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再也没人为金担忧了,士子们该放心来了吧?”秦异人欣慰的一掀眉头,挪揄道:“可惜啊,天下有数的商家会汇聚在邯郸,唯缺吕氏商社呢。”
    “哈哈!”吕不韦三番五次算计秦异人,更是使出见不得人的手段,却是闹得灰头土脑,丢尽了脸面不说,还赔了那么多金。
    若战国时代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说法,孟昭他们一定会用上。
    XXXXXXXXXXXX
    卫国,濮阳,吕氏庄园。
    吕不韦卧病在床,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如同在土里埋过似的。
    吕不韦在邯郸被玉夫人吓破了胆,不得不离开邯郸,回到卫国濮阳老家,准备好好散散心。却是没有想到,不仅没有散成心,反而又窝了一肚子火。
    他的父亲吕太公见他兴致不高,为他四处寻遍,花重金买下一个美貌、能歌善舞的歌伎,要吕不韦收为侍妾。
    吕不韦痛失赵姬,一颗心肢离破碎,能有一个美貌善解人意的人儿在身边的话,极有必要。然而,让他郁闷的是,在纳妾这天,荆云喝醉了酒,正好撞到这可人儿,色心大起,把这可人儿给硬上了。
    这顶绿帽子戴得够大的,吕不韦暴怒了,准备要杀掉荆云。然而,荆云是士侠出身,岂是那么好对付的?先下手为强,挟持了吕不韦,勒索了五千金,带着美貌的可人儿,堂而皇之的离去。
    吕不韦先是被秦异人横刀夺爱,抢了赵姬;再被荆云强暴了侍妾不说,还打劫了他一通,新仇旧恨齐上心头,他一病不起。
    偏偏还有让他更加难受的事儿,他得到消息,秦异人在邯郸风生水起,抡材大典天下皆知,七大战国参与,商社纷纷表态要参与,唯独他的吕氏商社因为与秦异人的矛盾而不能参与,只能置身事外,失去了扬名的良机,他痛心不已。
    最让他痛心的是,这意味着他彻底失去了秦异人这个奇货。
    一个能把抡材大典操持成如此规模,天下皆知的人,岂是吕不韦所能控制的?
    “噗噗!”不能居秦异人这个奇货,吕氏商社就是失去了天大的利益,吕不韦一口怨气难出,唯有大口大口吐血的份。
    XXXXXXXXX
    魏国都城,大梁,国尉府。
    国尉是战国时代的重要武职,在军队中的地位仅次于上将军。魏国的国尉与哪一国的国尉都不同,因为这是三代国尉,并不是一个人做国尉。
    一连三代人都当国尉,在战国历史上仅次一家。久而久之,这家就以官为姓,人称尉氏,至于真实的姓氏,早已不为人记得了。
    事实上,这个家族不是三代国尉,而是四代国尉。只不过,第四位国尉不是在魏国,而是在秦国,这就是尉缭家族。
    第四个仕于秦国的人,就是名垂千古的尉缭。
    尉缭这个家族,是以官为姓,这在战国时代很是常见。至于他的祖父、父亲叫什么名字,已经难以考证,本书中就称为“老缭子”。
    据说,“尉缭”这个名字,是尉缭的曾祖父使用过的,因而,历史上有两个尉缭。一般说的尉缭,是指最后一个尉缭,即辅佐秦始皇成就一统伟业的尉缭。
    老缭子约莫五十岁,身体健壮,极是精悍,一身的威猛气势,跪坐在矮几上,打量着短案上的文告,眉头拧得很紧。
    尉缭恭恭敬敬的站着,没有出声打扰其父。
    尉缭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材壮硕,气质与其父截然不同,其父威猛,尉缭却是清雅,让人生出亲近之意。
    一双眼睛特别明亮,炯炯有神,转动之际,透着睿智。
    “缭儿,你是想去参与抡材大典?”老缭子终于抬起头来,打量着尉缭。
    “是。”尉缭点头。
    “百年战国,就未有如此操持抡材大典的,这个秦异人好大的手笔。”老缭子眉头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剑,道:“他为士子读书人解决了舟车吃喝之资,前去参与抡材大典的读书人、士子必然不在少数。再者,七大战国皆要参与,意在招揽人才,若是一战成名,便可入仕,这是一条捷径,士子会趋之若鹜。因而,这次抡材大典必然是人才汇聚,开百年战国未有之盛况。”
    老缭子的眼光极为了得,一语道破玄机。
    抡材大典本就是成名入仕的捷径,在抡材大典上一战成名,身价倍增,所交非富即贵,会为各国招揽。七大战国参与,招揽人才之意已明,仕子们还能不去的?
