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料理婚事的事情以前有婆母,直到信哥儿之后这才轮到我,统共也就掌管了这一次。不过一次也就够了,这些事情自有定例,咱们照着以前的规矩稍微改一改就是了。首先是下聘的日子,这个再容易不过,请个算命先生看看今年有什么好日子,早早定下来就是了。”
  在崔家大嫂看来,男子女子婚事,只要没拜堂,之前都不牢靠。但下了聘礼总比不下聘礼要好一些,为了防止这门好亲事走脱,家里应该早早定亲才是。这个想法立刻得到崔家父子三人的点头。
  见状,崔家大嫂又接着道:“至于成亲的日子么,这个也是一样的,请师傅看个好日子就是了。只不过赵家那姐儿说是今岁才十五,想来今明两年嫁人是不成的,她家里人必定是要留到十七八的。十八岁太久了,咱们定个后年的日子,也是请亲家体谅咱们。”
  赵莺莺今年十五岁,崔本今年是十九岁,按理说都是可以成亲的年岁。只不过在市井人家女孩子一般留到十七八才嫁人,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最能做活,家里人特意留的。不过也有极少数的人家,那是舍不得女孩子,有意让女孩子能多松快几年。
  赵莺莺家里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十七八之前嫁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崔本的年纪在那里,崔家是觉得能早一年成亲就早一年成亲的好。这就是要协商的内容了,具体的也只能到时候说。
  “不过这都是不打紧的,到时候咱们和亲家好好说,商量着来也就是了。”崔家大嫂也算是有经验了,知道这种事情并不是姻亲两家分歧太大的地方。她抬头看了看正定神听她说话的崔本,这才道:“最要紧,也是应该早早定下来的该是聘礼的定数,还有对赵家嫁妆的要求。”
  说起来两家结亲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女方要聘礼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了,殊不知男方也可以对嫁妆说三道四。当然,对于嫁妆也只是有提意见的权力,嫁妆进门之后男子是不能动用的。
  崔本听着点头,也没有多想:“我倒是不知道聘礼该如何制备,心里并没有底——几位嫂子当年收到的聘礼是怎么一个章程?”
  崔家大嫂只当崔本是要照着例子来,并没有多想。便回忆着道:“你当时年纪小,又是个男孩子,当然不知道这些事。你大哥送到我家的聘礼,除了定例的几样点心,几样干果,牲酒之类,另外就是布匹、金银、首饰了。凡是聘礼不外乎这几样。”
  说着与崔本一样样计较,点心、干果、牲酒之类费银有限,制备的齐全一些也就是了,其他的才是各家不同之处。不同于嫁妆,有一些家贫的还可以不预备,聘礼却是每一家都是要出的,只不过丰俭有不同而已。
  下等人家,有一根银簪插鬓定亲,另外一匹布,一二十两银子,这也就是了。中等人家则是金簪代替银簪,布匹更多,有些人家还会用丝绸,银子也增添道四五十两之多。上等人家更近一步,不止有金簪插鬓,还有别的金银首饰奉上。另外大量的尺头,各色料子完备,银子也会更多,在五十两到一百两之间波动。
  这就是上中下三等。当然了,这个等级也就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的,真正的有钱人家并不受这个限制。有钱人家的聘礼相对他们的嫁妆已经很收敛了,但是花个几千两银子那也是很正常的。
