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世聘,二嫁千岁爷-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长公主的死,居然还有别的真相。
    太后震惊到脸色微白,甚至隐约觉得自己双腿无力,她强撑起威仪,凌厉地质问,“风氏,你说这话又有何凭证!”
    她的女儿,那个她不惜一切才让她活到二十多岁的女儿,明明已痊愈,最终却还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而今,居然还有人说她的死因还有别的真相!
    萧璟棠脸色从未有过的白,哪怕亲眼目睹自己最敬重的奶奶从楼上掉下来,死在眼前,他也从未如此。
    为那个被他设计流掉的孩子,她可以以让他最终失去一切的方式报复他,让他在痛苦和悔恨中活着。
    为顾玦,她却可以将他赶尽杀绝,不留后路!
    直到这一刻,他好似才真正明白过来,她当初所说的不够爱的意思。
    不够爱,不是因为他待她不好,没为她着想,也不是因为他没回头看她。
    只是因为,不爱。
    不是他不爱,是她不爱。
    若真的爱,又何需他回头去看她,她会想着缠他,让他陪。
    过去的那段日子,他们之间太平淡,还未成亲就已像儒家夫妇那般,平淡如水,相敬如宾。
    而顾玦,才是那颗可以在她平静如一潭死水的心湖里投出惊涛骇浪的石头。
    苦笑,居然这一刻才大彻大悟。
    风挽裳柔柔地与顾玦目光交汇,遂,神色淡然,眸色坚定,“回太后,民妇住在萧府的那段日子,曾发现一口枯井井口内里用血写着‘紫葵’二字,因为那口枯井常年封闭,即使过了那么长的时日,那两个血字还清晰可辨。”
    说完这些,她没有一丝心软。
    对萧璟棠,心软就等于亲自递给他一把刀,让他伤她这辈子最重要、最重要的那个人,更是对不起死去的皎月和那个孩子。
    萧璟棠高大的身子微微一晃,冷眸微眯,看着那个仍在他心上的女子,心,一寸寸地凉透。
    原来,她知道的是这件事。
    这件事爆发后的结果确实能毁掉他,彻底的毁掉,可能活得连条狗都不如。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她竟是这么狠,这么恨。
    “‘紫葵’二字如何解?”太后冷声问。
    “启禀太后,紫葵乃心疾的天敌,一旦患有心疾之人,无论心疾是否已痊愈,只要服了这紫葵,轻则病情复发,重则死。”在座的一名太医站出来详细解释。
    话落,太后脸上的胭脂也盖不去她的苍白。
    半响,她才有些恍惚地说,“风氏,这与大长公主的死又有何关联?”
    再强大的人也有脆弱不堪一击的时候,就好比此时,太后明明已知道结果,却还非要从别人口中得到证实才愿意相信。
    风挽裳恭敬地低下头,“回太后,昨日,民妇也是偶然得知这‘紫葵’是患有心疾的人碰不得,便想到在萧府瞧见的那两个血字,当时,民妇只以为那是一个人名,便没多在意,而今才知晓这‘紫葵’便是害死大长公主的真正原因!”
    不疾不徐的语调,淡淡柔柔的,竟给人一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错觉,可不就学了九千岁的从容七八分吗?
    太后冷冷瞪向萧璟棠,而后看向她,“你又如何知晓大长公主一定就是因为这‘紫葵’而死?”
    “萧家是天都城里最大的药材商,驸马自小跟随他奶奶走南闯北,辨识各种药材,自是知晓什么药能让大长公主看起来很像是心疾突发死去,恰好,当时大长公主怀有身孕,这个谋害看起来就更加天衣无缝。”细柔的嗓音,淡淡徐徐,即便说着叫人瞠目结舌的真相,却也不少人被这嗓音迷惑了耳朵。
    太后犹如被刀子挖心,再次怒然拍案,语气凌厉逼人,“萧璟棠,你还有何话可说!!”