    “学而优则仕”,这是数千年的教条,却是很经典,数千年没有改变的经典话语。
    “爹,孩儿此去,非要入仕,是想见识天下人才。”尉缭说出想法。
    “哦。”老缭子问道:“你以为这次一定会有盘盘大才?”
    “一定会有!”尉缭非常笃定,道:“长平大战后,秦胜赵败,天下大势已明,操于秦手,秦国一统之势已成。以前那些观望的人才,一定会趁机出世。”
    长平大战的影响太深远了,大大的缩短了中国历史的统一进程。
    “你是为秦异人去的吧?”老缭子眼中精光一闪。
    “是的。”尉缭没有否认,道:“天下大势已操于秦手,只要秦国恢复国力,再出一明君,聚集一批雄杰之士,就可以大举东进,扫灭列国,成就一统伟业。”
    老缭子挥手,阻止尉缭再说下去,道:“这个秦异人异军突起,名为操持抡材大典,实为秦国聚集人才,若是稍有眼光的人,都会选择秦国,成就一番伟业。能有如此深远目光者,定非常人,秦国正需要这样的明君。你此去,非为参与抡材大典,实为察秦异人可否造就,可否成就伟业?”
    “秦王二十余子,近百王孙,未闻有杰出者,这个秦异人能有如此眼光,能如此操持抡材大典,颇让人感兴趣。”尉缭点头承认。
    “自祖父之时起,我尉氏三代国尉,深受魏恩,本不该弃魏。可是,非我尉氏不忠,实是魏国一代不如一代,不是享乐,就是邀名,无真才实学矣。纵然我辈有心尽忠,愿为国出力,魏国已无力回天。”老缭子仰天一叹,道:“非我魏国无才,实为人才无用,不得不远走他邦!先有张仪、乐毅、范睢,后有吾儿。悲乎!”
    魏国的盘盘大才特别多,若是用好的话,一定能成就一统伟业,却是有才不能用,徒作嫁衣罢了,让无数人感慨。
    “缭儿,你此去,把兵书带上。”老缭子眼中精光暴射,道:“这兵书自你曾祖父始,已历三代,仍未成书,为父期望你能写成。”
    《尉缭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兵书,却不是一人写成,而是由尉氏家族四代人努力的结果,最后成于尉缭。


第七十三章 未来之星(中)
    第七十三章未来之星(中)
    韩国都城,新郑。
    一座巨大的宗室府第中,有上数十间房屋,却是甚少有人,也就几个佣仆在忙碌。要是一般的宗室府第,那一定是佣仆成群,忙忙碌碌,哪会象这般冷清。
    照这冷清样儿,仿佛这不是宗室府第,是寻常庶民家似的。
    这并不是最令人奇怪的地方,最让人奇怪的是,这座宅院的主人是个童子。
    没错,是个十二三岁的童子。
    这个童子与众不同,很是另类。
    从长相说,这个童子没问题,粉妆玉琢,极是俊俏。眼睛特别明亮,炯炯有神,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睿智的光芒。
    从他的衣着上说,另类,非常另类。
    一袭华贵的狐裘穿在身上,让人不忍卒睹,因为他的狐裘质地是绝对是上品中的上品,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他的狐裘皱巴巴的,跟乞丐的衣衫差不多,皱结在一起。
    狐裘是何等的珍贵,上等狐裘就更加难得了,谁个不是珍视异常?生怕出一点儿问题,谁敢象他这般穿着皱巴巴的狐裘在他人面前晃荡,还不给人笑话死?
