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起尤其注重空军的建设工作,因为在人力资源上空军是效率最高的兵种。在先进技术的保障下空军的小伙子们能对地面上慢吞吞的坦克予以致命打击。在非洲的战斗已经证明了现代空军的强大威力,英军数倍于德军,只是在制空权的争夺上处于绝对下风。这就导致了战斗中没有空军掩护的不利局面,最终演化成为全面的大溃败!
因此白起认为,在制空权没有把握的时候。任何的进攻行动都是事倍功半的,都是难以取得进展的。同理苏联要想在进攻战役中得到胜利,也必须要夺取制空权!接下来战争双方争夺的重点就突出在天空之中了。老毛子的飞行员往往只是经过短短的训练就飞上天空,与经验丰富的德国空军进行空中拼刺刀!但是他们大多数根本得不到近距离拼刺的机会,就折戟沉沙在乌克兰的天空中。为了改变这一个不利的局面,一方面斯大林加紧与英美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先进战斗机。除了英国的飓风,“喷火”、“暴风”等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飞机是斯大林急于得到的物资,他承诺只要英国人提供这些飞机的数量达到了1000架,那么苏联红军就具备了在顿涅茨河向德军进攻的条件,这个计划对于急于收付埃及的丘吉尔来说是颇具诱惑的。因为在东线这个相对平静的战场上本来就应该打得如火如荼才对!德国新领导人居然命令占据优势的德军裹步不前,转而把战略重点放在北非,真是匪夷所思!难道意大利继任领袖的齐亚诺与德国达成了深层次协议不成!作为意大利传统势力的北非地区难道要改换门庭,划归德国了吗?
德军如此做法当然有他的理由,丘吉尔想当然的认为德军是冲着中东地区的石油去的!德国的铁杆盟友——伊朗早就被英国与苏联联手控制了。德国占领埃及之后的下一步动作必然是出兵中东地区,把英军赶出这里,进而控制石油,达到获得资源的目的!
中东地区的石油固然引人垂涎!但是那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海洋运输。这种行动在目前并不是德军所长,他们不会急着进攻的。但是英国人不这么想!他们的粮食、原料需要苏伊士运河运抵本土。但是被隆美尔干的大踏步后退的第八集团军现在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已不能阻止德军进占苏伊士运河!可是比较令人生疑的是,英国在地中海的海运并没有因此停止,原本攻击商船的狼群仿佛消失了一样,对于商船不再采取攻击行动!丘吉尔正在疑惑的时候,白起的意图传到了他的耳中!
原来白起打算再一次与英美和谈!
所以这一时期没有攻击商船是出于对英美示好的目的!丘吉尔不以为然的点着雪茄,深吸一口回复道:“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除此以外别无二路!我相信我的意见就是罗斯福的意见,英国与美国是高度统一的。关于这一点,无需再次重申!要想和谈必须先从占领国退军,战斗必须完全停止!然后才能坐下来谈其他的事情!”
遭到拒绝的同时,在德国白起的动作通过戈培尔的宣传机器,进入了千家万户!德国人民都知道他们的新领导人不遗余力的做了结束战争的努力。可是英国人、美国人。苏联人都拒绝了和谈的可能,他们逼迫德国握紧钢枪继续战斗!无条件投降是德国决不能接受的,他们应看到德国的需要。德国要得到应有的地位,如果通过谈判得不到,就只能用战争来夺取!
德国人被白起掌握,德军亦如是!通过一个调动民族自尊心的小小诡计,通过为军队带来的新式装备,白起终于完全掌控了德国!
接下来就是大战一场的时刻!
大战在即:两方博弈
在白起紧锣密鼓的为德军进行装备更新的时刻,老毛子们也没闲着。他们的部队也在进行着比较大的变动。首先斯大林把在全国各地搜刮来的炮灰们聚集在前线预备队中,总数甚至超过了300个师!数量庞大的部队人吃马嚼每日所费不是小数!斯大林虽然依仗着世界上最为广阔的土地资源,但是产粮区却是不多。在德军一年以来的入侵中,苏联已经丧失了许许多多赖以生存的产粮区。他们依靠着英美在伊朗北部与北海航线的物资支援艰难度日。但是苏联总体上的战争动员要比德国深入的多,毕竟面对失败就是亡国的巨大压力。苏联各民族人民紧密的团结起来,在战场上与德国入侵者拼命。小希同志比较失策的民族政策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朋友,把很多本来有心拥护德国的民族推向了敌对一方。给白起留下的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烂摊子!
苏联人已经用非常高的效率修复了被德军战略轰炸机大队破坏的铁路,人海战术在这个非常时期还是相当有用的。他们已经开始了从容的调动军队,总计接近1000万的部队让斯大林手里的派比较充裕!他们正在按照反豹3坦克技术小组的提议配置火力,在原有坦克的地盘上安装固定炮塔,加装火力更强大的火炮,准备应付德军即将到来的进攻。
一般来说,按照那个时代的军事常识。进攻之初的空中轰炸,就是地面部队大规模行动开始的前奏。德国空军着几个月来一直未停止天空上的战斗,苏联空军尽管有英美的支援,自己制造的拉—5、雅克等飞机也产量很多,但是面对德军的新式飞机还是处于非常明显的劣势。斯大林对丘吉尔要求明确指出了支援性能更好的战斗机,否则足联地面部队在没有制空权的战斗中将要遭到惨重的损失。英美两国当然不想看到东线局势就这样僵持下去。他们一再推迟的“火炬行动”实际上就是在等待东线开打以后,德军无暇估计北非的时刻。因此他们两家是很想看到德军与苏联红军互相死掐的。斯大林也深知他们的心意,因此很有技巧的提出了许多以前连想都不能想的要求!斯大林知道以美国巨大的工业潜力,他们完全能够满足苏联这些小小的要求,因此他利用英美急于需要红军牵制东线德军的心态,拟定了一个详尽的援助物资清单!妄图让美国变成自己的弹药库!这种做法和墨索里尼当初对德国的要求如出一辙,用意大利信任领导人齐亚诺的话说就是:“这个清单甚至可以气死一头牛!如果牛认识字的话!”
