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心说:求你别再给我家孩子瞎讲什么喷火的故事了好不好!
秦凤仪很有孩子缘儿,他虽则忙,但只要有空,就爱带着孩子们玩儿。而且,他这种完全就是那种惯孩子的家长啊,见孩子们喜欢动物,大象是没有的,但,过中秋的时候,小兔子一人送了两只,把孩子们欢喜坏了。
大阳还要带着兔子上床睡觉,李镜严厉不准,秦凤仪还劝媳妇呢,“上来就上来吧。”
“你少给我添乱。”李镜连秦凤仪都训了一句,转头说大阳,“你要带兔子,就自己一屋睡去!”
大阳有点儿怕他娘啦,抽咽两声,把兔笼给嬷嬷拿走了,但他当天也不跟他娘一个被窝了,他跟他爹一个被窝睡去了。有他爹的安抚,又给他讲了个睡前小故事,大阳本就玩儿了一天,很快睡着了。秦凤仪与媳妇道,“孩子嘛,什么是孩子,慢慢讲道理就行了,你别吓着大阳。”
“别跟我说话!”李镜简直一肚子火。
“怎么,还真生儿子气啦。”秦凤仪一只手搂着肥肥软软的胖儿子,另一只手钻媳妇被窝去。李镜给他拍了出去,李镜气的,“总是把黑脸叫我唱,你自己做好人!”她干嘛要跟儿子生气啊,她是气秦凤仪,简直气死个人!回回都是她教导儿子,秦凤仪在边儿上做好人!
秦凤仪笑嘻嘻地,“这还分什么你呀我的,咱俩的儿子。”
“下回这种事就该你管,知道不?”
“知道了知道了~”秦凤仪很容易就答应下来,李镜稍稍气平,就听秦凤仪咝咝的倒吸气,李镜问,“怎么了?”
“唉哟喂,这小子,他摸我。唉哟,连摸再掐~”
帐子里光线有些暗,可这眼看就快中秋了,月光正亮的时候。李镜掀开秦凤仪的被子一瞧,就见大阳一只手摸在秦凤仪胸前,小肉手揪住他爹的咪咪,正掐的来劲呢。李镜大乐,“活该!”
第303章 大怒!
这是秦凤仪就藩后的第一个中秋宴; 也是一战大捷后的宴会; 规格相当盛大,秦凤仪更是先从内库拨出钱来; 大赏军中。当然; 南夷官员都有中秋节礼; 只是; 不比军中丰厚罢了。最丰厚的就是冯将军麾下,余下潘将军麾下、土兵都是各按旧例,大家也没什么好争的,此次出战,冯将军是主力。
许、关两位知府也被秦凤仪留在了南夷城过中秋节; 主要是,这俩人便是回去; 中秋节也得赶路上; 与其如此,就一道在南夷城过吧。
说来,这俩人还真是开了眼界。南夷城先时啥样,他们也是知道的。秦凤仪这过来后; 南夷城就大变样了; 城里的人比以往多了两三倍不止; 现在去街上更是热闹的不得了。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便不提了; 尤其,城中的建筑变得多了,以前有些歪歪斜斜的屋子; 该加固的加固,该收拾的收拾。只要有空地不挡路的地方,多出几间小屋子做门面儿做个小生意啥的,不要太多。而且,城中酒楼饭庄客栈铺面儿,更不可同日而语。尤其还有一家特别大的点心铺子,说是淮扬有名的如意斋,亲王殿下的扬州老乡开的,这到了节下,不知多火爆。当然,去大点心铺子的,都是有些个身边的,但,小点心铺子也是人满为患啊。而且,有模有样的青楼还开了好几间,不是那等年老色衰的妓馆,是格调与风情俱在的青楼,听说,晚上还有旗楼赛诗哩。
许知府都说,“六月送军粮还来过呢,怎么觉着如今人更多了。”
关知府也道,“怪道都说殿下安民抚民,功力不凡呢。”
