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只是一出于关心的人忧天,他们还忘了,鸿儿还是一个全真弟子,寻常的武者还真的靠不近他们的身边。
    姜明慢慢的走上岸去,送来的小船看见他站稳之后,并没有任何的犹豫,便转身离去。鸿儿站在原地没有动,只是痴痴的看着徐徐走进的姜明,可能还没有适应过来,自己心爱的人刚刚从北方过来,身上还穿着厚厚的皮氅。浑然没有感觉到长江流域的温暖。纵然是在朔朔的海风中,鸿儿也能感到风中略带着一点点暖意。
    鸿儿只是看他走进,而姜明何尝是感觉到皮氅裹在身上的不适,只是心事重重的猜测着鸿儿的目的,是再一次的拒绝,还是怕自己为了赤红军而拒绝这次赐婚。但无论是什么样子的一个结果,都证明了自己正在走进的这个女子是十分爱自己的,可是自己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呢?
    姜明走进鸿儿面前的三尺距离定,因为现在有无数双眼睛正在看着他们两人,古代的礼制也不可能使鸿儿能坦然的和自己公开的相拥而泣。就在这三尺的距离中,两个人相互凝望着,谁也没有出声。一时间,柔情似水的千言万语都化作着无言的相对之中。
    过了不知道有多久的间,姜明才涩声的问道:“你在这里等我?”问完之后,心里就立刻骂自己这个问题实在是多余,不是在等自己,难道是在这里吹海风凉快吗?不料鸿儿竟是轻轻点点头,默认了自己这个笨拙的问题。
    姜明心里不由的大动,真是得冲上前去抱着鸿儿吻吻她那已经发红的小脸,然后对她说,我会娶你的,我这次回来就是娶你的。可是在那里踌躇了半天,也没有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却是鸿儿好像明白姜明的意思一般,那脸色更是红的要滴血一样,足可以染红半边天了。
    看着鸿儿的娇羞,姜明更加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像是做贼一样回头看看游弋在四周的战船,却好气又好笑的发现,赤红军下的将士们,竟然都正在瞪着双眼注视着自己这边的情况,心里才知道鸿儿为什么害羞。不过现在离那么远,就是转回去吆喝他们不要看,恐怕鸿儿那时候真的是无地自容了。
    把蒙古大元算计的团团乱转的姜明,此时对着这个情况也无计可施了。可是正在这时,突然从鸿儿的后面传过来一连串响亮的狗哮声。探头看去,原来竟然是很久未见的赛虎,正叼着只螃蟹从岛的另外一端飞奔过来,从四肢跑动的频率上看,也是充满了兴奋。
    赛虎不是一直养在泉州的蒲府吗?姜明带着一点问看向鸿儿,没有想到鸿儿看见姜明望向她,忙紧张的说了一句:“是赛虎想你了,我带它来见你的!”姜明一时间目瞪口呆,啼笑皆非起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年(二)
      
    明和鸿儿在江口崇明岛上的扭扭捏捏的相遇,开始的被赛虎的到来驱赶的踪迹全无。两人本来就没有那么生疏,在一起快六年了,能有什么生疏呢?刚才的尴尬只不过是二人半年未见加上诸船环绕。大家又知道姜明此番的回归是为了什么,自然有些扭捏。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很快的就将环绕在四周的战船抛到脑后,并肩往岛的中心走去。而此刻一直注视着二人举止的赤红军的官兵,才如梦初醒一般回过神来。当官的看见兵卒依旧在那里张望,于是走过去重重的踹上一脚,才使他们如梦初醒,嬉笑着走到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起来。
    姜明和鸿儿在岛中的几排房屋旁边站定,那是翻羽军在崇明岛上建造的军营所在,由于时间还很短,只是简陋的平房而已,而在平房的正前方校场处,立了几个大约有十来米高的哨楼。哨楼上面摆着有海碗粗细的竹筒制作的望镜。
    这个是由于军营的所在已经是崇明岛的最高端,再建哨楼,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望镜来观察周围的情况。在张鹤人手充足的情况之下,玻璃产业迅速的发展,除了制作成大量的工艺品和平板玻璃大量的输送到泉州,由蒲氏买给外来的番商外。而且张鹤在望远镜的基础上,发明出能看的更远的望镜。分别由十三节绣筒或者是打造好的铁筒组成,平常是套叠在一起的,待到用时,可逐节抽出,观察不同的距离,但就是太重了一些约有二百余斤,不利于行军打仗,但是装置在战船顶部或者是姜明所说的炮台左右观察敌情。是最好也不过了。
    听说最远可以看到二十里之外人脸上的麻子。虽说有些夸张吧,但是又一次张鹤在夜间将其对着月亮看然看见月亮上丘壑纵横的环形山,吓了一跳,心想月亮上不是有月宫娥吗?怎么看到的和传说中不一样呢?
