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3号突击炮,和30辆胡蜂105毫米自行榴弹炮。
    他们的任务主要是防守,在德军部队进攻的时候保护德军的侧翼。所以他们的反坦克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加强,每天的训练都有反坦克的内容。几种苏制坦克的性能特点早就是烂熟于心,所以丝毫不用担心苏军的坦克小分队搞得突袭。
    他们比乌克兰民族解放军多出来的是每个步兵师都有一个自行高炮营,这个营拥有30辆四管20毫米自行高炮,30辆双管50毫米自行高炮。分别由各自的火控雷达控制指挥。提供整个师的防空能力绰绰有余。

二十一节:准备之一
    其余欧洲国家军队的装备大多与意大利人相差无几,只是他们装备了很多跟乌克兰一样的76毫米自行火炮而已。罗马尼亚军队深得白起喜欢,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统帅是跟德国一条心的安东内斯库元帅!因此在装备上面罗马尼亚军队因为白起的偏心得到了很多实惠,四号坦克改装的105毫米突击炮就是他们率先装备的一种大杀器。白起也曾经试图像训练弗格尔师那样,在罗马尼亚军队中挑选出一支精锐部队来。可惜的是东线的战斗任务总是那样的急迫,以至于时间精力都拿不出来。
    这几个国家的军队有了德国提供的装备,在经过了三个月之久的训练之后大多掌握了武器的使用方法,形成了初步的战斗能力。而这段时间他们虽然没有打的战役,小打小闹的局部战争却是不断。苏军小股部队时常袭扰他们的防线。他们试图渗透到这条防线的大后方去破坏乌克兰当前的局势。经过了很多次击退苏军的战斗,白起知道,他们和训练不足勇猛有余的苏军比起来是不会落与下风的。因为他们的装备比苏军要好很多,德军强大的反坦克能力他们也克隆到了不少,足够应付苏联人乌拉乌拉的决死冲锋了。
    尽管如此,苏军的很多小规模的游击队也还是有能力渗透他们的防线。在德军后方组成了很多游击队。他们试图袭击德军的后勤运输车队,破坏南方集团军群的仓库、物资堆积点。只是在乌克兰民族解放军的严密防护下,他们成功的机会总是很渺茫。由于南线近50万德军、20万轴心**队的后勤补给大多数都是乌克兰负责供应,所以乌克兰民族解放军的领导人为了保护刚刚独立的年轻的乌克兰,不得不全力保证德军的后勤保障。乌克兰民族解放军之中的很多军官都有在苏联红军的服役经历,对那一支残酷的军队还是了解很深。对他们的战术也了然于心,因此他们总是可以部署很多具备相当针对性的战术,有效的抵挡了苏军的渗透。
    相比他们在防守上面不错的表现,这些盟**队的进攻能力就不敢恭维了,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军队的情报体系和指挥系统还是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环境下。跟德军相当科学的整个决策、执行系统比起来几乎是落后一个时代的差别。所以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42年德军的装备水平,也没办法达到那个时候德军的战斗力。
    这样的军队,白起还不敢让他们独当一面。而是把他们部署在侧翼,保护德军在进攻时候暴露出来的软肋。苏军经常发动这种直插侧翼软肋的突击,他们的冲锋在很多时候是不死不休的。白起知道这样残酷的场面对于新兵蛋子来说是怎样的震撼,所以即便是德军战局绝对的优势,也不可掉以轻心。
    使用这些战斗力稍逊的杂牌军,莫德尔的战术应该是最有效的。他把部队梯次配置,轮换使用。往往在战斗中撑不住的时候,另一支生力军就强势加入了。而后再撤到下一个阵地休整,之后又一次投入阵地。敌人的进攻部队很强大的时候,后方准备的反突击部队又能及时冲上前去,把他们击退!像是这样依托层层叠叠的坚固阵地进行的防御作战不需要很强大的军队。这些杂牌军足以担负起防守任务!
    有了他们在侧翼强有力的掩护,德军就可以放手一搏,尽全力拿下对苏联来说至关重要的高加索地区了。白起的智囊们研究过了,一旦苏联失去了高加索的能源基地,损失了运力最强大的支援铁路线,他们的战争潜力就会江河日下,在德军强大的压力下,满打满算最多也支撑不过半年时间。
    白起对于打败苏联之后的情景想的不多,他知道这不是显示的想法。但根据苏联红军的表现,和这个民族强大的韧性,可以想见的是苏联军民肯定不会屈服。他们会化整为零,在广袤的大地上继续跟侵略者死磕下去。就算是弗拉索夫能建立一个很强劲的政府,也不能保证苏联的抵抗势力能在短时间内烟消云散。
    因此,他必须要防患于未然。尽量杜绝出现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局面。现在可供选择的机会不多,或许在斯大林答应德国提出的和谈条件之后再想办法颠覆他的统治是一个鱼与熊掌都可兼得的好主意。
    白起在谋划的第一件要务还是把苏联的战争潜力控制住,他选择的是在苏联人的资源供应上找办法。毛子们的汽车为数不多,分布在800多万有编制的正规军加上200多万民兵游击队的军队实在是不够用。可就是这样苏联人也不能把他们的汽车喂饱,坦克的油料供应虽然得到了优先配置,但也是常常不能得到充足供应,本来他们的坦克在数量和质量上就比德军差了很远,再加上常常食不果腹,极大的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
    白起知道,只要在苏联油料供应的关键点——高加索地区维持一个德军占领区,就可以从根源上切断他们的油料供应。到那时,苏联所有的战斗机、汽车、坦克等任何需要汽油柴油的机动载具都要面临没粮食断顿的危机。这是整个苏联的危机,在德军大兵压境的困难局势下是致命的!
