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侍候鹰隼的小厮过来,春晓交出竹管,在她印象里鹰隼专职龚炎则的事务,那小厮看过竹管却说:“这是三爷给您的信,上头用了虎头纹,乃是三爷私人信笺,又有鹰隼专门送到您手里,不会错的。”
春晓一愣,捏着那竹管,心里头百味杂陈。
夕秋见春晓坐在临窗的炕上看着手里的竹管发呆,半日也不曾打开,想了想,悄悄招呼几个丫头退了出去。
不知什么时候,春晓回神,屋子里悄然无声,天青的琉璃窗子透来须弥的光,叫她无端想到那句,彩云易散琉璃脆,这世间越是美好越是镜花水月。
她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看他的信,目光虚无,浮沉的思绪里尽是那个男人对自己的宠,往日种种,如痴如醉,有心酸有甜蜜,有霸道的禁锢,却唯独没有一双一世共白首的承诺。
春晓久久咬着嘴角,又想到男人嬉皮笑脸的说‘咬爷的嘴,自己的疼了没法子吃东西。’便手上用力剥掉封蜡,从里头倒出信笺,铺展在手心里,纯白的纸上米粒大小的字,诧异怎么写的这样小,举近了看,但见开头写着:吾爱。
毫无防备的心扑棱一跳,春晓顿觉脸颊滚烫,捧着信笺的手心冒了汗。
她大口呼了一口气,才又低下头细看。
吾爱:
晃眼数日,如隔多秋。吾走时,窗前水仙开的正好。锦帐低垂,你就依在红被里,吾吻之脸颊,香甜胜过饴糖,每每回味,总觉就在你身旁,闻着满室馨香,心田静谧。不知这些日子你可思吾如狂,正如吾思觉有恙……。
春晓抬起眼,艰难的扯动嘴角,眼里水光再止不住,顺着脸颊滚落,哭了一阵,手指撷泪,扭身起来奔进内室,就见窗台上那盆水仙打着骨朵,正待绽放。再转过屏风,锦帐里,水红的缎被安静如昨。
“原是他走之前来看过我?”春晓喃喃自语,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又懊恼当时为何在睡着,该与他说点什么的,哪怕是路上小心这样寻常的话也好。
她怔怔的坐下,又去看手里的信,见字如人,字虽写的小巧却难掩锐利的锋芒,一撇一奈亦有霸气,后头写着:常驰马背,日袭千里,奔波劳累其次,唯相思入骨难平复。如今遍野白雪,吾却不知归期何时,期盼切切。
竟是还未有归期……。
将信捂在心口,第一念头是心疼他大冷的天儿在外奔波不易,第二个念头是他满纸相思,正是她苦苦压抑的情意,第三个念头是……他似并没有上心纳妾的事。
“若我与他,没有旁人该多好。”她如是感慨。
这时,外头夕秋隔着帘子道:“姑娘,那鹰隼又飞来了。”
春晓抬起头,将信揣在袖子里,几步走出去,果见那鹰隼又在院子上空徘徊,观望了一阵,鹰隼并不落下,便与丫头们道:“都散了吧,随它折腾。”又道:“它不伤人。”
丫头们不信,纷纷躲在屋子里探头。
夕秋看着不像话,与春晓道:“奴婢去叫小厮来。”便是那侍候鹰隼的。
春晓点头,才想转身回屋,就听空中一阵清啸,鹰隼滑翔般在空中飞高而后又向下扑冲,小丫头们齐齐惊呼,鹰隼扑下来却是平地又掠起,如同送信来时一样。
春晓也不知怎么想的,就觉得它是来要那竹管的,或许是……回信?
想到这,她安抚的朝鹰隼点点头,回转屋子,要给龚炎则回个只言片语的短信,毕竟那样的小字她写不来,来到平日龚炎则办公的西屋,倒了一点茶水在砚台里,来不及碾磨太久,笔尖沾了便铺纸,心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淡淡的墨染才在纸上氤氲出一个‘花’字,就听外头一阵乱,夕秋急惶惶的掀开帘子进来,道:“老太太来了!”
