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汉-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宗棠脸上露出深思之色,凝思片刻,反问道:“大总统是想听现阶段的构想呢,还是要听长远的构想?”
    秦汉欣然道:“都想听。”
    左宗棠道:“现阶段,西北战区的任务是收复失地,消灭藏独分子和疆独分子,巩固新中国的西北边防,确保腹地的经济建设不会受到西北方向的敌人威胁。”
    “长远构想呢?”
    左宗棠道:“从长远来看,中亚并无实力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对我国构不成威胁,唯一的陆上威胁来自北方,也就是俄罗斯!俄罗斯国土辽阔,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纵横数万里,就像一头庞大的北极熊,而且这头北极熊极其凶残,数百年来,极尽扩张之能事,对周围的土地野心勃勃,以卑职看来,我国和俄罗斯早晚必有一战,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必须倒下一个。”
    秦汉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左宗棠接着说道:“为了防患于未然,西北战区在平定西藏和新疆之后,主要作战任务将转向遏止俄罗斯,甚至是向俄罗斯腹地挺进!卑职在想,如果我国能够修筑一条从首都长沙直出陇西、穿天山,进入西伯利亚西侧的铁路线,最终直达北极海岸,就能凭借这条铁路线将俄国熊拦腰斩成两截,令其首尾不能相顾,如此一来,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早晚归于我国。而俄罗斯一旦失去了西伯利亚、远东的辽阔国土和丰富资源,整个国家的实力也将一落千丈,沦为欧洲二流,再难有与我国相抗衡之实力。”
    “好!说得好!”秦汉赞道,“宗棠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啊¥期的战争,我们不必局限一场战争之得失,也不必拘泥几寸土地的得失,应该从全局出发,着眼于逐步削弱俄罗斯的大计,只要是能够削弱俄罗斯的,我们就放手去做,只要是对俄罗斯有利的,我们就坚决阻止。”
    左宗棠道:“卑职明白,总之当务之急是修路,一定要先修通兰州至武汉的铁路,否则,道路不畅,后勤不继,如果俄罗斯插手西藏和新疆事务,由于两地相距中原过于遥远,这仗打起来将会十分困难。”
    秦汉宽慰道:“你放心吧,铁路的建设已经纳入政府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作纲要,是各大重点项目中的重点!各地战略中心城市之间的铁路网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贯通。”
    ****
    在西北战区成立的同时,武汉造船局经过将近五个月的辛勤工作,终于建成了第一艘500吨级铁甲舰,秦汉亲自主持了下水仪式,新舰被命名为“中华”01号。中华一号正常排水量508吨,满载排水量552吨,动力为两部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四座燃煤锅炉,功率500匹马力,最高航速20节。煤柜载煤量50吨,最大载煤量70吨。续航能力3500海里/10节。
    舰载主炮为125mm后膛炮四门,左右两座双联装,水压动力,35倍口径,在秦汉的指导下,科技司弄出了底凹弹,使主炮的射程大为增加,相比较欧洲国家同类型的主炮,射程超出20%。
    75mm副炮四门,首尾各两门,35倍口径,重机枪两挺,首尾各一挺。
    舰载官兵68人,指挥官军衔为上校,各级军官21人,水兵47人。
    新舰落成试航,中国海军司令长官张大河亲自登舰指挥,花了几天时间,从武汉到吴淞口来回走了几趟,全面试验了新舰的各项技术指标,结果完全符合原先的设计要求,其中最大航速甚至还超过预期,达到22节。
    新舰最后试验装甲强度和火力试验,结果表明,在1000米距离,舰载主炮可以轻易击穿同时期欧洲主力铁甲舰的装甲厚度,而舰体装甲亦可承受75mm副炮的正面攻击。
    通过试航,中华一号完全符合海军的作战要求,1861年5月1日,中华一号正式加入现役,成为中国海军有史以来第一般铁甲军舰。由于这天对新中国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天被秦汉定为海军建军节。
    1861年10月,同时开工建造的中华二号、中华三号相继建成落水,并先后加入海军服役,同时,1000吨级的铁甲舰的建设也已经到了高潮,可秦汉已经迫不及待地将海军司令长官张大河召到了长沙。
    经过整整一年的苦苦等待,秦汉终于建成了第一支真正意久上的现代海军!秦汉终于要开始实行他的掠夺计划了,西方国家的原始积累就是通过血腥野蛮的掠夺完成的,中国要想迎头赶上,只靠自己民族的财富是远远不够的,最佳的捷径无疑就是掠夺别的弱小民族的财富……
    这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从来就只有利益驱使,何来人道主义精神?
    当秦汉将灼灼的目光落在东瀛四岛上时,张大河敲开了总统办公室的大门。
    “大河,你过来。”秦汉招手示意张大河走到他跟前,然后指着地图上的东瀛四岛说道,“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东瀛,也就是倭寇!”张大河答道,“自从明朝以来,就不断骚扰我海疆,不过最近由于西欧列强的势力渗入远东,倭人已经收敛多了。”
    秦汉道:“你说的不错,倭人也一样受到了欧洲列强的欺压,不过对待欧洲列强的态度,倭人和满清统治者却迥然不同!满清统治者是一味排外,但凡是洋人的什么都是奇技淫巧、不值不顾,盲目而又可笑!而反观倭人,却比满清统治者要开放聪明许多,他们适当开放南部港口,选择性地欢迎西欧人好的方面,比如医学、工业,而坚决反对欧洲人坏的方面,比如鸦片贸易,倭人跟西方人一样签订了条约,可他们签订的条约里就明确禁止了鸦片的贸易,这是满清政府所不及的。”
    张大河凝目看着秦汉,不知道秦汉将他大老远从鄂州召来长沙,大谈特谈东瀛是为什么?
    秦汉不急于给张大河解除困惑,却自顾自接着说道:“倭人自从30年代开始和荷兰人建立贸易关系,到现在已经有将近30年时间了,30年来,倭地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将军大名统治体系正在遭受强有力的挑战,新兴的天皇武士体系正在谋求新的权力,如果没有外力干涉,倭地的统治格局将在十年之内发生剧变,他们将建立起仿效欧洲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制度的更新将给倭地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假以时日,他们甚至能够称雄远东。”
    张大河难以置信地看看秦汉,又看看地图上的东瀛四岛,怎么也无法相信秦汉所说的话。
    秦汉肃然道:“这绝非危言耸听!”
    张大河目露深思之色,半晌才忽然说道:“学生明白了,校长的意思是要学生率海军进犯倭地,以不断的侵犯阻碍他们的发展,延误他们强大的进程。”
    秦汉摇头道:“不,我想要海军完成的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更多。”
    张大河凝声道:“学生愿闻其详。”
    秦汉道:“东瀛四岛虽小,人口却不少,据估计少说也有三千多万!大河,你算算看,按一般的社会结构,没有战乱减员的情况下,三千多万人口,会有多少青壮年劳力?”
    张大河道:“不算女人,应该在八九百万上下吧。”
    秦汉听得两眼放光,兴奋地说道:“八九百万,这将是一比多么巨大的财富!如果把他们抓来,运到西北地区去修铁路,政府将可以节约上亿的资金,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就将成倍增加!”
    张大河失声道:“校长的意思,我们要掠夺东瀛的人口?”
    秦汉脸上露出狰狞的表情,森然道:“不仅仅是人口,还有财富和女人!”
    
