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62章
话虽如此; 陆士仪想起齐王来还是一阵嫌恶; 她随王夫人进宫觐见时,见过齐王几面。太后年轻时是美人; 齐王遗传了太后的容貌; 端看外貌,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贵公子,可是行为举止轻佻。
陆观曾给诸王讲学,齐王对锦衣华服、精巧的玩意,甚至马球、射箭都感兴趣; 偏偏对于史政毫无兴趣。这样的人做个富贵王爷没什么; 但是做皇帝就不太好了; 可是齐王是太后所出,算是嫡子; 而且毕竟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出来; 被封为皇太弟在世人眼里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陆士仪撇撇嘴,“夏傑商纣周幽他们都能做皇帝,其他人就更不算是什么事了。”
宋淮脸色严肃; “这些话还是应该慎言。”
她看了看宋淮的脸色; 最后道:“好了,好了,我不说了。”
宋淮道:“治理国家需要臣子们; 朝中那多么大臣,会规劝皇上的,不会真出乱子。”
陆士仪笑道:“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当了皇帝可不愿意听那些不顺心的话,还不得把忠臣打发的远远的,我看史书,历来就是贤明的君王身边贤臣多,剩下的我就不说了。”
宋淮摸摸她的头,“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陆士仪将下巴一扬,“那是当然,小时候我爹会给我们姐妹讲史书。其实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新鲜事,现在人所行的事情,在史书都大多也都能找到。”
宋淮嘴角含笑看着她侃侃而谈,最后道:“你说的都对。”
他这么说,陆士仪反而不好意思了,“其实我最多只能纸上谈兵而已,像我爹与你这样真正做事的人才该值得敬佩。”
宋淮握着她的手,笑道:“我们来说点喜事,赵兄与你二姐的婚事可能要成了。”
“赵策?”
“是啊,他写信给我,向我打探二姨的情况,我便明说了,二姨温良贤淑,只是因为遇人不淑才离婚。赵策有意向二姨提亲。”
陆士仪寻思道:“赵策想娶我二姐,也得要我二姐同意吧。经过李骥的事情,我爹娘很担心二姐再次遇人不淑,所选的人非要二姐亲自过目才罢。”
“赵兄人真的不错,有担当……”
“唉,你说的话我都知道,只是还是要看爹娘与二姐的意思。”陆士仪道。
她写了信回去问王夫人,过了几日,王夫人回信。陆士仪打开看了一眼,道:“二姐与赵策没戏了。”
宋淮忙问为什么,陆士仪道:“赵策当今皇上的亲侄子,富贵不差,这姬妾也养得起,我母亲说他家的姬妾不少,侧室夫人还给他了一儿两女,二姐秉性柔弱,怕是应对不来。”
宋淮有些惋惜,“赵兄生来富贵,与我等不同,不过只要他敬爱妻子,其他都是小事。”
如果陆士仪处在二姐的位置,现在也就嫁了赵策,反正是搭伙过日子,夫妻之间互相敬重就行,她最初嫁个宋淮也是这样想的,至于以后的事情只能以后再说,毕竟人都是会变的。就算现在找个夫婿,他说不会纳妾,难道就能保证他说的话日后一定会做到吗?
她叹气,“算了,再慢慢相看吧,说不定还有更合适的人选。”
周婉也知道陆家正在替陆士柔相看女婿的事情,她很羡慕,“要是我的母亲也像王伯母一样通情达理就好了,真羡慕士柔姐姐,能有这么全心全意替她着想的母亲。”
其实提起赵策还挺尴尬的,李媒官办事不太靠谱,同时把陆家与周家的女儿都介绍给赵策,两人住得近,关系也不错。
周婉突然问陆士仪,说:“士仪,我仿佛曾听你提起过宋大人与赵策是至交好友,是吗?”
