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七十年代村霸老婆-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河带着平安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多了,周国安跟江河虽然都成熟了不少,可当初一起玩的感情也不是虚的。
  周国安听说江河现在已经开始当人家的小老师了,而且已经有一年的实践经验了,顿时佩服不已,少不得要凑过去讨教一番。
  比起如意,平安好歹也是当初抱过的,唐思甜看见长大的平安自然有许多感慨,抱着平安不撒手,逗着平安说了许多话。
  堂屋里重新把凉板椅铺成床,江河跟平安就拉了帘子睡在这里。
  虽然水月村那边的风俗是夫妻到别人家做客不睡一张床,可几人都是老朋友了,又都是年轻人,倒是不至于顾忌这么多。
  村里托周国安两口子带过来的东西也说不上有多好,总归就是农村里有的那些东西,什么梅菜干甜蒜头之类的,还有几块腊肉香肠。
  “去年风声没那么紧了,村里就有人开始自家养猪,一年到头总归能吃上点肉。”
  腊肉跟香肠是邱大爷让带的,另外淘青姐让带的是两件小毛衣,看身形大小,分明就是给平安和如意两人各织了一件。
  平安年纪稍大,毛衣是套头的,如意的就是开衫,用毛线团打了漂亮的结扣。
  张奶奶做的两双布鞋,都是单边扣带的那种,一双鞋底略厚一双略薄,厚底的是已经可以自己跑跑跳跳的平安的,薄底的是给如意的。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不能穿厚底子,否则脚底板不舒服,老一辈就觉得娃娃不舒服了就不肯好好长了。
  另外零零碎碎的许多东西,甚至还有周庆搞的“给祁校长的一封信”,里面都是些小纸条,或是几句话或是一段话,字体稚嫩,都是当初祁云还在村里时那些在读小学生写的。
  说实话祁云已经离开那边一年多了,小孩子们虽然还记得祁云,可感情上已经说不上多深刻了。
  只是因为祁云当初创办了水月村小学那样拿到市里去评比都算是首屈一指的教学模式,所以无论是已经毕业走出去的孩子还是刚踏入小学对祁云只限于听说的状况,都没有人说不知道祁云的。
  听说现在小学的老师每个寒暑假都会进行一定期限的训练学习,邱北怎么说也是高材生,当初还在大学里给学生授过课,要把学校的老师培养起来也不算困难。
  师资力量上去了,再加上升到市里去的龚书记郑凯旋他们帮衬着搞了政府拨款,水月村小学如今又是扩建了一动小二楼的教学楼,可气派了。
  再加上村里到镇上的马路修好了,很多镇上的人都宁愿把孩子往水月村小学送,听说那里以前当校长那个已经去平城清苑大学上学啦,听说那里现在的校长以前是教大学生的。
  听说那里的孩子有政府拨款,早上还有一顿“营养餐”吃,听说那里出来的孩子德智体美样样好不说,还多才多艺,上了初中几乎都成了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学习好又有才艺。
  单单这一点就够让那些心里对孩子未来有想法的家长心动了。
  知道那个记忆中从泥巴茅草房变成砖瓦房,连五个班级都拼不齐整的小学现在居然已经一个年纪分了三四个班了,祁云心里满满的感慨,既有欣慰也有怅然。
  周国安跟唐思甜在平城也没能玩多久,毕竟九月中旬他们学校就要开学,看了天安门升国旗,祁云又带他们一起去吃了平城的几样老字号美食。
  顺王府这会儿没什么美景,不过看看里面的建筑装饰也不错,之后还又去了一回长城。
  两人在平城玩了二十多天,八月末的时候心满意足的带了许多照片坐上火车回怀城去了。
  虽然周国安说他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家里多了许多吵闹揪扯,可恰好因为他跟他媳妇是在外地,而且明确表示以后不会回怀城。
  不说现在上学不用学费,甚至还有每个月的生活补贴,以后生了孩子也还有岳家这边接济,可以说不会再花家里一分一毫的钱财。
  所以周国安的那些弟弟妹妹并不讨厌他回去,反而盼着他能时不时回去一下跟家里人联络感情,以后说不定还能有需要这位大哥大嫂帮忙的地方。
  人啊,长大了总归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亲近了,都有了各自的想法,这是成长的无奈。
  因着这些,周国安跟唐思甜回去的时候也并不会有人故意给他们添堵,


第131章 五月
  送走了周国安夫妻倆; 祁云他们按部就班过自己的日子; 九月中旬开学的时候,东站那边的红灯笼客栈终于开门营业了。
  一开始倒也称不上生意有多火爆,不过这样的经营模式确实是来来往往流动人口的首选,吃的住的都价格实惠,里面还有专门的澡堂子以及洗衣房。
  说是东站附近,其实跟饭馆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步行二十多分钟的脚程。
  今年秋收之后那按了手印包产到户的那十几户农民获得了丰收,虽然也被批评了; 可这股风吹得全国农民人心不定,很多人上工的时候都没了原来的心思。
  像王叔他们这样放下土地除外打工的人回去之后,对那些人是影响很大的; 现在商品价格一再放开,从原先一块肥皂都要票; 到现在只有重要物资才规定凭票购买。
  钱的用处越来越大; 来城市里“淘金”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像是平城附近郊区的劳动力都大量涌入城内; 打短工的人要选择住的地方,比来比去自然就选了红灯笼客栈。
