夫,谁娶你这个刁妇谁倒霉。”
“你又克父母又克夫,连自己的儿子都克死了,你刑克六亲,谁和你走得近谁才更倒霉呢。”
池若瑜也是个嘴巴毒的,徐寡妇敢那样骂她姐姐,池若瑜可不会放过她。
“你们、你们……”
这下子徐寡妇是真的气的发抖了,她看着周边的人,难道这些人就眼睁睁看着几个小辈欺辱她吗,池家的孩子还有没有教养了。
“行了,你一个长辈至于和孩子们计较吗,也不嫌自己说的话太难听。”
李东自然是站在池家这一边的,且不说池家占理,就说池家和徐家在村子里的势力,李东都得站在池家这一边。
和平年代,大家都要脸,因此会容忍徐寡妇这样的泼妇,可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徐寡妇还当是以前那样,谁家都会容忍她占便宜,容忍她们在别人吃苦受累的时候跟在后头捡好处吗?
徐寡妇看着村长对池家人的维护,再看看周遭人冷漠的眼神,心里打了一个激灵。
她是个很会审时度势的人,之前之所以仗着自己烈士遗孀的身份占便宜,也是知道大伙儿不会为了那点东西跟她计较。
现在村里人的态度让她意识到时局不同了,这再也不是她靠着小聪明和厚脸皮就能够讨要好处的年代了。
徐寡妇安静下来,也不说自己孙子还是个孩子,不能干活之类的话了,与此同时徐寡妇的遭遇也给了村里有同样想法的人一个警戒。
付出多少才能得到多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劳而获的事是不会再发生了。
*****
这场会议对后安村的影响巨大,所有长辈都开始调整态度,曾经村里千娇百宠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也开始承担劳务,除了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奶娃娃,后安村没有一个闲人,即便是小孩,也帮忙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一部分人挖井挖地窖,一部分人负责巡逻和在村子周围设置路障,所有人各司其职,全村的精神样貌有了质的飞跃。
“什么,你要搬到若瑜家住?”
池大元瞪大眼睛看着江流,之前他怎么没意识到江流这么不要脸呢。
“太阳能发电机太贵了,我一个人买一台回来不现实,正好若瑜也想买发电机,我们就琢磨着一块买一台。”
江流不需要空调,可他需要一个接近池若瑜的理由。
“这样啊。”
池大元的表情轻松了一些,他就说嘛,江流不是那种孩子。
“这个想法不错。”
池大元琢磨着自己的楼房和弟弟家的楼房是紧贴着修建的,他完全可以和侄女以及江流合买一台发电机,这样一来也能节省不少粮食。
这些天村里不少人家都打了类似的主意,好多原本已经分家的大家庭重新住到了一块,只等着村长和那个商人商讨出一个合适的价钱。
除了这些事,村里人最近热议的话题就是杨三汉养的那五头猪了,杨三汉放出话来,一斤猪肉换十斤粗盐或是15斤粮食,这个价格有点高,可现在大家日子那么苦,也想吃点好猪肉让生活多一点甜味。
因此这些日子大伙儿就等着杨三汉杀猪,他们也不打算多买,每家每户买上半斤一斤的解解馋,倒是江流这个大客户在杨三汉确定杀猪的那个晚上早早去了杨家,准备挑选自己最心仪的那头猪。
第185章 丧尸王17
杨三汉会养猪,同样也会杀猪; 杨三汉的儿子继承了他的本事; 今天和江流一块给杨三汉打下手。
“诶; 本来还没到出栏的时间呢。”
看着猪圈里养的白白胖胖的五头肥猪; 杨三汉的心里说不上来的难受,这世道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他家的猪养得好; 每年养的数量不多; 可是因为价格卖得高,靠着养猪总是能有不菲的收入,现在家里挣钱的营生直接没了; 杨三汉都不知道他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养猪了。
看看现在外头寸草不生的环境,粮食都没法种了; 也不知道吃完家里那点存粮后该靠什么东西果腹; 比起这个,能不能养猪似乎也不重要了。
杨三汉感叹一声; 然后埋头磨着杀猪刀。
自己精心饲养的猪也是有感情的; 虽然这话似乎有些假惺惺; 可杨三汉确实希望能把刀磨快一些; 至少让自己养的这几头猪感觉不到多久疼痛就死掉,这么想着; 杨三汉磨刀的动作更卖力了。
村里人闻讯赶来; 或许是因为太阳多了俩个,月亮反射的光线也变得更充足了,即便是晚上; 可视度并不低,杨三汉只是在猪棚上绑了一个手电筒就足够亮堂了。
此时他已经杀了两头猪,村里人看着那色泽漂亮的新鲜猪肉,纠结该买哪一个部位的肉。
不同部位的价格肯定是有点差别的,杨三汉对外说的是猪肉的均价,好的部位比如猪五花肯定更贵,至于猪肉猪下水之类的价格就稍微低廉一些。
江流要了半扇猪排以及两对猪后腿,除此之外,他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