    所以他根本就不急着进攻斯大林囤积了重兵的苏联首都莫斯科,只是利用德军在图拉附近建设的大号军事基地不间断的打击莫斯科的交通系统。德国空军轰炸机和攻击机和苏联各种各样的维修部队在不遗余力的持续着毁坏与修复的矛盾!
    这个人为制造的令人心烦的矛盾一直在进行着,给斯大林制造了极大的压力。德军这种有效的攻击行为实际上已经摧毁了莫斯科的城市职能。现在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兵营,巨大的堡垒群。斯大林希望德军陷进这里,在苏联军民不死不休的抵抗下损兵折将,慢慢地流尽最后一滴血!
    可惜的是德军在三个方向上围而不打,他们准备充分,摆足架势,在苏联队的小禁区面前不停的倒脚!就是不迈最后的一步,活生生的吓人,死活就是不射!
    白起不是围点打援,也不是兵法上的十倍围之那种拼消耗的攻城方法。他在做的是牵制敌人,是恐吓敌人。中央集团军群一大半的兵力120余万大军,第六集团军33万大军,北方集团军群机动兵力的一半霍普纳的4个装甲师,12个机械化步兵师,里希特霍芬的两个航空军6000架战斗机,2000架攻击机,800余架轰炸机,德国火箭炮炮兵师两个师装备了360门400毫米口径,射程远达360千米的火箭炮部队,云集在莫斯科南北西三个方向上。虎视眈眈,虎踞龙盘的散发着冲天的杀气,时时刻刻的保持着对苏联首都的巨大压力。
    绿色小说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二十二节:两手抓
    德国鬼子三面围城。苏联首都莫斯科居然这么快就成为了前线城市!英勇的苏联军民勇敢的打仗,不怕牺牲,抛家舍业的一心这位得到胜利。可是却是越打越糟,最终被人逼迫到了家门口!这实在是令人沮丧。可在斯大林眼里面,这还不是最令人揪心的。德军在高加索地区的动作才是他最关心的,也是他最担心的!
    那里是苏联的命脉所在,如果说莫斯科丢失之后苏联还能依靠斯大林格勒苟延残喘一阵子的话,失去高加索则是掐住了苏联命运的咽喉。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能源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打赢现代战争的!
    白起也知道他的敌人斯大林同志不会这么简单的,他应该能看得透自己耍的这一招声东击西!可问题是即便他看透了德军的计谋,他能抵挡得住这样的阳谋吗?
    白起在这次战役策划方面有两个主要的攻击点!第一志愿自然是高加索地区。因为一旦占领这个地方,在一边守候的俄国人的历史死敌——虎视眈眈的土耳其人肯定会出兵,虽然他们不敢跟毛子拼命,痛打落水狗熊的下作事情还是做得出来的。他们肯定会迅速出兵,占领他们垂涎三尺的外高加索地区,那里丰富的资源足够作为这次打仗的代价。
    第二志愿自然是处于伏尔加河上的重要城市——伏尔加格勒!这座城市现在的名字叫做斯大林格勒。也正是因为这个名字,这座城市才得以招致小希同志深入骨髓的痛恨。所以才导致了善于机动作战的德军陷入他们最需要避免的城市攻防战!这种最是消耗生命的残酷战斗正是给德军放血的第一把刺刀!历史上德军走向衰败也是自此而始!可是现在白起的战略几乎注定了这座城市不可避免的被占领。因为这是第二志愿,所以一开始的战役目的是没有占领此地的计划。因为高加索地区地形复杂,所以战役充满了未知情况。一旦战局优势兵力的苏军依托有利地形严防死守很有可能就能够死死的拖住德军前进的步伐。战斗势必陷入僵局,如果斯大林格勒的守军在此时期没得到加强,又或者斯大林命令守军支援高加索,则城市的防卫兵力自认空虚。针对这种情况,白起打算在高加索战区防护德军侧翼的部队中抽调机动兵力千里突袭,乘虚而入拿下斯城。
    一旦高加索地区没有得手,斯大林格勒势必难保。两者必取其一,到时候摘哪一个果子看情况而定!兵不出则已,出则迅雷不及掩耳!刀不出则已,出则必见血封喉,一击必杀!
    白起早就物色好了执行这一计划的人选,一个是在德军装甲部队的战斗中表现最好的一线指挥官,上校贝克!这位大仙创造了很多的经典案例,在德军坦克的技术优势还落后的时候,他就曾经用损失三辆坦克的代价击毁了苏军160余辆战车,60余门大炮的经典战绩。这厮在战斗的时候,思路清晰,反应迅速,几乎没有破绽可寻!他已经奉白起之命从战斗序列中撤了出来,在乌克兰狼堡的德军基地中晋见了白起。在那里他将得到少将的军衔,并且将会指挥一支兵力3万人的快速机动兵团。装备了重火力的3万德军精锐要针对性的训练,在针对斯大林格勒的城市建筑制作的训练基地中好好地准备攻城战!
    另一位是德军装甲部队指挥官中最具创造力的曼陀菲尔将军!在非洲表现出色的装甲部队遵循的战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位神仙的构思。隆美尔极其欣赏他的创造性战术,是他最早提出了两翼齐飞,给盟军包饺子的战略部署。是他有针对性的改良了装甲部队的火力配置,并且积极的参与其中,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这造就了非洲战场所向披靡的钢铁雄狮!他要指挥的是德军两个标准的装甲师,这两个师说是德国国防军的骄傲也不为过。因为他们分别是国防军大德意志师,德国民族解放军(原党卫军)帝国师!
    可以说他的部队是德军之中的精华部分毫不为过,在非洲他指挥的只不过是相对较弱的二流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