  “家里你几个哥哥下聘礼都是自家看着来的,有的人按照的是中等那一等,也有的人是按照上等。这其中都是自己的分寸——不过我多嘴说一句,赵家的莺姐儿嫁妆肯定丰富,赵三叔家又是家里的世交人家,这个聘礼不能少。”崔家大嫂说话还是很实在的。
  崔家的规矩是最迟到成亲也就分家了,所以聘礼也是从分家银子中出。既然是这样,也就没有统一的规定了,全看崔家男子自己舍得出多少。
  崔本当初分家的时候拿到了五百两的银子和一块建房子的地基,其中一百五十两续租了现在的酒坊两年,而且置办了酒坊里用得着的种种器具,还重新请了师傅,签订了文契。
  然后花了五十两银子用于建房子——这片地基可以用来建一座三进的院子,这五十两就先把正房起起来了。反正崔本现在是一个人,一排正屋也足够过日子了。
  至于剩下的钱,他用来做酒坊的经营资金,防止有什么周转不开的。但是自酒坊开业以来,不仅没有经营不顺,反而有声有色的。三百两的预备资金没有用上,反而在用于经营之后,还把之前的投入赚回来不少。
  只不过崔本现在正在城南那边的作坊区建大酒坊,这一次可是买地、建房、请人的大动作,流水一样的花银子。前期已经花了二百两进去了,现在每月还在花钱,只不过少了一些而已。至于想要扭亏为盈,最早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现在花钱已经不多了。靠着甘泉街这边酒坊的进项就能支撑住城南酒坊花销,不至于让崔本现在拿不出钱来。
  崔本现在手头还有二百两不到,留下一些钱来防止酒坊有开销,其他的他都打算用在聘礼上头。这样就能有一百五十两银子专门用在这件事上了,虽然崔本觉得这少了一些,可是他手头只有这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崔家大嫂听崔本说一百五十两,却不觉得少,这已经能备一份上等的聘礼了,如何能说少?不过想到赵家的情况,觉得也该有这些,因此点头道:“一百五十两倒也够了,只不过本哥儿你要成亲的话,家里宅子就要起起来,那一排正屋可不像样子,这你可有谋划了?”
  崔本点点头:“也就是今年困难些,等到明年手头就必定宽裕。后年成亲的话,无论如何也够了。在成亲之前,房子必然打理妥当。”
  听崔本是想过这件事的,崔家大嫂也就不在多说了。接着又和崔家父子说了种种事情,一切商量出了一个章程,这才散去。
  然后就是和毛嫂商议,由毛嫂把崔家这边的意思和赵家那边说。赵家那边本就不是刁钻人,稍有一些不同的意思也是好声好气地说。等到毛嫂两边跑了两趟,这定亲的事情至少是说下来了。
  今年上半年已经没什么好日子了,算命的师傅言之凿凿,说利于定亲的日子最近的一个也是九月初五。崔家就是想要快一些也没有办法了,只好等完了了整个夏日,等到暑气开始消散,这才上门下聘。
  这一日赵家看的很重,不只是赵蓉蓉这个出嫁的女孩子带着孩子回来了。还有大房、二房的女人女孩,出嫁了的赵嘉,通通都来了。女人们把赵家的堂屋都坐满了,大家喝茶嗑瓜子,好一片和乐样子。
  孙氏扫了一眼周围,看了看自己手边的女儿,最小的赵芊芊才十二岁,暂且不说,已经出嫁的赵蕙蕙说不着。至于赵芬芬赵芳芳,人家已经订下了,只等着今年年末嫁一个,明年年初再嫁一个。这样的女孩子是别家的了,她也再不说。只有今年十四岁的赵莲莲,被她看了又看。
  赵莲莲本就是个有些木呆呆的女孩子,这些年上头有赵福的无视和孙氏的冷视,中间有赵芬芬赵芳芳的排挤,现在是更加呆板了,以至于孙氏看她越不讨喜。只不过再不讨喜,她也是孙氏的女儿。现在孙氏知道每一个女儿都是‘值钱’的了,赵芬芬赵芳芳已经许了婆家,目光自然归到了接下来的赵莲莲身上。
  凭良心说,赵莲莲生的不坏,在姐妹当中算不错的了。只不过她身上有一股子极不讨人喜欢的瑟缩之色,便是长得不错的也要显得可厌了。孙氏看她这个样子皱了皱眉,想要说什么,只不过最终并没有说出来。