俩人想着,要中秋了,殿下留他俩在南夷城过中秋,怎么着也得给亲王殿下备一份中秋礼才行啊。其实,中秋礼什么的,早在自家州府都备好了的。只是,听闻有山蛮来犯,俩人也是真的担心亲王殿下的安危,倒不是就忠心耿耿到了这地步。实在是,秦凤仪身份尊贵,就是给封到南夷来,这也是皇帝陛下的亲儿子,倘秦凤仪有个好歹,整个南夷州都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再者说了,这也是他们为人臣子的本分。过来给亲王殿下请安,担心亲王殿下的贵体是否被山蛮伤到,自然不好带着中秋礼过来。但,眼下中秋节,多少人给亲王殿下献中秋礼,他俩也不好空着啊。
但这一时间,又想不好送什么。
俩人到底都是进士出身,而且,亲王殿下跟他们推心
第304章 留南夷享福
秦凤仪只是把刀压在工部郎中的颈项上; 那郎中还在鬼叫; “殿下饶命——”然后,郎中整个人的脖子就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的捏住了一般; 倒没有人捏他; 只是秦凤仪压着刀刃在郎中脖子上慢慢的拉出了一道口子; 秦凤仪拉的很慢; 那刀刃还不大好使,遇到有嘣口的地方,拉一下肉皮,想是不大好受的。因为,该郎中只说了这四字; 之后,两眼下上一插; 人便厥了过去; 接着便是一股子屎尿骚臭味儿袭来,直接吓得失禁了。
秦凤仪淡淡道,“这刀果然不大好使。”
将刀递给身边侍卫,秦凤仪转身对这些土人道; “战刀软甲的事; 有我!大家依旧训练; 我自会给你们一个说法!”
土人们原是个爱嘟囔的性子; 但秦凤仪直接表演了个慢动作的大刀拉脖子,土人们也给惊骇住了,竟没有多言; 阿金带头道,“我们听殿下的!”
再有阿火族长附和,“是!我们听殿下的!”
土人不会喊什么“千岁千千岁”的话,于是,大家都喊,“听殿下的!”
秦凤仪安抚了土人,便带着章颜离开了土人的兵营,秦凤仪沉着脸,一直回了巡抚府的议事厅,打发了其他人,劈头便问章颜,“如何这般不仔细!”
章颜是有苦说不出,道,“我要说了,殿下怕是不信,我刚来南夷时,冯将军麾下刀甲亦多有坏损,实在修不来的,我上表朝廷,朝廷给拨了五千,皆是这般旧的。殿下,朝中规矩,刀甲自来是先供禁卫军与陕甘的北安军,其次是直隶、晋中一带,再次是江南江北两岸,咱们从来都是最后的。能这么快拨过来,已是看了殿下的面子。臣原是想着,先叫土兵们用着,有不合身的改一改,兵器上有些要修补的,咱们这里也的工房,也能磨一磨,补一补。”
“你可真会过日子。”秦凤仪道,“你看到那个工部小官儿没!他敢在我面前这样说!这分明就是没把我放在眼里!”
秦凤仪双眼微眯,重重的捶的扶手一记,寒声道,“我还非讨回这口气不可!”
秦凤仪回屋都把这个该死的工部郎中骂了个狗血淋头,因为大阳睡了,秦凤仪怕吵醒儿子,颇是压低声音,秦凤仪与李镜道,“这个该死的工部,简直就是大皇子的走狗!先时三皇子在工部,便屡被掣肘!那年老虔婆过寿,舅舅打出新刀,该死的工部竟然要用什么农车做献礼,个狗东西!这分明就是过来恶心我了!”
李镜劝他,“这事自然得有个说法!但你也不要因这等小人而生气,气坏了自己个儿,倒叫他们得意。”递给丈夫一盏温水。
秦凤仪接过喝了大半盏,道,“你不晓得,要是咱们自己军中,怎么着都好说。偏生是给土兵时出了差子,他们刚下山,凡事就爱跟冯将军麾下比。况,我先许他们的,必然一视同仁!这些该死的东西,老章也是,平日里看着挺机伶,怎么就跟个面团儿似的!还与我说是朝中旧例!”
