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七十年代村霸老婆-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海茂虽然没有像祁云那样专门订购报纸,可每天去图书馆蹭的报纸消息也不少,隐约察觉到上头的风向怕是又要有大变动。
  而且这会儿的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毕竟即便是古代封建社会,那做生意的商人也是社会成员结构里必不可少的存在。
  靠国家一家独大的经销模式已经暴露弊端,经济形式的改变已成必然。
  “对了老祁,给云云再弄几张证明单过去,别耽搁了孩子今年回家过年!”
  拖地拖到卧房里的凝开芳见自家男人坐在书桌前写信,想都不用想就猜到是在给小儿子写信。
  这边刚送走了杜山他们三个,自然是该写信好好给孩子说说。
  “也不知道云云是要带谁回家过年,说是要回来三个人,之前我还嘀咕着是不是处了对象,可你看看他这回给弄来的三个大男人,我又琢磨着怕是当初跟他一起去插队的小年轻,毕竟这处对象也不能一处就处两个回来是吧?”
  说着说着凝开芳松开拖把木柄站直身单手撑着腰叹了口气,“你说咱老大在军校里也了,那是母蚊子都见不到几个,大妞也老大不小了,偏偏就没有个中意的人,人家家里都担心孩子太早谈对象被人占了便宜,咱们家阿芬咋就一点动静没有?”
  这段时间凝开芳渐渐的把注意力放到了三个孩子的婚事上,上一句还念叨祁云处对象,下一句又惦记到祁芬头上了。
  祁海茂笑了一声,乖乖在信里提行把凝开芳的话添了进去。
  祁云收到信知道杜山他们都安顿好了,心里也着实松了口气,毕竟这人是他送出去的,若是真出了什么事,祁云心里也过不去。
  等到祁云这边收到家里来信的第二天,俞婶子又给他取回来了几封信,其中三封是杜山他们三个人给家里写来报平安的信。
  另外有一封是祁丰从军校那边寄过来的,给祁云说一说军校那边的基本情况,再把新的收信地址给祁云。
  最后一个沉甸甸的大信封是平城寄过来的,里面除了老王关于工作上的事,也提到平城那边今天风明天雨的,不安稳,隐约也是提点祁云暂且稳住,还是先写写散文短篇。
  这是怕祁云等太久了以为风声过了就寄稿子过去。
  虽然老王也相信祁云的政治敏感度,即便是寄了新稿子过来也应该跟前面两分“鸟”“云”差不多类型,可现在看那架势还是看得让人心惊,能避开还是避开为妙。
  祁云把杜山他们的信暂且放到一边,等看完了祁丰跟老王的信,最后才起身半靠到自己屋里祁云自己做的竹制矮塌上悠闲的展开读者们的来信。
  经过一年多的写作,祁云陆陆续续也从一开始的几封到现在的几十封读者来信了,老王原本是询问过祁云要不要直接把他自己的收信地址公布出去,祁云没答应。
  即便是现代和平社会都是人心难测,祁云还不想自己的住址都被人轻易知晓了去。
  有的信祁云会回,可绝大多数只是单纯问候倾述的那种,祁云一般不大回了,只是在新文章的下面统一含糊的回应几句,让读者们知道他们寄来的信祁云有认真看过,也算是一种心理上的回馈。
  鉴于这股风潮的席卷,祁云即便是写散文也不拘泥于现实,偶尔选一片叶子入题,有时文章围绕展开的中心点又有可能只是一阵偶然在午后感受到的风。
  祁云文笔不华丽不累赘,带着股生活中的优雅,最近祁云的竹制艺术在涔透生活的同时也体现在了他的文章里,便是那遥远的与他并不相识的读者也多少了解到这位云深先生似乎钟爱竹子,也擅长以竹子制作些趣物。
  这次来信的读者中还有一位跟祁云交流起了竹笛的制作与吹奏基调。
  这倒是让祁云来了点兴致,翻身从矮塌上下来,将这封信展开铺在桌板上又重头到尾看了一回,心里琢磨着一会儿去邱大爷那边问问附近村里有没有适合的竹子。
  这信上倒是列举出了一些适合做笛跟箫的竹子,可祁云也没专门学过竹子种类,一时倒是记住了,却又不知道所谓的白竹玉竹水竹紫竹到底是如何个模样,也不知邱大爷知不知道。
  不过之前祁云找适合做折扇的竹子时倒是用了一种生着层层水波般痕迹的竹子,那竹子肉厚且节少,削成片状很合适。
  做完之后祁云再寻摸了三种调色的基本色调出了几种简单的颜色,用细毛笔就着竹片上天然形成的水波纹路勾画不同的风景山河松柏梅花等,挥动间送来竹子特有的清香,倒是别具一股自然野趣。
  也不知那种竹子学名叫什么,是不是就是这位读者信中所说的一种。
  “祁娃子,村小那边上梁木了,老村长让我来看看喜联准备好没得!”
