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族、护卫国家,护国军正式向太平军宣战,第一次护国战争爆发。
第四十一章 利器
清远,护国军指挥部,秦汉正在蹙眉深思,考虑如何整编曾贞干的一万八千湘军?
以曾部的规模,淘汰部分伤残之后,整编为护国军第九师已经没有异议,从各部抽调一部份战斗骨干出任九师师长以下营团级主官也势在必行,湘军原有军官必须进入湘楚军校特训班学习。
另外,湘楚军校的第七期毕业学员,也正好充实到第九师,适时开展第九师的整训工作。
不过,开展整训工作的驻地,却成了摆在秦汉跟前的难题。在投诚之前,曾贞干曾明确提出,他的部队不能用于和湘军的作战!事实上,秦汉在完成对这支降军的改造前,也不会放心把他摆到东征的战场上。
那么,应该把曾贞干的第九师摆到何处呢?
放眼军政府的外围,西部和北部局势相对稳定,骆秉章和官文已经先后承认了护国军政府的正统地位,军政府虽然付出了相应的军援为代价,但至少免去了两个方向的后顾之忧,也给护国军集中全力东征,创造了条件。
东线不保险,北线和西线不需要,留在心腹要地又太冒险,除了这些,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两个方向了,一是贵州,二是广东!秦汉权衡再三,决定把新编第九师调来广东战场,利用抗击外辱的好机会,完成对原湘军士兵的整训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对他们进行洗脑教育。
让秦汉心烦的还有一件事,原本驻扎在九江的湘军水师,在曾贞干率部投诚之后,却在水师营官彭玉鳞的率领下跑了,并且顺着赣江南下,准备回归曾国藩的南康大营!对于这支湘军水师,秦汉是又爱又恨。
一方面,护国军水师力量极度匮乏,急需大量船只,可另一方面这支水师力量却始终牢牢地控制在曾国藩的手里,不肯投效护国军!平心而论,秦汉之所以围困九江长达一年零四个月而不选择强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完整地得到驻扎在港口里的那支湘军水师,可是现在,秦汉的如意算盘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武汉虽然兴建了造船局,蒸汽机也已经制造成功,可距离第一艘小火轮的诞生尚需时日!兴建一支现代化的火力舰队更是遥遥无期,可东征作战迫在眉睫,如果护国军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水师保护长江这条水上生命线,这条支撑整场战役的后勤补给线,随时都可能遭受到太平军和湘军的袭击而被截断,给护国军的东征作战蒙上阴影。
“这***彭玉鳞,让我逮住了非活剥了他!”秦汉恨恨地一拳砸在桌案上,愤怒异常,“赵球!”
“有!”
赵球山一样的身躯昂然跨进秦汉的指挥部。
秦汉厉声道:“立即把这封命令快马送抵瑞昌,护国军得不到的,也不能让曾国藩得到!免得给日后作战留下后患!命令樟树的独立炮兵师第一炮兵团做好准备,在赣江两侧修筑阵地,封锁赣江河道,一旦彭玉鳞的水师进入火炮射程,即刻予以消灭,绝不许放一艘船只过去。”
“是!”
赵球大喝一声,领命而去。
秦汉舒了口气,刚坐下来,机要秘书赵小草已经款步走了进来,脆声道:“大元帅,长沙科技司急报。”
“科技司?”秦汉神色一动,说道,“拿来我看看。”
接地赵小草手里的文件,秦汉越看越是激动,看到最后更是双目放光、兴奋不已,放下文件之后更是抱着赵小草左转三圈,又右转三圈,然后像野狗一样对着小草的玉颈嗅吸不已,竟是情欲勃发,大有不顾时间、不顾场合,兴之所致要和小草即兴激情一番的意思。
小草被秦汉的反常举动吓得芳心怦怦乱跳,赶紧挣脱了秦汉的怀抱,理了理腮边的秀发,轻声道:“大元帅,你……你没事吧?”
“没事,我好着呢。”秦汉嘿嘿笑道,“我只是高兴,哈哈……”
“有什么事那么高兴?说出来也让小草听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小草,你知道吗,科技司的急报里给我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已经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犀利无匹的现代武器了!护国军一旦装备了这种武器,就是广州城里的洋鬼子也只能跪在地上求饶了,嘿嘿,不过这些玩意数量太少,目前还只有五架,还是放在最需要它们的东线战场吧。”
赵小草也听得神情振奋,喜孜孜地问道:“那是什么武器呀?这么厉害!”
“机枪!嘿嘿。”秦汉兴奋地说道,“两年前,我便画了几张草图给科技司,可他们都两年了也没什么动静,我以为他们做不出来呢,没想到这节骨眼上给弄出来了,真是及时雨啊!小草,你知道吗,这种机枪每分钟可以发射400发子弹啊!这样的威力,相当于两个排的战士集中到一个点上射击啊!”
赵小草听得目瞪口呆,继而以崇拜的眼神看着秦汉,痴痴地说道:“大元帅,你真是厉害,这么厉害的机枪你都能发明出来,小草真是佩服死你了。”
听到小草这样的恭维话,秦汉不禁有些脸红,这可不是他的发明,他只是凭着记忆画了几张草图而已。
****
瑞昌,护国军指挥部。
驻扎九江一线的护国军师团级军官齐聚一堂,正在低声窃窃私语。
门外陡然传来了卫兵宏亮的高喊:“蒙军长到!敬礼。”
原本随意坐在座位上聊天的军官们顿时长身而起,一个个把身板挺得笔直,灼灼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门外,人影一闪,蒙虎高壮冷峻的身影已经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在主位上收脚顿住,威凌地扫视了整个会议室一圈,才挥手示意,说道:“请坐。”
蒙虎最后落座,沉声道:“今天,本人奉校长之命将诸位请来,是想传达校长的三个决定,一是命令我部,立即出兵景德镇,策应左宗棠所部,二是整编曾贞干的一万八千降军为护国军第九师,自即日起开赴贵州六盘水市整训,三是命令樟树的炮兵一团封锁赣江河道,将彭玉鳞的湘军水师歼灭。”
“现在,我命令!”