………题外话………吼吼,25号第一更~~
☆、第220章 毁了省心
笔尖一滴墨落下,污了一页纸。
“姑娘……”夕秋见春晓愣神,忙又唤了一声,春晓把笔放好,一边往外去一边整理发髻衣衫,来到门口,思晨把帘子打的高高的,就见老太太坐着一顶褚色福字软轿被抬进院门,春晓忙下了台基朝前恭迎。
老太太的轿子一直抬到正房门口,佳玉撩了帘子,春晓亲自伸手扶老太太下轿。
老太太站好后,朝周围看了看,道:“近两年身子不爽利,一直没怎么出明松堂,倒是十几年没来了。早前三儿就爱窝在这儿处理庶务,我见他图自在,便允他挨个窗子换了琉璃,一时倒成了太师府一景儿,好多丫头婆子偷偷跑来看,只这里是正经地方,哪容人随意进出?”说着看向春晓,和风细雨的笑,“临时起居还好些,常住总是不方便,那边屏门一出就有外男走动,我看你不如回鸢露苑去,内宅才得呆不是。偿”
春晓虽打定主意以不变应万变,可老太太这一出一出的,还是叫她心里发闷。只并不反驳,柔顺的俯身:“是。”
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由着春晓扶着进了明堂,请老太太上桌,随即张罗上茶点果子,夕秋侍候左右忙的团团转,“三爷还存着上好的君山银针,奴婢去给老太太沏茶。”思晨也道:“老太太来的巧,灶上才蒸了蜜糕,正好端一碟子来。”
又有思华关窗子,怕风冲了老太太,思华取了极厚实松软的引枕来,侍候老太太靠上。
老太太也笑意融融,道:“都是百伶百俐的好孩子,不用忙叨了,我与你们姑娘说说话,都去玩吧。”
跟来的佳玉会意,走到思瑶几个丫头跟前,双臂一时搂住两个,笑着道:“早前来不敢耽搁,老惦记老太太寻我,今儿老太太就在这,你们姑娘也在跟前侍候,我正可松散松散,与你们一处说说话儿。”
丫头们看向春晓,听春晓说,“都去吧,这有我呢。”这才笑着反挽住佳玉,一起退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老太太和春晓,老太太瞅了眼她,见规规矩矩的不言不语,表面倒是顺服,没想到敢蛊惑爷们动用鹰隼传信,真是被纵的没个样子了。沉着脸道:“你们爷给你寄信了?”
这种事是瞒不住的,春晓应声:“是。”
“我听说是鹰隼带过来的,真是这样?”老太太语调微微拔高。
春晓纳闷,满院子的丫头都看见鹰隼飞了来,鹰隼又盘桓在太师府上空清啸许久,只怕满府上下没人不知道,老太太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心里疑惑,脸上并不带出来,仍旧恭敬的回道:“是。”
“好大的胆子!”就听哐啷一声响,老太太手边的茶被扫了出去,茶是新泡的,正是滚烫的时候,一下洒在春晓的裙摆上,打湿了黏在腿上,烫的春晓忍不住皱眉。
“婢妾不敢。”
老太太见春晓嘴上认错,竟是站的笔直,跪也不曾跪,看来是身上的倔骨头又作祟了,不禁冷笑:“你还有不敢的?知不知道这鹰隼是你们爷用来处置紧急事务的,你却是没脸没皮的央着他给你寄信,风花雪月的东西值当用一回!”
“我,婢妾……”春晓下意识的想解释,她原本就不知情,且连三爷人在哪都不知道,如何央求去?
“你也不用说,把信拿来我看。”老太太威严道。
春晓死死咬着牙关,知道那信拿出来必然还要被老太太一番奚落,且相好两个之间的信哪能给旁人看?便梗着脖子不吭声。
“还不拿来?我叫婆子来搜,你还有体面可言么?”老太太步步紧逼。
春晓心想,自打做了通房丫头,还哪来的体面呢。涨红了脸道:“三爷写给婢妾的都是私密话,婢妾不明白,老太太为什么一定好看。”
这话说的便是指老太太不自重,插手管孙子的房里事,再远点,是不是连房丨事也要管!