  院子外有村里的大叔喊话,祁云连忙放下掏出来把玩的竹扇,从一旁拿出晾干的红纸对联,“好了,我跟你一起去吧,不是还没到时候么”
  “老村长说早点准备好。”
  所谓的喜联其实就是用红纸跟毛笔写的一些祈求神灵庇佑的对联,然后上正梁的时候把这对联裹到圆木上。
  这算是一种封建迷信,可蜀地这边奔来就要比外头更安生些,大家伙儿对建房子这种事还是十分看重的,总觉得房子修好了就是一家子从祖宗到子孙后代的福气。
  因此这会儿他们水月村的第一所小学上房梁,虽然搭的还是茅草房顶,可大家还是默契的选择了这样的仪式,以后他们家的娃娃在这里面上学,也能沾点福气,一辈子平平安安学业有成,说不定还有机会考大学端铁饭碗呢!
  李晓冬找隔壁几个距离比较近的生产队通了气儿,果然借了二十来个劳动力过来,包吃两顿饭,上房梁那天还能吃顿肉。
  就这条件就足够让来干活的人高兴了,更何况他们村的大队长还承诺给记工分。
  先前曾老他们的泥巴房就已经修好了,村小这边又修了一个星期左右,也就是在村口那边圈了块相对平坦的地,然后修了一排五六间教室。
  教室左侧又竖着修了三四间房间,以后就是守学校的老师住的,右侧方竖着远一点的地方则是茅坑,中间的空地则打平压实了做成操场。
  靠近横排教室那边用石头垒了个略高的“主席台”,台子上一根用竹林里最高最直的竹竿做成的旗杆,公社上面发了面鲜红的五星红旗,他们水月村小学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村里不少有在红星小学那边上学的孩子家长都时不时的来村口学校里转一转,就惦记着房子早早的干透了,明年开春家里孩子就能在家门口上学了。
  虽然在红星小学那边上学也不算太远,可到底中午回不来得在学校蒸饭吃,一顿饭算下来也花不了几厘钱,可好歹那也是钱啊,在家门口上学多好,上学之前放学之后还能赶回来帮着家里干活,中午还能回家做饭。
  这会儿也已经是农历十月里了,秋雨绵绵,闷热得跟汤罐子似的蜀地也受不住这秋雨一场一场兜头浇下来,炙热的空气跟土地渐渐被打湿浸凉。
  若不是山上黄灿灿的野菊花又渐渐凋谢,他们都不知道今年夏天又赖着迟迟不走,直接把秋天的日头都给占了一大半去。
  前不久祁云满十九,又从怀城以及南城那边收到了俩包裹,南城就是祁丰进修的地方,不过这回祁丰一同寄来的还有属于姑娘会喜欢的东西。
  因为祁丰知道再过一阵子,他未来弟妹也要过十九的生日了。
  去年没能送礼,今年怎么也不能再缺了,为了这个,祁丰可是早早就寻摸到由头,又通过兄弟找到一位战友的妹妹,十分细致的询问了建议,这才将江画眉的生日礼物给备好。
  衣裳之类的送给姑娘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祁丰给备了一份冬天里正好能用上的羊绒围巾,当然,这种实用的好东西祁丰当然不会忘了自己的宝贝弟弟,一买就买了两条。
  款式一样,就是颜色不一样,一条是白灰格子,一条是白黄格子,按照那位战友妹妹的话说,处对象的男女戴上这样的围巾,一看就格外登对。
