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媳妇不久也就为本城人全知道了。因为地方小,从北京方面回来的人不多,虽然绅士们的过从仍然缺少,但渐渐有绅士们的儿子到玉家菜园中的事了。还有本地教育局,在一次集会中,也把这家从北平回来的男子与媳妇请去开会了。还有那种对未来有所倾心的年青人,从别的事情上知道了玉家儿子的姓名,因为一种倾慕,特邀集了三五同好来奉访了。
从母亲方面看来,儿子的外表还完全如未出门以前,儿子已慢慢是个把生活插到社会中去的人了。许多事皆仿佛天真烂漫,凡是一切往日的好处完全还保留在身上,所有新获得的知识,却融入了生活里,找不出所谓迹。媳妇则除了象是过分美丽不适宜于做媳妇值得忧心以外,简直没有疵点可寻。
时间仍然是热天,在门外溪边小立,听水听蝉,或在瓜棚豆畦间谈话,看天上晚霞,五年前母子两人过的日子如今多了一人。这一家仍然仿佛与一地方人是两种世界,生活中多与本城人发生一点关系,不过是徒增注意及这一家情形的人谈论到时一点企羡而已。
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过北平,所以作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各处寻觅佳种,督工人整理菊秧,母子们自己也动动手。已近八月的一天,吃过了饭,母子们同在园中看菊苗,儿子穿一件短衣,把袖子卷到肘弯以上,用手代铲,两手全是泥。
母亲见一对年青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作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
一面同母亲说北平栽培菊花的,如何使用他种蒿草干本接枝,开花如斗的事情,一面便同蹲在面前美丽到任何时见及皆不免出惊的夫人用目光作无言的爱抚。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青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青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
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第二天,作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原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第三天,由一些粗手脚汉子为把那五个尸身一起抬到郊外荒地,抛在业已在早一天掘就因夜雨积有泥水的大坑里,胡乱加上一点土,略不回顾的扛了绳杠到衙门去领赏,尽其慢慢腐烂去了。
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却并没有死去。儿子虽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款,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
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而苦笑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
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
主人对花无语,无可记述。
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骤然憔悴如七十岁的女主人,每天坐在园里空坪中喂鸡,一面回想一些无用处的旧事。
玉家菜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内战不兴,天下太平,到秋天来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所出产的蔬菜,喝着好酒,同赏菊花。因为赏菊,大家在兴头中必赋诗,有祝主人有功国家,多福多寿,比之于古人某某典雅切题的好诗,有把本园主人写作卖菜媪对于旧事加以感叹的好诗,地方绅士有一种习惯,多会做点诗,自以为好的必题壁,或花钱找石匠来镌石,预备嵌墙中作纪念。名士伟人,相聚一堂,人人尽欢而散,扶醉归去。各人回到家中,一定还有机会作与五柳先生猜拳照杯的梦。
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
这妇人沉默寂寞的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剩余家产全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便缢死了。
一九二九年夏作
。d xs
山道中
生小 说+网
他们是三个同乡人,从云南军队中辞了差,各自按级别领了笔路费,预备回家。
走到第八天的路,三个人的脚走成半跛了。天气很热,走了不远,一到树荫下就得坐在路旁石头上歇歇气,或者买甜酒米豆腐吃,喝一瓢卖点心人从远方用木桶担来的凉水,止了渴又即刻上路。不上路,担心“落伍”。在边省走路,是不适宜于休息的。走的全是山路!再过五天应当到贵阳了。各人都巴望早到贵阳。到了这地方,算是近家了。实则家去贵阳还有十三站官路。总之若到了贵阳,便算得是家边了。十三站!他们已经走过八天,都是按站起程的。到贵阳还要十多天,也正是十三站。