    萧璟棠失望透彻地看了风挽裳一眼,那一眼,瞎子都能看得出来是有多心寒。
    可惜,这样心寒的目光被人巧妙地挡去,没让她看到丁点。
    他上前一步,双膝一弯,跪地拱手,做最后的挣扎,“回太后,此话无凭无据,微臣不知该如何说,就似九千岁,到头来却发现误会一场。”
    顾玦淡淡扬眉,微微勾唇,“那估计是本督上辈子记得烧高香,驸马可就未必了。”
    ………题外话………谢谢大家的荷包和钻石、鲜花、月票,最近更新字数和时间都不稳定,大家见谅哈。么么哒(づ ̄3 ̄),



☆、第246章:没教自家女人乱咬人
    说罢,他从容优雅地离座,走到风挽裳身边,温柔地与之对视了眼,看向萧璟棠,冷笑,“本督没有乱咬人的习惯,自然也没有教自个的女人乱咬,当然,她要咬本督的话是可以的。”
    他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得如此亲昵,看过来的目光也是如此灼热,风挽裳脸上又是一阵发烫。
    萧璟棠暗暗攥拳,也只能隐忍不发,心下却隐约不安起来岛。
    “九千岁言下之意是有证据了?”薄晏舟淡淡地问。
    “本督方才说了,没教自家女人乱咬人,何况还是皮糙肉厚的。”顾玦轻阖凤眸,对着她,温柔浅笑暇。
    风挽裳不胜娇羞,抬头,又是从容淡定,“回禀太后,一个时辰前,邢部已派人前往萧府的晴暖阁那口枯井查找证据,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了。”
    闻言,萧璟棠心头狠狠一震,神色愕然。
    原来,他们早已安排了邢部的人前往萧府。
    他的目光怀疑地在薄晏舟、裕亲王、以及顾玦三人之间扫了个来回。
    怎会这么巧?
    莫非是他们早就预谋好的?
    趁他去刺杀丞相他们找到的皇子时,派人去萧府搜查彻底扳倒他的证据?
    他们挖了一个坑给他跳?
    即便还未有消息传来,萧璟棠也已如被霜打的茄子,蔫了大半。
    如若方才还觉得头顶上一片乌云,此刻便是一片黑暗。
    他的挽挽……
    即便她掏空了整个萧家,即便她那时拿着刀要砍他,他也未曾狠得下心下手去杀的女子,此生唯一一个能让他心软如泥的女子,最终还是要对他如此绝情,仿佛从不曾相识过,甚至比对陌生人还要冷血。
    他那日那样对她也不过是想逼顾玦就范,并没想过真的要对她用刑。
    “萧璟棠,哀家记得,当时大长公主死后,伺候她多年的宫女碧莲并未陪葬,她而今人在何处!”太后开始抽丝剥茧地质问,连称谓都改了。
    她无法接受自个费尽心思续命成功的女儿竟是这般被害死的!
    “回太后,当初公主死去,微臣觉得让她们陪葬太过残忍,便给她们一些银两,让她们各自离去了,而今人在何处,微臣也不知。”萧璟棠镇定自若地回答。
    “那可真不巧,本督正好知晓一两个。”顾玦轻哂,凤眸懒懒微扬,不紧不慢地说,“驸马当初将伺候大长公主的那三个婢女分别丢到北岳、西凉的各大军营里充当军妓了,有一个不堪受辱,咬舌自尽,至于最贴身也是最忠心的那个碧莲,应该就在那口枯井里吧?因为知晓了驸马杀害大长公主的真相而惨遭灭口。”
    说着,他又嘴角含笑地看向萧璟棠,“不知,本督说得可对?”
    闻言,众人哗然。
    这大长驸马竟是如此心狠手辣之人?连大长公主都敢谋杀,而且还是一尸两命!
    太可怕了!
    那可是他的妻儿啊,他也下得去手!
    “驸马此举确实聪明,将南凌的女人丢到北岳、西凉的军营里去日夜伺候男人,任谁也找不到那里去。”顾玦嗤笑。
    风挽裳讶然,他的意思是,已经找到了吗?