“是,赵策为人仗义热心,有担当,周姐姐你不会是想……”陆士仪惊讶道。
周婉忙说:“我不是要跟士柔姐姐抢赵策,士柔姐姐现在拒绝了赵策,我觉得赵策挺合适的。”
“你不用解释,我知道你的意思,赵策又不是我们家的,谁都可以看上他,只是他有妾室,还有一儿两女,你不介意吗?”陆士仪问道。
周婉苦笑道:“这没什么好介意的,这世上的男子没妾的统共都没有几个,而且我自己嫁过一次人了,还计较这些做什么。我如今离婚住在娘家,父亲对我虽好,但他总有老迈的一日,我哥哥呢,他支持我与林家和离,但这和离的代价就是我父亲休了我娘,我娘待哥哥极好的,日子久了,说不定哥哥要怨我导致父母关系破裂,还有嫂子,反正总有各种无奈的事情,我不如择一个还算顺眼的人嫁了,以后好好经营自己的小日子。”
陆士仪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那你就让周伯父派了媒人去说亲吧。”
周婉迟疑道:“官媒推荐了一些人选,我瞧着赵策算其中不错的,但是他先相中了士仪姐姐,我家若是此刻去提亲,只怕他会拒绝。”
陆士仪乐得成全一桩良缘,于是问道:“周姐姐,你想清楚了吗?如果确定是赵策,我就让子平写信给赵策,替你们撮合。”
周婉坚定地说:“我已经想清楚了,就算以后有不好的事情,也有心理准备去承担后果,我总要向前走的,不能瞻前顾后。”
陆士仪答应下来,等宋淮放衙后,把这事给宋淮说了,然后催着宋淮给赵策写信。宋淮云里雾里的,“前几日还是二姨,这回怎么变成周娘子了?”
“你可别看周婉姐姐外表柔弱,但她是极有主意的,配赵策才好呢,你快写信吧,多替她美言几句。”
宋淮写好信,连夜让人送到东京宣国公府上,赵策的回信很快就来了,他在信上先感谢宋淮关心他的婚事,然后表示相信宋淮,最后要求见见周婉再做决定。
周婉看到信,沉吟道:“见见面是应该的,行吧,等我回东京后再安排相见。”
周婉容貌端庄秀丽,天生一副处变不惊的大家闺秀做范,这样的人哪有人会看不上?陆士仪是丝毫不担心的,她说:“我安排马车送去你回家,你有了好消息一定要告诉我。”
“嗯,我会的,这些日子叨扰你了。”周婉道。
陆士仪握着她的手,说:“不要说这些客气话,我怀孕了,身子不便,还要多谢你来陪我呢!”
周婉回了东京,五月底的时候传来了好消息,宣国公府与周翰林家定亲,不过这在册封皇太弟大典的事情下,显得无足轻重,并没有太多人关注。
倒是王夫人心里有些不舒服,赵策与周婉成了一对,显得陆士柔太弱了一些。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陆士柔本来就有些懦,加之陆观与王夫人对她十分爱护,她只需在父母的羽翼下安稳度日就行了。周婉不同,她若是性子再弱一点,只怕是不能活着出林家,因此她锐意进取,知道抓住机会让自己好过一些。
皇太弟已立,朝堂内外安定下来,皇帝虽然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他独宠萧贵妃,然而萧贵妃却没有喜信传来,他不免失望,再加上宫里新进了许多美人,皇帝开始一一宠信这些美人,指望着能生个儿子出来。
田皇后避居坤宁宫,后宫事宜由萧贵妃代管,萧贵妃偶尔教训一下这些新受宠的美人,美人在皇帝面前哭诉,皇帝知道后,非但不生萧贵妃的气,反而将告状的美人贬到冷宫。时间长了,没人敢在皇帝面前说萧贵妃的不是,但皇帝依旧是宠信其他美人。萧贵妃气不过,于是去了清宁殿,她拜过太后,太后让她坐下来说话。
太后虽然不喜萧贵妃,但皇帝喜爱萧贵妃,她只能勉强接受了萧贵妃,再加上立齐王为皇太弟之事上,萧贵妃说情了,因此这对婆媳如今的关系虽然不十分亲密,但比往日要好多了。