斯大林坚持苏联红军得不到有效的制空战斗机,就不能发动进攻。丘吉尔与罗斯福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们聚集在英伦三岛上的上百万军队与海量的物资正是为了在火炬计划中使用的,在法国与欧洲沿海国家寻求登陆条件目前看来还不成熟,在龙德施泰特的经营下。德国的大西洋壁垒可谓固若金汤!他刚刚得到的十几个装甲师的建制,现在正忙于把手下的精锐步兵们改建成为装甲师!这下总算遂了他的心愿,他是主张不坚守滩头阵地的,理由是盟军的绝对优势海军力量能在滩头阵地形成致命的优势火力!在那样的条件下坚守阵地是极其不明智的,他主张利用装甲部队在盟军登上岸边立足未稳的时刻进行反突击!直接把他们绞杀在海岸边!这样防守部队的优势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白起认同了他的战略部署,在东线德军与非洲军的战线趋于稳定的时候给予了他十二个装甲师的坦克,足够他组建一支对付盟军登陆行动的强大机动力量了!
其实究其深层次原因,原来小希同志不是不想这样做。实在是手里的牌有限啊!德国一直在闹油荒,在严格限制民间油料的前提下,石油贮备还是一天天减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德军的机动能力是建立在工业血液石油的基础上的,没有充足的油料再好的坦克也是一堆废铁!
于是白起在非洲寻求的石油正在此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比亚的石油储量是非洲国家之中最为丰富的一个(要不然卡扎菲也不会死了)!现在非洲军团的军事占领为白起秘密开发利比亚石油资源创造了大好条件,在撒哈拉沙漠设个一毛不拔的地方,地下深处蕴藏的丰富石油正在为驱动德国的战争机器做着最大的贡献!
每天至少2万吨石油在德国的秘密港口被长途跋涉的运输潜艇运达,100艘潜艇经过1600多海里被空军保护的航线往来穿梭,保证了每天至少两艘船的频率。平均每小时40节的高速足够躲开巡逻的英国舰艇。再加上狼群的保护,还有岸基飞机温暖的翅膀,运输工作也是得到了安全的保证。德国已经在党卫队秘密部队与卡纳里斯的军情局和海德里希的国家安全局的严密保护下建立起了一个靠得住的资源体系。德国的炼油厂运用了出山大营提供的新技术,不用这么多的钢铁管道,不用很多高耸的目标明显的炼油设施就能炼制出质量优良的石油制品。德国国内的安全措施保证了外国间谍很难从守卫严密的港口中的到一点点蛛丝马迹。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运输潜艇的存在,一切的卸货、运输工作都是在秘密的环境中进行。德国北部的威廉港,与库克斯港是原油的卸货地点。之后通过管道运输到内陆进行深加工,变成促使德国强大的血液!
虽然每天两万多吨的石油看起来不少了,但在白起的眼里还是稍显不足。因为他知道全军机械化的时代即将到来,德军不能再指望两条腿走遍世界各地!苏联幅员辽阔的土地不能依靠走路的速度来征服!
于是在英美苏三国秘密的算计德国的时间里,德军的战争准备也在加紧进行着。因为盟国很难得到德国国内的机密情报,他们只能依据德国传统的武器产量来评估德军新式坦克的数量。最终他们得出的结果是德军的新式坦克不可能有很多,因为非洲军团两个装甲师总计才有不到300辆新式坦克。急于得到中东石油的德国人看来用不了多久就会面对石油储备枯竭的局面,他们在非洲积极的打击驱逐英国势力,甚至为此不惜停止在东线的攻势!说明了德国却有努力寻求石油资源的迫切之心!
白起一再的求和又麻痹了丘吉尔,让他感到德国的政治情况比较的混乱。小希同志消失以后的德国将要走向何方是他们迫切需要搞明白的问题,经过了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德国新元首能够掌控这个国家吗?德军还会为了不见胜利希望的漫长战争而努力战斗吗?他一方面急于结束战争,一方面又积极在产油区增兵加将,打的什么算盘不言自喻!
混乱的国际形势现在已经逐渐明朗,除了少数的几个法西斯国家之外。大多数的强国都在进行针对法西斯国家的战争。法西斯国家中以德国的战争实力最为庞大,只要打败了这杆大旗!其余的小喽啰自然是树倒猢狲散!
英美苏的战略构想已经形成,在各个方向上准备力量针对德国进行一场进攻战役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英美在此基础上很快就批准了苏联的要求,更多的先进飞机不再出于留一手的原则握在自己手里。他们只有无条件的支援苏联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才能针对德国发动两面夹击。于是安装了40炮的p51野马、喷火、暴风、等性能更好的战斗机运往苏联,帮助苏联空军消耗德军的力量。美制的90毫米高射炮(可以平射)、英国17磅反坦克炮也在积极的优先制造中。在北非要依仗这些武器才能对付德军制造的豹3坦克危机。
估计还要有一个月的时间,苏联才能准备好进攻需要的一切。那个时候,即到了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