春晓不知道的是,老太太可不连房丨事都管了,敲打过龚炎则,让他雨露均沾。
“什么私密话,不过是诱着爷们没分寸的乱说一气罢了,还不拿出来!”老太太也恼了,龚炎则再霸道在她面前也得眯着,春晓一个小小的妾侍竟敢站她头上吆五喝六,不惩治了还了得!开口就要喊佳玉进来。
春晓一急,从袖子里褪出那封信在老太太眼前晃了晃,嘴里道:“这就是三爷写的,您看见了吧,婢妾没脸叫人搜了去,就此毁了省心。”说完当着老太太的面,把那信笺急促而仔细的撕个粉碎,在佳玉进来的时候就是一把白沫子丢进了茶碗里。
老太太在太师府受人敬畏多年,何曾见过这等架势,一气之下翻了白眼,手指着春晓就往后仰。
春晓唬一跳,连忙上前搀扶,佳玉几乎是飞跑过来,搂住了老太太,也幸亏她抱的及时,不然老太太就磕到椅子里,指不定哪磕坏了。
春晓惊魂未定,佳玉尖着嗓子失声喊道:“快,快请孔郎中!……”
夕秋几个丫头在外头听见老太太摔茶碗便已经惶恐不已,但听老太太喊人,佳玉冲进去,几个丫头也互相推推搡搡的往里来,见状不由吓的腿发软,老太太身子不好,若是死在下院,可不是要全体陪葬!
随后整个下院震惊,善为飞跑去请郎中,因太慌张趔趄了好几下。
不说善为去请郎中,只说春晓与佳玉合力把老太太放躺在炕上,春晓取了清凉油来,抹在老太太鼻端和眼角两侧,却迟迟不见老太太醒来,这时春晓额头的冷汗也滴下来了。
………题外话………第二更~~!
☆、第221章 纳妾了
佳玉不住的用汗巾子蘸着泪,哭着喊老太太:“老太太醒醒,老太太……醒醒啊,奴婢好怕……。”
春晓擦了擦额头的汗,转身接过夕秋在热水里打湿的毛巾,要为老太太烫烫额头,兴许舒坦了老太太就醒了,只手指掠过老太太鼻头的时候,忽地就僵住了,她抖着手把毛巾拿开,瞪着眼睛再次探了探鼻息,竟然微弱到几乎没有感觉。
佳玉顿住擦泪的手,惊恐的看春晓:“怎么?撄”
春晓二话不说,撩裙子就爬上了炕,佳玉愣愣的让到一边,就见春晓双手交叠,按在老太太胸口,然后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一、二……’老太太先时没有反应,近一刻钟的时候开始大口喘息,春晓却不敢放松,仍旧再按压。
佳玉惊道:“你对老太太做了什么?青天白日的,我们都在这,你就敢害老太太的性命。”随后就喊:“不得了了,救命啊!老太太叫春晓害了!偿”
春晓睨着她,没吭声,手下还在用力。
老太太悠悠转醒,但见春晓在自己身上不知做什么,想要把人撵走,偏说又不出话来,急的脸煞白,佳玉扑过来喊她,她才松了口气。
春晓感到老太太呼吸正常了,才慢慢松了手,试着拿开,老太太并没有再晕死过去,松口气。
折腾这一阵,总算是把孔郎中盼了来,春晓与佳玉都避开,孔郎中上前号脉,又细细问了经过,老太太并没有说是因着春晓气的,春晓自然也不会说,只说是一时着急晕了过去。
孔郎中说无碍的,给开了凝神静气的药,让老太太这就三碗水煎服,夕秋接了药方子去熬药不提,只说孔郎中走后,老太太仰着脸道:“人老了便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过是说话急了些,没跟上,就晕过去,也着实是让你们担心了,都下去吧,我歪一会儿。”
人都出了屋子,佳玉仍旧不信老太太的说辞是说话不跟趟,冷冷的瞪住春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