蒙虎长身而起,眸子里掠过一丝冷色,一股肃杀之气从他的脸上腾起。所有与会的军官立即打起精神,灼灼地盯着蒙虎,等待他的命令。
“步兵第二师,炮兵第二团!”
二师师长刘胜和炮兵二团团长同时起立,厉声应道:“有!”
蒙虎冷然道:“你二部出九江往东,取道蔡家岭支援景德镇!务必抢在太平军之前赶到景德镇,和左宗棠将军取得联系。”
“是!”
刘胜和炮兵二团团长同时响亮地并拢双腿、右掌贴额,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步兵第三师,炮兵第三团!”
三师师长田石头和炮兵三团团长闻言亦长身而起,大声道:“有!”
“命你二部北出湖口、彭泽,进占东至,截断林启容部退路,并阻击安庆方向援军。”
“是!”
“步兵第七师,严密监视南康方向湘军,危急时刻可以调动樟树炮兵一团及江西民兵总队各地方大队协助作战!”
“步兵独立师随指挥部驻守九江,为总预备队。”
蒙虎一口气宣布完作战命令,厉声道:“现在散会,各主官立即返回所部,潘岳团长留下。”
各军团、师长相继离去,独有炮兵三团团长潘岳留了下来,不知道蒙虎把他单独留下,又是为了什么事?
“潘岳团长,我有几样东西要交给你。”蒙虎向潘岳招了招手,说道,“你随我来。”
****
安庆,太平军指挥部。
石祥祯正在召集麾下高级将领商讨军情。
青年将领李世贤发言道:“国宗爷,林丞相率军南下,护国军肯定会出兵相救!以末将分析,护国军可能会采取两种应对策略,一是出兵直接支援景德镇,二是出兵截断林丞相所部的退部,协同和景德镇方向的李左集团造成对林丞相所部的包围态势,不过也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石祥祯赞许地点头道:“世贤将军分析得很好,景德镇护国军是一定要救的,截断林丞相所部退路,造成包围态势也是一招狠棋!你们看,如果真让护国军突至东至一带,截断了林丞相所部和安庆的联系,而我军又不能及时打通封锁的话,林丞相所部就有可能被包围在景德镇以北,景德镇一战就凶多吉少。”
石凤魁反驳道:“我军拥十余万众,护国军仅有区区三个步兵师不足三万人,只怕九江不敢分兵救援景德镇吧?如果他们真敢分兵救援景德镇,一旦我军乘虚偷袭九江,护国军将如何应对?”
石祥祯摇头道:“护国军不是湘军,偷袭九江不现实!我认为,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摧毁护国军的火炮优势,只要护国军没有了炮兵的支援,我军和他们的装备差距就可以靠兵力的优势弥补回来,获取的希望就会大增。”
第四十二章 奇计
“要消灭护国军的炮兵,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难题。”石祥祯分析道,“首先就是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这个地点既要符合护国军截断林丞相所部的战略目标,又要能够满足埋伏大量伏兵而不被护国军发觉。”
李世贤道:“让国宗爷这么一说,末将倒真想起这么一个地方来!在东至往北有座不大的山,叫做桥山,末将曾在桥山一带驻军屯田,无意中发现山中藏有一条隧洞,十分幽深宽阔,在里面藏上三五万人马根本没什么问题,据附近的年长樵夫说,这洞叫藏军洞,元末时期,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曾在此埋伏数万大军,趁元军主力和明军元帅徐达激战正酣时突然从背兵杀出,元军遂大败。”
石祥祯道:“合适的地点有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护国军引至桥山附近,并且还得设法让护国军的炮阵就修在藏军洞的出口附近!”
李世贤道:“要把护国军吸引至桥山附近并不困难,桥山本是我军储藏军粮的秘密要塞,现在只需要将之暴露给护国军的侦骑,并且让运粮队大举进出,造成繁忙的假象!护国军必然会上当,他们既然要截断林丞相所部的补给线,肯定会尽全力夺取桥山要塞。倒是保证护国军的炮阵会修在藏军洞出口附近怕是有些困难。”
石祥祯问道:“桥山的地形怎样?”
“桥山名为一山,实则一分为二,主峰居东侧,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我军要塞即修在主峰之上!侧峰居西侧,山势较缓,与主峰四周地势都比较平坦,利于大军展开机动!藏军洞就藏于两峰地下,从主峰贯通侧峰,一侧入口在主峰峰腰的深涧之中,一侧入口在侧峰西方之深沟之下。”
石祥祯沉思片刻,忽然长笑道:“真乃天助我也,看来圣军此战必胜无疑!据本王所知,护国军凡修炮阵,必择地势较处!你们想,桥山主峰已被圣军所占,护国军要进攻我要塞,只能选择以侧峰为炮阵,而其步兵主力必然会在侧峰正对主峰的东面展开,如此一来,我圣军伏兵从深沟出口杀出,即可直取其炮阵防备空虚的后背,护国军炮兵焉能不灭?”
特地从苏南率两万精兵前来支援西线战事的德王江海洋赞道:“这个想法站得住脚,自古以来打击敌军士气的最佳手段就是夺取敌军的粮草!不过,要让护国军上当,我军还需要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