  这并不是说孙氏给王氏面子,这个场合知道收敛一些。只不过想到不管赵莲莲怎么样,她将来都是别人家的,这时候教导她又有什么意义——她把自己的那些打骂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教导,至少她就是那么想的。
  大概是察觉到了孙氏不怎么善意的目光,赵莲莲瑟缩地更厉害了。似乎是觉得这样孙氏就能注意不到她,实际上这怎么可能呢。
  满屋子的人说说笑笑,不管怎么说,今天要办的事情是喜事。只要不是想结仇的,说话还是很有分寸的。赵嘉就拉着月娥问东问西,上个月月娥才嫁给赵葵,她这个做母亲的当然格外不放心。
  只不过她那些问话也太直白了,对宋氏的不放心简直一听即知。宋氏就在一旁,眼皮直跳,要不是场合不对,她能立刻发火。曾月娥显然也发现了自己母亲说话不妥,她如今可是在宋氏手底下讨生活的儿媳妇,哪里能由着。便立刻转移话题道:“娘,今日是表妹定亲的日子,说这些做什么。”
  说起赵莺莺的婚事,赵嘉果然很有兴趣。当即问坐的近的孙氏:“二嫂,你住得近,知不知道三嫂为什么应下这崔家的求亲?我可是都听说过了,来提亲的好人家不少,其中还有举人门第!漕帮子弟也不错啊,家里有船,一船货就是一船银,那该多富?”
  孙氏显然不怎么喜欢这个话题,她简直不敢相信,王氏的女儿不用找那些鳏夫、老光棍也能有丰丰富富的聘礼——这些好人家的聘礼只会更多!于是王氏既得了好名声,又能得好大的聘礼!
  至于王氏根本不把这些聘礼收归自家,而是当作嫁妆的一部分,这件事就被孙氏无视掉了。
  而更让孙氏气愤的是,这样好的亲事王氏竟然还拒绝了。问她原因,她不过就是道:“举人门第虽高,但不忍女儿为续弦。至于说到一些人家财货丰富,这固然是好事,但这又哪里比得上门第上头知根知底,女儿到这样的人家才放心。况且我们自家就是小门小户,贸然攀扯上了大户人家,反而不美。”
  王氏这样说,立刻给她赢来了广泛的赞誉。都说赵家三房不贪慕虚荣,最是好人家了。就连才十三岁的赵芹芹,这时候问亲的人家也陡然多了起来。
  可是要让孙氏听起来,那就是各种不舒服了。王氏当时说这话的时候是实话实说,落在孙氏耳朵里,那就是各种针对她!她一个女儿出嫁,两个女儿定亲,马上也要出嫁。三个女儿出嫁都是一样的,图人家好聘礼,其余的都不管。
  因为这件事,外头对她都是指指点点。等到赵芳芳的事也定下来之后,她立刻找媒人开始帮赵莲莲寻摸。这个时候她的名声在这一带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听说是她给女儿寻婆家,那真是只有摇头的。
  就算是那些鳏夫和老光棍也是一样,他们是打算花钱‘买’一个媳妇,但孙氏开价太狠,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并不想要选她家。
  这些日子以来连续的碰壁已经让孙氏心情很不好了,又听闻王氏这边赵芹芹已经有人开始询问亲事,其中不乏极好的人家,可是王氏却一一拒绝了——这种情况下,孙氏的心情能好才奇怪了。
  “呵呵,我哪里知道。”对于赵嘉的话,孙氏阴阳怪气就打发了。
  本来赵嘉和孙氏的关系属于不冷不热,你不得罪我我也不得罪你。但是现如今已经大不如前了,主要原因是赵嘉和宋氏成了亲家。即使这对亲家的关系似乎不是很好,那也是亲家!一向和宋氏不对付的孙氏能对赵嘉有好脸色才奇怪了!
  赵嘉也不是拿热脸贴冷屁股的人,孙氏对她那样,她当然会还以颜色。这样下来,两个人的关系已经是相当不友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