    心里这样想着,是谁也没有告诉过,只是传言而已。
    姜明和鸿儿片刻后,就出:在其中的一个哨楼之上,鸿儿饶有兴趣的利用望镜看着在周围战船上士卒们好奇的表情,不由的轻声的笑了起来,望镜虽然制作了不少是被列为军事用途,所以在平时很少见到。鸿儿也是首次操作这个东西。
    倒也是驱了不少笼罩在他眉心的一些愁云。姜明明白为什么鸿儿眼底总是有淡淡的哀愁闪过,爱自己,但又不愿见自己在朝中郁郁终日。愿意陪伴自己共渡一生,但又不愿意扯自己离开原来的土壤。
    因为姜明在闲暇时曾经鸿儿说过,有一天等朝中事情了结了会带着他扬帆远去,领略一下异国的风貌,并告诉鸿儿,其实他们所住的地面,原来是一个圆的星球,在理论上一直往前走下去,只要是方向不变,是绝对可以回到出发的地点,对此鸿儿充满了憧憬。
    看着鸿儿的脸上露出一些笑容,姜的心里才好受一些。心里默默的想着鸿儿,你又何必多虑谓江山如画、分外娇娆,所谓辉煌岁月、功名尘土没有你,又怎有半分颜色!
    他知道鸿儿是担心自己不娶她是担心娶她之后。失去现在所有地一切。但是事情。那里有那般文人和鸿儿想地那么简单呢?
    两人在崇明岛上玩了一会。以回避着关于婚嫁地话题。虽然鸿儿几次想说出来什么。却总被姜明巧妙地引开。根本不和他研究得失问题。也知道姜明是为了什么。鸿儿在幸福地同时。更是责怪自己为什么当时答应杨太后地封赏。
    只是在岛上呆了大约两个时辰。二人就乘船往南京而去。
    而南京城内。却是忙成了一团了。为了不给姜明以拒绝地借口。南京城正准备着一个庞大而又豪华地欢迎仪式。用来庆贺姜明此去日本地胜利还朝。但这不是目地。最终地目地就是会在这个仪式上。会由皇太后亲口宣布赐婚于太师。
    只要是姜明领旨谢恩。那么按照本朝惯例。为了避嫌。就要马上交出手中地兵权。也就是要放弃对赤红军、勇军、蕃军和乡军地节制。以姜明平日地表现。只要不拒绝赐婚。那么就不会不按照规矩办事。而且。关于赐婚收兵权地事情。在政事堂已经得到了一定地认同。
    由于姜明不在。暂时政事由陆秀夫负责。政事堂十六个人之中。陆秀夫、张镇孙
    臣、邓光荐、谢得、张德、赵孟和杨亮节表示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赞同趁机收回太师手里的兵权。
    而姜明这边阵营中。侯强、陈宜中、文天祥、凌震、张钰、吕文焕、陈吊眼和张等人开始表示出极大的沉默,到了表决的时候,陈宜中、文天祥、凌震、张钰、陈吊眼和吕文焕都表示了反对赐婚。但是此时出现了一个变数,就是侯强和张僖却是投了弃权之票。一下子有些让姜明阵营中的陈宜中等人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张僖倒是也可以理解,作为一名降将,在姜明收回其大部分兵权的情况下,能保持弃权之态已经算是可以了,但是侯强却是姜明一手提拔起来的,为什么会做出弃权而不理呢?更何况,现在的弃权,就等于让姜明放弃兵权,这个可是兹事体大了。别说姜明阵营中的人有些奇怪,就算是陆秀夫等人也是惊异不定,简直有些不敢相信侯强会这样做,犹豫了一下,心里还是大喜起来。