他们从云南省动身到××走了六天,其中一个给烧热病攻倒,爬不起身了,于是乎三人一同在一家小旅馆中呆下来。
请医生,买药,煎药,找生姜灯草作药引子。发烧的人成天胡言谵语,把药吃下去以后就呼呼的睡去,全身出汗。住了十天,感谢天,这小地方医生居然会把病人治好了。他们第二次又上了路。所谓走了八天,就是从××算起,每天一亮走起,到日头寂寞的落下山后为止,除了饮食,除了树荫下小坐,全是不能停顿的。每天走一大站,路为六十里,里是等于平常里数的两倍,名为“官路”,其实是“蛮路”的。每到天将断黑,一落店,洗脚,吃饭,倒在铺有厚草荐与硬棉絮床上去,睡眠便把人征服了。第二天,鸡叫第二声,便爬起身来,在灯下算账,套上草鞋,太阳还未露头又上了路。
他们在行路时,是沉默的。从洞边过,从溪边过,从茅屋边过,路上所见全是一种寂寞荒凉情形。茨堆上忽然一朵红花。草地里忽然满是山莓。一条从路中溜过的大蛇。一只伏在路旁见人来才惊讶飞去的山鸡。一间被兵匪焚去的旧屋。
一堆残败的泥墙。一个死尸。一群乌鸦。所见所闻使人耳目一新的很多,使人心上不安的也不少。在一条长长的寂寞的路上行走的人,原是不能有所恐怖的。执刀械拦路的贼,有毒的蛇,乘人不备从路旁扑出袭人的恶犬,盘据在山洞中的土豹,全不缺少。这些东西似乎无时不与过路人为难,然而他们全曾遇到,也全平安过去。
天保佑他们,让他们在一切灾难中得到安全。
他们沿着大道走去。在这里,所谓大道,就是每天经常有远行人,小商贩,牛客,纸客,送灵榇的小小队伍,联络不绝的各在路上来去的道路。在路上,能遇到灾难以外还可以遇到陌生的小小人群。全是在深山中,人家很少,坡是荒废的。间或有密密的树林,无人管理的菜园,破败坍毁的水磨。路上所见的本地人,几乎全是褴褛不成人形,脸上又不缺少一种阴暗如鬼的颜色。小站小村虽然沿路都有,但到行旅十人以上时,若想在小站上住下,米同盐与住处全将发生问题。
这时节他们正过一条小溪,两岸山头极高。溪上一条旧木桥,是用三根树干搭成的,行人走过时便轧轧作声。傍溪山腰老树上有猴子叫喊。水流汩汩。远处的山鹊飞起时,虽相距极远,朋朋振翅声音依然仿佛极近。溪边有座灵官庙,石屋上尚悬有几条红布,庙前石条上过路人可以休息。
“我要歇歇,慢走一点。”一个走在第一、年龄独小的青年说。他先过了桥,便把背上包袱卸下,坐在石条上不走了。
第二个正在过桥,“不要懒,这里不行!”然而过得桥来,依然也停着了。
第三个象大哥,没有过桥,就留在溪南边。昂头四望,望到山崖藤葛间一群猴子了。猴子正如有所警戒呼唤着,又象在哭啼。“看,巴屁股老三!”其余两人也就昂头看那猴子。猴子是那么一小群,于是他们数点那数目。七个,八个,十一个,搜索着,数点着。
“什长,过来坐坐,歇一会儿,这里很凉快!”
“不能久坐!”
“天气早,不怕的。”
什长过了桥。背上是一个巴斗大包袱。过了桥便把包袱掷到灵官菩萨座前,且注意那神前褪了红色的小木匾。他认识字,于是念道:“保佑行旅。宣统三年庚申吉日立。三湘长沙府郑多福率子小福盥手敬献——呀,是个乡亲!”
听到什长的说话,坐在石条上的青年也站起了。他也念,且想爬上神龛验看那菩萨的额角间的一只竖眼,是否能够移动。
“老弟,莫上去,坐一坐,我们走路。”
“三湘长沙府——这是‘沙头’①
。有十五年了。他说盥手,
(他认盥做盆字)什长,我们也洗一个手罢,溪里水好得很,不用盆,可以洗脸。“
第二个过桥的人,正坐在石条上整理草鞋,自言自语说,“这地方风景真好。”这时,听到年幼的同伴读“盆手”,就笑了,开口说,“庆庆,是洋磁盆还是木盆?”
“不是盆字是什么?”
他站起来了,望望匾上的字,哈哈大笑。
什长说,“读‘款’。这字同浣差不多。庆弟,你的书读到九霄云去了。”
“《千字文》上没有这个字。”
“有。你记不来罢了。”
“你念我听。”
“我也记不来了。”
三人就哈哈笑着。字的出处三个退伍兵士都找不出,却找到这字的意义,“盥是洗浣”,他们将下溪洗手洗脸。庆弟先下去,绕了路,从一个坎旁到了溪中,一面用手试水,一面喊。
“什长,什长,水冷得很,可以做凉粉!”
“快洗罢,要走路!”
“我想洗洗脚。”
“莫洗脚,山水洗不得脚,会生病的!”
“还有小鱼!多得很;一只,二只,七只……”“快一点!我们要走路,太晚了不行!”
“有鱼咧。有小螃蟹。真多。莫非是灵官的水兵?看它们成队玩!”
“上来罢,水舀一碗上来。把帕子打湿。我们不下溪了。”
“下来看看吧,好玩的。”
“庆庆你不上来,我们就先走了。”
“那我就不上来了,坐到水里等你们回来。这里好玩。多凉。有花石子!”
“你不上来当真我们走了的,你太不行了,这不是玩的地方。”什长的话有点威风,就因为他是一个什长,年长经验多。
年青人,天真烂漫的,一手拿着那个洋磁碗,一手折得一枝开成一串的紫色山花,上到路边了。把水给年长的什长喝,又把湿面巾送给另一同伴。他自己就把花插在包袱上面,样子很快乐,似乎舍不得那水中的小鱼小蟹,还走到桥边向下望。
“什长,下面水是镜子。有人刻得有字在石头上。瞧,是篆字!”
话说得很多,什长不理会,另一伙计心被说动了,也赶过桥边来俯瞰。
天正当午。然而在两山夹壁中,且有大的树,清风从谷中来,全不象是六月天气。若不必赶路,在石条上睡睡,真是做神仙人所享的清福了。风太凉爽,地方适宜午睡,年青的庆庆想到了的。他听远处有砍木头声音。有点疲倦,身上发松,他说:“这里好睡觉。天还早,不忙赶路,好好的睡一觉吧。”什长只擦脸,不做声。那一同伴又说:“什长,这里象我们乡下。”
“这里还离湖南境十七天。”
“我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