  虽然客栈这边看起来没有饭馆那边人来人往,可这边多数都是一群人定个大通铺住好一阵子的那种; 再加上有一体化的食堂吸引客人,客栈这边从一开始的月盈利四五百到后面迅速蹿至七八百。
  等到南边经济特区发展起来之后,连平城这边都有了南货北运进行私下倒卖的“倒爷”,位于东站这边的红灯笼客栈就更是生意兴旺起来了; 月盈利猛然超过一千五六,相信明年再用半年,买房装修的本钱就能捞回来了。
  下半年江河本校升了高中,成绩依旧稳坐第一,一直到十月里祁云跟江画眉攒够了钱,直接买了背后那户邻居家的四合院,把两个院子开了个门。
  祁云让江河把他的“补习班”干脆开到家里来,就在新院子那边整理出来的厢房里,也免得寒冬腊月的还要出门,至于这样一来就要出门的那些同学?想要学到知识么,当然要辛苦一点。
  江河也不再自己一个人教学了,靠祁云跟老班在清苑里的关系找到了几个自愿兼职挣零花钱的在校大学生,一时间这原本就是想要赚点零花钱的补课小班倒是办得有模有样起来。
  平安也成了补课班的固定“旁听生”,跟单独给他弄了个幼儿园似的,除了这个幼儿园是一周休息五天上课两天。
  平日里祁云他们还是住在原本的院子这边,主要是都习惯了,后面打通了院墙,就算是弄成了两边都开了门的双进四合院,后面以后用来待客,平日就整理出来弄成“后花园”。
  湖泊流水小桥假山花圃,这边的小院祁云也如愿种上了一棵老桂树,以后夏天就不怕蚊子了。
  “今年青年节要搞个内部奖项,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
  五月,祁云的《时间旅人》最后一卷直接在全国卖出了第一个月十万本的数量,首次出版十五万本,南方各大城市直接售空,兴华出版社紧急印制第二版。
  如今所谓的“青年文化会”已经不再是去年那样单独由某文刊举办的了,今年上半年华国依旧在以跑步的姿势迅猛前行,干部们不再是终生制,老一代干部大量隐退。
  年轻一代上位之后,整个华国领导干部阶层显得年轻化,而无论是对外的外交上还是对内的经济发展以及制度掰正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可以说如今的华国终于摆脱了战争带来的最后一波影响。
  甩脱大尾巴,轻松上阵,活跃在国际上。
  而文化方面,华国相关部门也积极创办协会进行引导,青年文化会就是目前华国青年文学家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存在。
  祁云收到了邀请函,张副编也直接约了祁云在茶楼里商谈这事儿。
  去年春节祁云没有回老家,祁云要尽量用更多的时间在琴瑟行那边进行学习,江画眉的饭馆跟客栈在大冬天的因为南货北运,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有淡季。
  而江河的补习班也扩大了规模,分了三个小班,一家五口里除了两个小豆丁,其他三个都各有各的事儿要忙,余安安那边刚怀上孩子,也不适合长途奔波。
  祁海茂回家看见妻子闷闷不乐的,干脆趁着年假,带着凝开芳去海南那边玩去了。
  如今经济特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南海也迎来了一些富商的落脚,而特殊的气候环境,也让有钱有闲的人乐意去转转,旅游行业倒是有了雏形。
  老两口要出去旅游倒是挺好的,年轻的时候家里过得紧巴巴的,又要教养四个孩子,这会儿无事一身轻,又有三个孩子逢年过节非要寄回来的孝敬钱,两口子美滋滋的去玩了一趟。
  凝开芳总算尝到甜头了,再是不耐烦在家里给孩子们担心外孙大孙子之类的,用凝开芳跟那些虹口马卡的富太太学到的时髦话来说,子女都是债,现在无债一身轻,干甚还要去帮子女背下一代的债?
  这话倒是好笑得很,不过细细一想也确实很有道理。
  经济的开放是华国各地都能看见的,代销店变成了私人的小卖部,便是平城也越来越多开门做生意的了。
  年初的时候有名的平城烤鸭更是恢复营业,当时祁云就带着孩子们去吃了一顿,味儿确实好,比几十年后还要更正宗几分。
  张副编约祁云的这家茶楼也是平城有名的老字号,这里有三绝,茶博士说书先生,还有就是炒瓜子,祁云离开的时候还打包了几块钱的瓜子回家,回头让平安慢慢的剥了瓜子仁给如意装进小荷包里,如意能安安静静的吃半天。
  今年的青年文学会祁云自然是要参加的,五月四号,祁云换上一阵中山装,胸前别了一枚国徽胸针,当真是当代文人向往的模样。
  “这回按照青年协会的意思,总共有五个奖项,杰出贡献最佳进步最佳畅销杰出青年,还有一个是当代启明星。”
  说到最后一个奖项,张副编笑着睨了祁云一眼。
  说实话张副编跟祁云站在一起还是挺有压力的,他是今年更比去年胖,可祁云却是依旧如同青竹,只是多了几分时间赋予他的成熟稳重。
  不管外人如何羡慕他跟祁云的交情深厚,其实张副编心里是想哭的,谁能受得了自己成为别人的反衬之物呢?
  往日里他单独一个人走出去,谁不称赞一声年轻有为?可惜再想哭,面上还是要稳住,脸上的笑不能太淡了,被人打趣的时候还一定要跟着哈哈大笑。
  祁云可不知道看起来成熟稳重的张副编内心戏这么多,一回生二回熟,去年已经来过一次了,祁云今年再来,已经不像去年刚来那会儿有人对他充满敌意。
  有了国家的支持,青年文学会又有转向下拨资金,这会的会场好歹是室内了,还摆的是中餐。
  祁云一到会场,去年见过祁云的人纷纷笑着围拢过来跟祁云搭话。
  祁云记忆力绝佳,见过一次的人只要是认真看过脸的,再见第一眼就能认出来,甚至还能叫出对方的名字。
  如此一来大家自然是心里一阵激动,深觉云深先生果然是温和宽厚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