    他不仅穿了,还堂而皇之的穿了,四处招摇,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很另类似的。丞相府,王宫,他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谁也拿他没奈何,就是韩桓惠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唯一可以称道的是,狐裘浆洗得还算干净。
    衣着上另类仅仅是童子另类的一个方面,他最让人印象深刻,无比另类的就是他说话结巴,不是一般的结巴,是非常结巴,听他说话,比打仗还要累。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法家集大成者,一代奇才:韩非!
    “韩非,你一向自诩非凡,这次抡材大典,你有没有胆去参与?”一个二十余岁的宗室子弟带着一群人进来,冲韩非道,嘴角一裂,很是不屑。
    韩非是韩国宗室中的另类,不仅衣着另类,就是为人处事也是另类,他冷傲、孤辟,眼光奇高无比,放眼天下间,没几人入得了他的法眼。
    此时的韩非虽然是年纪不大的童子,却也把这方面的潜质展露无疑了。
    他穿着皱巴巴的狐裘四处走动,王宫也敢闯,这在鲜衣怒马,极为讲究衣着的王室里,极为少见,被人视为耻辱。
    最让人耿耿于怀的是,他说话结巴,韩国宗室引为奇耻大辱!
    堂堂一国王室,竟然出了这样的另类,这样的结巴,还有脸面见人么?
    为此,那些王室子弟一有空,就到韩非的府第里撩拨他,讥嘲他,寻他开心。
    “我正要告告告……知你,我要去去去……邯郸……论战战战战。”韩非双眼一翻,精光暴射,盯着眼前年轻人,一本正经的道。
    “你去论战?”这年轻人仿佛听到天下间最好笑的笑话似的,仰首向天,开怀大笑,指着韩非:“你区区一童子,谁会让你论战?让你论战,还不被天下人笑话死?”
    韩非虽是天才不凡,毕竟年岁不大,不过十二三岁,若是让他参与论战,的确会为天下人笑话。
    “太太太太……公七七七七……十为相,可有人笑笑笑笑……其老老老?”韩非的结巴千古有名,果是不假,听他说话,比打仗还要累,还要累得多。
    姜子牙七十岁才被子周文王发现其才干,拜为丞相,辅佐周室,成就大业,这是一段千古佳话。
    然而,这个轻年人听在耳里,仿佛听见天下间最为好笑的笑话似的:“韩非,你一小小童子,也敢妄言?也敢比太公?你不自量力。”
    “你一区区区区……燕堂小小小小……雀,安知知知知……韩非鸿鸿鸿……鹄之志!子愚笨笨笨……之人,不足以与与与与……语。”韩非挥挥手,仿佛在赶苍蝇似的,极为不耐烦与不屑。
    “你……”这个年轻人被鄙视了,极是不爽,却又奈何不得韩非,只得怒冲冲的去了。
    “备车!我要去去去去……邯郸,论论论论……战!”韩非冲佣仆道。
    XXXXXXXXXXXXX
    楚国,上蔡。
    县衙中一个身着土黄色小吏衣衫的年轻人,与众不同。他身材极高,甚是瘦削,一袭小吏衣衫在身,却是难掩其精明之气。一双眼睛明亮,转动之际,透着坚毅,还富有睿智。
    年轻人眉头紧拧着,眼睛瞪得老大,打量着短案上的一本本文告,思索不已:“此次抡材大典,必然是英杰汇聚,会有不少才智杰出之士,若能参与的话,定是有不少收获。”
    右手在短案上轻轻一敲,又有些惋惜,道:“可是,我有家有室的人,离妻别子,远行千里,留下他们妻儿苦苦度日,我于心何忍?”
    家,是中国人心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