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莺莺笑着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桃儿跟在两人身后,捧着赵莺莺那只箱子。
  一行三人从崔本的宅子走了出来,崔本家可没有小门通向大房那边。正在门口关门的时候,有买菜归来的街坊,看到崔本就打招呼道:“本哥儿这是去你爹那边啊?啧啧,好齐整的小娘子!你这媳妇可讨着了!”
  崔本似乎和这老妇人很熟,停下脚步,微微弓着背:“是往那边去——我这媳妇自然没得说。只不过您得换个说法,这可不是讨着了,该说正好是一对儿!”
  那老妇人笑了笑,似乎是觉得崔本这话有什么意思,隔着不小的距离点了点崔本额头。
  “这是宋姥姥,我小时候照料过我和源哥儿一段时候,最好不过了。”崔本给赵莺莺介绍。
  崔本少年时母亲就去世了,崔父又没有续弦,别的孩子都罢了,长大成人自然不需要人照顾。可是崔本和崔源不同,年纪还小的很呢!再加上崔父一个男人家很多事情确实不好打理,交给儿媳妇也奇怪,最后只能请了宋姥姥。
  宋姥姥年纪比崔父还大了两轮,那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老妇人了,那当然没什么避讳的。所以她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进了崔家帮佣,直到崔本和崔源也长大了,她也不再合适出来做事了,这才结束。
  “宋姥姥。”赵莺莺立刻跟着崔本叫人。
  宋姥姥上下看了看赵莺莺,笑着道:“本哥儿眼光就是好,你这媳妇真是一等一的。”
  若说一开始宋姥姥称赞赵莺莺只不过是因为她生的好,那现在就是因为她看到了一些长相之外的东西。
  “行了,别在我老婆子这里耽搁了。”宋姥姥指了指旁边的路,那是通向崔仁家的方向,那里同样煮着崔父。道:“这时候该早早给你爹奉茶才是!”
  崔家兄弟的房子建在当年同一家的宅子地基之上,这是崔父有先见之明买下的地。所以现在崔家兄弟虽然分家了,其实住的依旧很近,完全就是邻居。
  崔本带着赵莺莺往崔父,也就是崔仁家走。看赵莺莺揉搓着捏在手上的帕子,笑着道:“你紧张什么?我家的人你不认得?一个个再好相处不过了,你只要像平常一样就是了。”
  赵莺莺瞪了崔本一眼:“你知道什么,不懂就别乱说!做媳妇要求是不一样的,我要是真还像是过去平常一样,那就要讨人厌烦了。”


第163章 
  崔家几兄弟的房子都在一块地基上,自然近的不能再近; 走了几十步路就到了地方。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接他们两个; 崔家大房崔仁家连大门都开着; 赵莺莺崔本带着桃儿才站在大门,就被崔家大嫂看到了。
  “方才爹还念叨你们什么时候过来,这不就来了?”崔家大嫂赶紧把两个人迎了进来。一边走一边吩咐家里一个婆子准备茶水——崔家大房也算是家计宽裕了; 总共使唤这一房人。
  有一个老头专门给家里赶车; 她老婆就做婆子管着厨房汤水之类。还有两个女儿; 一个已经嫁了; 另一个还在崔家伺候着。
  崔本和赵莺莺进了堂屋; 这时候崔父已经在上首位置坐着了。本来应该是一家人齐聚的; 只不过赵莺莺和崔本起的比大家想的要早,这时候除了崔智和古氏以外; 二房、三房竟然都没到。
  按理说给长辈敬茶; 不管哥哥嫂子到不到都能做。可是这种事果然还是该当着一家人的面来做比较好——昨日的拜堂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开始,只有今日喝了这杯媳妇茶; 赵莺莺才算真正进了崔家门。而这样重要的事情; 怎么能在哥哥嫂子不在场的时候做!
  于是崔家大嫂一边让婆子料理点心茶水,一边叫丫鬟赶紧去崔义崔礼两家催一催——说出去可都是笑话了!虽然一直有新人要早起去公婆面前奉茶请安的规矩,可是新婚夫妻迟些起来不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一般情况下当然是大家人来齐了等新人!