     
   
第七章 策略


    
    “要想对东瀛下手,就必须要知道他们的现状。”秦汉道,“现在的东瀛属于幕府藩主统治体系,幕府将军拥有最高实权,各地的藩主拥有很高的自治权。东瀛四岛,地域狭小,产粮区不足,加上长时间的和平,人口暴增,因此,东瀛普遍存在粮荒,十年前还曾爆发过米骚动,就是明证。”
    张大河失声道:“校长真是见多识广,这些事情都了如指掌。”
    秦汉笑道:“这些都是从荷兰商人那里打听来的,可是花了不少钱交换来的,不过我在想,从现在开始,我们确实应该建立情报局了,否则一旦战事爆发,我们连敌人的任何底细都不清楚,那是十分危险的。”
    张大河点头道:“学生也这样认为。”
    秦汉道:“以我国现在的海军实力,还无法大规模运送陆军进行登陆东瀛作战,而且国家刚刚建立,周边地区还未完全统一,战略重心不在对外扩张,这就决定了对东瀛的掠夺只能是小规模军事行动,我决定对日本的掠夺分为三步走,即分化、扶植、全面掠夺。”
    张大河凝神静听秦汉的下文。
    秦汉道:“利用倭地各藩藩主的高度自治权,就可以有效地分化各方势力,只要利益驱使,倭人一样也会自相残杀!东瀛缺米是个值得利用的诱因。大河,你可以先派谴一两艘贩米的商船前往京都,据说京都建有东瀛最大的粮仓,先摸清了这个粮仓的位置,然后才动用铁甲舰进行袭击,烧毁这个大粮仓,让东瀛陷入普遍性的粮荒,这时候,装满粮食的我国商船就可以发挥难以想象的作用了。”
    张大河道:“校长是想趁机哄抬米价,大赚一笔吗?”
    秦汉道:“岂能如此简单!米可以卖给倭人,但他们的钱我们不要,交易只能是货易货,让他们用倭地的人口来交换,一名青壮年换1/2石粮食,一名年青妇女换1/4石粮食!这样一来,关系不佳的大名武士之间就有可能爆发战争,以便掠夺更多的人口换取我们的粮食,甚至有些残暴的藩主也会将自己治下的人口拿来换粮,反正人口多嘛。这就第一步,分化!”
    张大河叹服道:“校长英明,不知第二步扶植却是怎样?”
    秦汉道:“这种人换粮食的贸易一旦盛行,幕府作为东瀛的最高权力机关,必定要出来干涉的,甚至会使用武力强迫跟我们保持贸易关系的藩主屈服,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提供军火,对亲华的藩主进行扶植,使之成为我国势力的代言人,以对抗东瀛的中央政权。”
    张大河道:“校长之对倭策略,真可谓环环相扣、破绽全无!如此一来,东瀛在连年内耗下必定国势日衰,等时机成熟,我日益强大起来的海军就可以大举日侵,从倭地全面掠夺人口和财富了。”
    秦汉道:“大致就是这样了,具体的执行和完善还得靠你们海军,我们的海军成军日短,水手们大多还不习惯海上的生活,更不用说是海上作战了,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让你们有机会出海历练一番。”
    张大河猛地挺身朗声道:“请校长放心,学生定不负你的殷切期望。”
    “好,一切就拜托你了,我在长沙等候你的好消息。”
    ****
    张大河刚刚离开不久,小草就进来报告道:“大总统,科技部研发司的容司长求见。”
    “容闳?叫他进来。”秦汉闻言心神一振,自言自语道,“莫非又有什么好消息了?”
    容闳,满清旗人,早年出国留美,1858年回国,见国家陷于军阀混战,遂黯然再度出国,1860年底搭载美国商船再次回国,被秦汉招来科技部研发司任司长,利用所学知识专门研究秦汉各式各样的“奇思妙想”,建国路上两侧的街灯就是容闳按照秦汉的设想成功研制出来的电灯。
    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