萧贵妃恳切地对太后说:“娘娘,皇上年纪大了,御医给皇上问诊,建议皇上要保重龙体,特别于女色之事上要谨慎,可是如今宫里新进了美人,一个个狐媚惑主,引着皇上流连女色,甚至传出了皇上夜御三女的事情来,长此下去,对皇上的身子不好啊。妾屡次劝皇上,可皇上不听妾的,只能求助于太后娘娘您了。”
太后道:“这事老身记住了,会规劝皇帝的。”
太后之所以爽快地答应下来,倒不是为了皇帝沉迷于女色的事情,她是担心皇上真生出一个儿子来,到时候皇长子与皇太弟该怎么算?幼主继位,国之大忌,梁、辽这几年没有大的战争,就是因为辽帝在立嗣之事上犹豫不决,一边重用长子,一边又立了亲弟弟为了皇太弟,结果长子登基之后,皇太弟叛乱,辽国因此元气大伤。
太后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齐王也是她的亲子,齐王继位,太后的地位不会有任何影响,这比皇帝生出个小太子来继位要强。太后作风强硬,立刻将新入宫的那些美人们送出宫外,让她们出家为皇室祈福。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63章
太后带着皇帝去了奉先庙; 当着先帝的灵位; 语重心长地劝导皇帝,不可沉湎于女色; 要将心思都放在治国上。
大梁以孝治天下; 甚至皇帝年幼,太后还可以临朝听政,掌握天下大权,但太后自皇帝登基后,固守本分; 几乎没有插手过朝政; 皇帝与朝臣都很尊敬她。如今太后劝导皇帝; 皇帝只能跪在奉先庙,承认自己的错误; 表示日后绝不再犯。
太后这才亲自扶着皇帝起来; 皇帝突然眼睛就红了,伤心地问道:“母后,平民百姓家; 也希望能够儿子能承继香火; 我并非是贪念美色,我只是想要一个儿子呀。”
皇帝两鬓斑白,早已不年轻了; 太后有一丝心软,但脸上神情仍然很严肃,“皇上; 有些事情是上天注定了,不能强求。当年高祖打下天下,却并没有传位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兄弟太宗,就是避免重蹈前朝的覆辙啊,前朝幼子继位,才会导致朝纲不稳,不然今日也不会由我们姓赵的坐上皇位。大梁是赵家的大梁,不是你一个人的,难道你想大梁断送在你手里吗?日后你怎么去见祖宗?大梁现在群强环绕,北有辽人,西有夏人,危机重重,你该把心思用在治理国家上,好好的栽培你的幼弟齐王。”
太后其实就是很直接的告诉皇帝,你年纪大了,身子又不好,不知道能活多久了,就算真生出儿子来了,让个小娃娃继位,对大梁不利。皇帝没法反驳,因为大梁本来就有兄终弟及的祖例。
太后让人扶着皇帝回景福殿,萧贵妃看皇帝灰败的脸色,知道太后训斥了皇帝。她心里没什么感觉,面上却装作十二分关心的模样。皇帝躺在她的腿上,喃喃道:“要是皇儿还在就好了!”
提起早夭的儿子,萧贵妃心里眼里酸涩,小声地哭泣,若是儿子没有过世,她总有一日能当上皇后……
皇帝坐起来,握着她的手,道:“你别哭啊,朕前些日子冷落你了,以后必不会如此了。”
萧贵妃摇摇头,泣道:“我很想皇儿,皇儿去的时候,我痛得整夜都睡不着觉,皇上,我有时候甚至都想跟他一起去了。”
皇帝捂着她的嘴巴,“别说傻话,我们还有玲珑与璎珞两个女儿。”
玲珑与璎珞是萧贵妃生的两个女儿,但对她来说,如果有了儿子,女儿就是锦上添的花,可现在儿子都没有,女儿对她来说其实没什么用。
皇帝叹气,“我近来常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