  现在倒让新人坐在家里等哥哥嫂子,知道的说这家小夫妻两个懂规矩来得早; 不知道的当这家的哥哥嫂子看不顺眼弟弟弟媳,这是要给一个下马威呢!
  “这时候早上还凉,本哥儿和莺姐儿略坐坐,烤烤火。”说来崔家大嫂也好奇呢,这新婚夫妻两个少有不迟到的,看莺姐儿生的实在标致,又是崔本事先中意的。实在想不明白,两人竟然还能过来这样早。
  只不过仔细看了看赵莺莺的脸,虽然补了一些妆粉,但眼下的青黛色却不是完全能遮掩过去的。这下心里有底了,并不是这对小夫妻有什么不对,只不过是强撑着过来的。又想到赵莺莺一贯以来的表现,心中明了了,原来这是一个太过于规矩的姑娘!
  守规矩的结果就是新婚头一天早上就要早起来奉茶请安,过来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家来早了,还要等睡懒觉的哥哥嫂子!
  崔本并不说话,他只看赵莺莺。赵莺莺看了看新点的一盆炭火,笑着道:“不用麻烦嫂子了,这时候坐下了可不大好。等二哥三哥他们到了再说,不然看着不像样子。”
  果然是太守规矩了,崔家大嫂心中想着,甚至觉得有些过了——又不是富贵门庭大户人家的,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呢?不过想是这么想,其实她心里是很满意的。总的来说,守规矩的比不守规矩的要好。就像一边坐着的古氏,做不好至少也做不坏事啊!
  赵莺莺显然不知道她现在在崔家大嫂眼里是这个样子的,不过知道了恐怕也不会说什么。对她有好处的态度,她为什么要说?
  正这样左右寒暄的时候,有人过来了,人未到话先到。随着一阵笑声,崔小月在门口就伸出了手:“哎呀!对不住对不住,我原想着早些来的,没成想家里小子淘气的很,一点小事儿耽搁了。”
  崔小月嫁的并不远,笼统一些说也在老城南这个范畴之内。可是就算不远,从家里过来也是要花时间的。所以她比别人到的迟一些也算是情有可原,更何况她还不算迟的呢——这时候崔义崔礼两房才急匆匆地从她身后冒出来。
  “人到齐!”崔家大嫂满脸喜色地站起身,旁边的婆子飞快地递过来早就准备好的六安茶。崔家大嫂接住了,亲自捧着茶盘站到一边。
  赵莺莺和崔本接到了示意,赶紧在崔父面前跪下,然后接过崔家大嫂递过来的茶杯奉上。崔父自然是脸色大好地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算作意思,然后将茶杯放回了茶盘。连声说了好几个‘好’,然后才道:“夫妻和乐,好生过日子!”
  崔父说着拿出改口红包和见面礼递给赵莺莺,红包里面有什么赵莺莺不知道,估计不是金就是银。倒是见面礼是明摆着的,一副看着有些陈旧的金三事。递过这副金三事的时候崔父叹息道:“这是本哥儿他娘的东西,总共也不多,给每个儿媳妇分一分也就完了。今日本哥儿娶亲,她人已经不在了,我也只能代她给个东西意思意思。”
  赵莺莺知道这是认可她做崔家儿媳妇的意思,虽然这是早就知道的事情,但给了这一样东西还是不一样的。她恭恭敬敬地磕了头:“爹就放心吧,也让娘放心,我和本哥会好生过日子的。”
  崔父这个行礼之后收礼物,其余的就是同辈的哥哥嫂嫂了。他们用不着磕头行礼,只要蹲身福礼就可以了。行过礼之后这些嫂子和大姑也都是要给表示的,大嫂最讲究,给了赵莺莺一根银簪子。大姑也不差,送了一对金丁香。
  至于轮到尤氏的时候她就磨磨蹭蹭了,等到东西拿出来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她这么不干脆。别说她了,就连一直不关心老婆准备了个什么见面礼的崔义也大感丢人——两块手巾!而且不是那种绣花了的,就是两块最素净,白花花的那种!