  祁丰想象了一下,觉得这画面好,费了老大的劲儿才买到,除了把他那个月的津贴用光了之外,还动了他弟弟给他寄的零花钱。
  对于动用了“零花钱”给弟弟买礼物这事儿,祁丰还是有些羞愧的,有种借花献佛的感觉,可惜他笨,不像弟弟那么聪明,能写文章挣钱。
  所以祁丰只能在学校里更努力的表现,但凡有什么奖励的比赛就没有不去拼命的,倒是一时间在学校里风头不小。
  可惜祁丰一点都不关心这些,即便是比赛里得到个好看的搪瓷缸都比出风头这件事更让祁丰高兴,因为他可以攒起来下次给他家弟弟寄过去。
  听说农村里这种搪瓷缸还是挺稀罕的,有人端着出去溜达一圈还能让整个囤的人羡慕。
  因此在年末终于请到回城年前年后共十五天假期第二天即将踏上火车时最后一次收到祁丰包裹,里面那杂七杂八胶鞋搪瓷缸牙刷毛巾之类的东西,知道来历之后祁云也是哭笑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祁云:还好大哥没有把信上说得的那床军用被给寄过来。
  几天后,祁云收到了一个南城来的大包裹,拆开一看,两床军绿色军用被,里面付家一张纸条:
  年末又有一场野外拉练比赛,听说赢了有床军用被,所以我给攒够了两床一起寄过来,你给你对象家送一床,听说军用的东西大家都羡慕【叉腰得意
  #致力于让弟弟被全村人羡慕的哥哥#
  PS:今天我在理大纲,突然发现以后祁云把恩爱秀到国外媒体面前的剧情好羞耻【托腮
  国外媒体:请问祁先生获奖之后有什么(文学创作上的)打算?
  祁云:em,没什么打算,就是回家继续教孩子们体育课做操,然后乖乖在我家媳妇身后喊666


第65章 回家过年
  自从农历十二月初江画眉十九岁生日那晚祁云说要带她回怀城一趟; 到现在腊月二十二离开家到了百里坳踏上火车; 江画眉紧张得思维都要停转了。
  因为时间算不上多宽裕,再加上祁云也是出发前两天给家里寄的信说明自己要把对象带回家过年,江画眉初次上门,也不好带太多人了。
  所以考虑再三,他们还是没带上江河,把江河暂时托付给周庆照顾一阵子。
  江河这年纪在农村也不算小了,什么都会自己做了,也不需要别人多费心。
  一起回怀城的还有周国安; 出来也有一年多快两年了,祁云这边要带对象回家见父母,周国安一时也忍不住惦记家里人; 又有祁云他爸弄来的条子,周国安算了算钱; 决定还是舍钱见家人。
  “别紧张; 我大姐人很温柔,我爸也明事理; 我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肯定跟你能处得来。。。。。。”
  祁云安慰了好几遍都没用,最后没法; 戳了戳一脸兴奋就差甩着舌头爬窗的周国安,“老周,咱说说以前学校的事儿呗,这回回去你去不去看看老师?”
  一听他们两说起了以前的事儿; 江画眉渐渐被转移了注意力。
  当初祁云他们从怀城一路哐当摇晃着坐了三天三夜才抵达百里坳,这会儿过了一年多,依旧是三天两夜。
  不过比起上次混浊的空气嘈杂拥挤的车厢,显然祁云花大价钱买的卧铺票还是挺值得的。
  这会儿查车厢还没那么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