“什么朝中旧例?”李镜虽则聪明,毕竟年纪在这摆着,她又是闺阁中人,故此,对这些事不在清楚。
秦凤仪与李镜说了,秦凤仪道,“便是有这个例,工部难道就不动动脑子,也不想一想,这是什么时候!我正收拢人心的时候,好不好的什么时候又得跟山蛮干一场,咱们在战线前方,弄这些个破东烂西的!”
李镜道,“你先给陛下写封奏章,说一说咱们这儿的事,免得倒叫小人反咬一口!”
“放心,我叫人把那个该死的狗屁郎中关起来了,他且走不了呢!要是叫他这么走了,以后工部更不把我放在眼里了!”秦凤仪冷哼,“我今儿还非较一较这个劲儿了!”
李镜给他顺顺气,温声道,“你这事,虽则可气,但当真怪不得章巡抚,他并不是个软弱的人。先不说可能南夷这里自来这般,收到朝廷的兵器要自己修整后再后。便是有所疏忽,你想想,他堂堂巡抚,难不成亲自看着检验兵器?何况,就是兵械库那里,大约也是见惯如此,才未声张。要是那个混账郎中好声好气的解释,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朝中也没得那些个崭崭新的兵械。咱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可他说那话,明摆着便是挑衅了,这不是明摆着要你动怒吗?不是我说,怕是工部好做好圈套,等着喊冤哪。”
秦凤仪一时气个半死,没直接砍下那郎中的脑袋,就是好脾气了,他一时还真没想这么多。李镜一说,秦凤仪亦不是个笨人,他一琢磨就明白了。秦凤仪冷笑,“书呆子能有什么好圈套!他再高明的圈套,我也叫有来无回!”
工部历史上开天劈地头一遭,他们发往地方的兵械竟然被地方退回了!
真的,工部多牛啊!
甭看六部里,吏户礼兵刑工,是这样的排位,好似工部在六部里排最末,好似什么冷衙门一般。工部可不冷,但凡六部搞什么建设,国家搞什么建设,都是工部的活儿。再者,就诸如兵械坊,也是在工部的。像军中、地方需要什么兵械,大家都是报到兵部,然后,兵部再上报,内阁看过后,由陛下御史,然后,工部的兵工坊开始生产筹备。
可想而知,这是个什么样的部门儿了。
像章颜,先时上表朝廷调拨兵械,还是托了他有个尚书爹的面子,工部才拨下来的。结果,拨来的还都是别的军中替换下来的。
就这样,章颜也只得叫工房修修补补,给将士们用。
有什么法子,工部就是这脾性。
如今算是遇着对头了。
工部现在还不晓得秦凤仪直接把他家送兵器的郎中踹了个半死呢。现下,朝中刚接到秦凤仪大捷,以及有更多土人愿意下山归顺的奏章。
战报自来是八百里加急,南夷的捷报送到朝廷后,兵部尚书亲自过去向景安帝道喜。景安帝自从收复陕甘,国内承平已久,今见南夷大捷,景安帝亦是喜上眉梢,接过秦凤仪的奏章来来回回看了三遍,击案大笑,“好啊!先时朕还说,得叫他提防着山蛮些,怕是朕给他的批文还没到,就先跟山蛮打了一仗。”
景安帝看完,方给郑老尚书看,郑老尚书亦是大喜,道,“山蛮象军之名,向有声名,殿下亡两百余,伤三百余,便杀了山蛮三千兵马,真是英武啊!”
景安帝笑,“他拳脚平平,朕也没料到,他能给朕这么大个惊喜。”
郑老尚书道,“当年陕甘大捷,亦是陛下坐镇京师,指挥调度,方夺回我朝领土。今殿下虽则拳脚寻常,但殿下文采武功,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景安帝更是欢快,笑道,“想是这些个土人也知道凤仪的厉害,这回忽啦啦的都肯下山了。”
郑老尚书愈发奉承了皇帝陛下几句,实在是,郑老尚书亦是欢喜,尤其,就郑老尚书看来,秦凤仪就藩未久,便有山蛮有犯,秦凤仪还把仗打赢了,尤其,斩首三千,不算小胜了。
郑老尚书还特意提一句,“军功自然要赏,这些装备土人的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