  按说老城这边的穷人家,嫂子给的见面礼,两块手巾也够了。在尤氏看来,两块手巾也是新东西,家常用的上的,怎么就不能做见面礼了?她见好多人家还没有这个呢!只能说她向来不受待见不是没有原因的。真按这么说,那还好多人家根本没有见面礼呢!自家处在什么阶层里,自然就做什么阶层该做的事情!
  大家维持着一种基本的体面,虽然脸上神色各异,可至少没有行为表示。赵莺莺也是面不改色地接过了这份见面礼,旁人丝毫看不出她是不是对这份见面礼有不满。倒是旁边的吴氏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听到这一声笑,尤氏首先想到的就是吴氏,一眼扫过去,心里大为不满——果然是这个讨厌鬼!
  吴氏却也根本不怕,尤氏瞪她归瞪她,她能因此少块肉?所以她只轻轻看过去,眼睛里有一种得意。又是见她这样果然大为光火,可是除了生气之外,也确实没有什么用。
  这种妯娌之间的暗斗,挺激烈的,可是一点也不凶险。所以赵莺莺根本没放在心上,连眼皮都没有动一下——小门小户中妯娌的鸡毛蒜皮能有什么事儿?最多也就是撕破脸放几句狠话而已。经历过王氏和孙氏那些,赵莺莺会觉得慌?
  所以赵莺莺像是什么都没有看到一样依样画葫芦给吴氏也福身行礼,吴氏这边笑呵呵地拿出见面礼:“东西简薄的很,弟妹可别嫌弃哦。”
  也不知道这话是说给谁听的,总之尤氏肯定是觉得这是说给自己听的。至于赵莺莺,她想的更深,这恐怕既是说给尤氏听的,又是顺便在敲打她——赵莺莺昨天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这位三嫂可不是很高兴她嫁妆丰厚。
  吴氏送的东西是一块绸缎尺头,看大小,俭省一些做上下一身衣裳是够了的。在崔家这样的人家来说,算是中规中矩的一份礼物了。赵莺莺接过之后只管道谢就是了。
  然后是古氏,她尴尬地笑了笑,拿出来的是一顶纱帐子。赵莺莺的眼光当然看得出来这是一样九成新的物件。
  给新人见面礼却用旧东西,虽没有说不可以,可在崔家这样的人家来做还是十分不合适的。只不过纱料本身就不显旧,再加上原来的主人保管得当,一般不注意恐怕也不能说这纱帐子是旧是新——或许这就是古氏拿这个充数的原因。可赵莺莺是什么人,哪能一块料子看不出新旧。
  赵莺莺心里叹了一口气,并没有说什么。不只是因为这种事说出来她并没有好处,反而会得罪人。更是因为她知道,自己这个小嫂子并不是故意如此,她其实也是没有办法了。
  古氏所嫁的是崔家老五崔智,当然如果不算崔小月这个姐儿,排行是老四。崔智当时分家之后真是做什么赔什么,崔父给的分家钱几乎全做买卖祸祸完了。好在他自己及时收手,知道自己没有做买卖的天分,更重要的是运气也没有。
  没有天赋还不算糟糕,有旁人帮衬,总不见得路被堵死。真正糟糕的是运气也没有!没有运气的人,凭你是大鹏展翅也得缩着翅膀,真正能喝凉水都塞牙!
  他用最后一点儿钱娶了现在的古氏,又找兄弟和老父亲借了钱,买了一辆大车两头骡子,帮着各大酒楼拉货送东西,赚个辛苦钱。到现在倒是比之前强一些了,用赚的钱换钱和扩展,已经有了两辆车。
  按理说家里有两辆大车,就算比不上自家兄弟们的日子,那也不应该穷到哪里去的。只不过谁能想到,他家霉运还没去,才三岁的小儿子被大夫诊断说是有哮喘之疾,不严重,就是要小心养护。
  怎么说呢,这病只要保护的好,其实和普通人差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