    不管是侯强怀着什么心思,就算是姜明将兵权交出,也轮不到他来坐镇当家。对于一个要背景没背景,要出身没有出身的他来说,在陆秀夫和张镇孙等人眼里是不可能坐上一方枢密之位的。
    既然是以票数论输赢,当初陆秀夫就是争取了张僖这一张弃权票也就够了,侯强这一张只是意外惊喜而已,随后,十六人中,以八人赞同、六人反对和两人弃权顺利通过了关于皇太后赐婚的事情。
    顺理成章,接下要讨论到底是由谁来接过姜明手里的兵权了,本来陆秀夫是极为中意张镇孙的,可是由于张翔泰的从中作梗,张镇孙以不擅军事而推脱了。而杨亮节更是外戚,不会被排上,姚良臣威望、身世都不足于压服众军。
    反而是姜明阵营中张钰、天祥等人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陆秀夫又怎么甘心将毫不容易争取来的胜利拱手送给他们呢?换上这二人,和姜明手握兵权有什么不一样呢?文官阵营中出现了尴尬的真空现象。但是又必须提交人选供政务院讨论。
    没有办法,:秀夫有心挺身而出,一是怕有人说他别有用心,二是他是首辅丞相之责,有得有失,让他放弃擅长的政务去抓并不擅长的军事,恐怕自己也有些忐忑不安吧。无奈之下,只有强推姚良臣和张德这两人了。
    其实张镇孙是一个不错人选,不但能行军打仗,而且是状元出身,可是为什么就不同意呢?陆秀夫有些郁闷的看向张镇孙,谁知道对方也看他,竟然低下头来做思索之状。
    中兴二年腊月初八,太师姜明顺利送日本国主回岛,并且助其复国,日本国为感谢大宋倾力扶植,愿纳贡称臣,永为大宋之藩属。在陆秀夫这班文人的可以渲染之下,南京城一时之间陷入了兴奋之中。
    大宋一直东西避,被蒙古鞑子骑在头上欺凌。曾几何时,大宋不但外敌被御于长江以北,只能望江怅然。现在又能护佑藩属,帮助其平叛复国。这个是多大的荣耀啊。在一些富商的带动下,全城张灯结彩。一路彩虹的连绵到采石矾。
    傍晚时分,数艘赤红军战船,缓的靠近玄武湖入江口,这个口原来并不适合战舰行使,但是大宋现在以水军为本,为了更好的卫护南京,姜明特地命工部拓宽并加深了玄武湖,把通往江面进出水道都加宽了,湖面涨了一倍,,加深了这个入口。经过这次工程,玄武湖水面宽度和深度都有增加。样式和规格都是姜明参照他后世来南京求学时的记忆所设计的。
    很快的就成为赤红军战船的栖息之地,往来的商贾一般是不允许进入的。只能再沿江码头靠岸,然后再巡陆地进城。很快的,站在船头的姜明通过望远镜看见玄武湖中心的那个小岛。转过眼去,就看见熙熙攘攘的迎接人群中,竟然闪动着御用的黄色。
    这个岛到玄武门有二里多的路程,前来迎接他凯旋的人就分布在这个区域,想到事先前来通知他有迎接凯旋的典礼时。姜明有些不知所谓,其实这一趟无惊无险,除了来往路上的奔波之苦之外,还带回了大量的黄金以及日本特产,甚至在大宋水军的威胁之下,北条时宗连开仗的勇气也没有。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