    他果然从不做无把握之事,只除了她给他惹出的那些麻烦,打得他措手不及外。
    “所以,现在九千岁是拐着弯自夸吗?”在众人眼中,丞相薄晏舟难得心情大好地调侃。
    顾玦微一挑眉,轻笑,“原来本督还需自夸。”
    闻言,不少人嘴角微微抽搐。
    不过也是,这九千岁要真觉得他哪里不好,也就除了是太监这一点不好。
    容貌、身姿、气质等,哪一样不是举世无双?
    “九千岁无需自夸,只是自负了些。”薄晏舟清雅温和地道。
    “像丞相大人过于自谦就不好了,自谦到连缝补衣裳的针线都得省。”顾玦淡淡地扫向他官袍前面代表官阶的图案。
    风挽裳随之望去,只见那上边绣的飞鹤已脱了线,只是随意地缝上去,无论是线条还是颜色,都杂乱无章。
    那似乎不是一个大人能补得出来的,倒像是……小孩。
    薄晏舟经他如此一说,立即低头一瞧,然后,一向温文尔雅、沉着清贵的他,头一次,当着太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傻眼了。
    这上边的线,红的红,绿的绿,还有白的,看起来一团糟,一看就知道是胡乱在上边穿针引线随意缝补的,只怕瞎子都能补得比这好。
    怪只怪他来得太急,竟没留意到官袍变成这般了,以至于闹了笑话。
    “好了!”太后面色薄怒地呵斥,“今日本是好好的中秋之夜,却被你们一个个搅得一团糟,流落民间的皇子回来本是好事,又说大长公主的死另有真相!哀家要你们立即将此事说清楚!别尽说些没用的!!”
    “是!”几人立即躬身低头应是。
    接着,太后召来几名太医院的太医证明了‘紫葵’确实能让有心疾之人致命之功效,不久后,负责去萧府取证的人也回来了。
    “启禀太后,昨夜寅时,九千岁身边的万千绝大人前来邢部报案,说是大长公主另有死因,要臣立即前往萧府搜寻证据。”刑部尚书躬身拱手禀明。
    九千岁过去是何等身份,而今又是何等身份,他要求办的事,自然不敢有丝毫含糊。
    况且,谁都知晓,有九千岁在,这大长驸马是如何也比不了的,自然是听从九千岁多谢。
    再说了,而今的大长驸马也是一身腥,光是伪善之名就够人诟病的了,再加上已净身,等同太监,萧家也已是彻底没落,要顾忌也就是顾忌他这个‘大长驸马’的身份。
    萧璟棠是彻底变了脸色,心下大慌。
    太后喝茶的手微微抖了下,立即放下茶盏,疾言厉色,“搜到何证据了?”
    “回太后,臣确实在萧府晴暖阁的那口枯井中挖出一具尸骸,据仵作判断,与大长公主死的时日相近。”
    “你们又如何仅凭一具尸骸就断定与大长公主有关,萧府曾经人口不小,那口枯井早就在那里了的,若是不慎跌落或者什么的,岂能赖到大长公主的死因上来!”萧璟棠力持镇定地为自己做辩驳。
    风挽裳冷笑,“当日大长公主死前,除了你,还有一个人比你更清楚!”
    萧璟棠看向她,直到这一刻,竟还抱着她会手下留情的希望,真是可笑。
    风挽裳无视他忧伤的眼神,对太后道,“请太后召见曾经在萧府当总管多年的孙一凡,大长公主死的那日,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他就算不知晓全部,也是除了萧璟棠之外,最靠近真相之人。”
    太后当下同意。
    很快,自从事发后就被保护得极好的孙一凡在两名禁军的带领下,来到太后面前,跪地行礼。
    只是,太后刚让他起身说话,倏然,一旁的萧璟棠拔刀就砍。
    顾玦凤眸余光冷锐地微眯,拂袖,凝聚内力,一掌挥过去。
    孙一凡被那一掌拂倒在地,正好避过萧璟棠那致命的一刀。
    外边护卫的禁军提刀气势汹汹地赶来护驾,一把把刀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