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 何跃青
()…全集TXT电子书免费下载网
第一章:执拗的童年
成龙在母腹中呆了12个月才迟迟出世,结果又以12斤的超级重量成为轰动新闻,这个〃巨大儿〃一降生就命运多舛,父母因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而差点将他送给别人,作螟蛉之子。家境虽穷,父母却〃望子成龙〃。成龙6岁便被送上学。然而,成龙却不争气,一年级便留级,〃读来读去都是一年级〃。最后,小学一年级便成了成龙的最高学历。
爱打架的〃坏孩子〃和永远的一年级
抗日战争后,辗转逃难到香港的两名年轻人在相关相遇成婚,1954年生下一个婴儿,由于当时香港经济不景气,这对父母根本付不起巨额的生产费,为其接生的女医生开出丰厚的条件,希望领养婴儿,但他们认为孩子在吉年出生,而且是他们唯一的孩子,于是拒绝了女医生的好意,辛苦筹足了医药费,带孩子回家。由于孩子是在香港出生,父母为纪念他们逃难平安在港产子,特意取名陈港生,这个孩子,便是日后纵横影坛的成龙。
成龙,原名陈港生,1954年4月7日在香港出生,原籍山东,成龙的父母亲最初在法国领事馆工作,父亲是厨师,也是京剧票友。
成龙的父亲虽因家贫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但他性格开朗,头脑机敏,爱好广泛。年轻时受老家习武的风气影响,拜师学过武功。他也喜爱文艺,对京剧尤有心得,多年耳濡目染,对〃国剧〃的爱好深入骨髓,是一位热心的京剧票友。
他虽操厨师为业,但对培养儿子自有一番心得。他以自身的经验得出结论道:〃做人关键要有一副好胃口和一身好筋骨。〃他按这个原则去调理小时候的成龙
他从不在吃喝上吝惜钱财。即使是血汗钱,也让孩子吃饱喝足。成龙自幼便胃口颇佳,在父亲的正确鼓励下,从不挑食偏食,一直长得敦实健壮,很有山东大汉的遗风。
成龙父亲注重锻炼。自成龙会走路后,父亲每天早上都把他叫醒,叫他跟着去跑步、练武术。脑袋大大的成龙虽调皮亦很有灵性,4岁就能把父亲那套小洪拳打得像模像样。他稍大时,父亲又在家中给他挂了个沙袋。他一有空闲,便模仿着电影上的效果配音,〃嗨!嗨!嗨!〃地一阵猛击。
就这样,幼年成龙的潜质就在父亲爱好的影响下逐渐显露出来。
他永远记得父亲拖着他的手,踏进于师傅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那天。当时只觉得师傅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每个男女学生都是亲切和蔼的师兄师姐。大厅上正有几个年龄六、七岁到十三、四岁的男女孩童在抡刀舞棍、翻身扎架的练功。顽皮好动的他,到这样的情景简直心花怒放,那时的感觉,就像现在的小孩子到了迪斯尼乐园。
在父亲和师傅谈有关成龙入学事宜时,成龙被三位师兄姐带领着,这边摸摸连功用的刀枪剑棒,那边看看几个学生扑跳翻腾,开心得不得了。当父亲把他叫到跟前,问他想在学校待多久时,成龙不加思索的说:〃十年。〃
就这样,父亲与师傅签下了十年合约,把他留在这间戏剧学校。
成龙并不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在六岁那年,他跟别的孩子一样,上小学读一年级。并且经常把母亲给的车钱和早餐费,买零食吃掉。除了贪吃外,打架也是他记得的学校生活之一。同校学生倒不是他的打架对象,常跟他对打的是附近一所洋人学校的外国小孩。也不知为什么,他们一见面就打架。换上别的小孩可能不是那些高头大马外国男孩的敌手,但对长得比7岁的孩子还高还壮实的成龙来说,往往他们两个也打不过成龙一个。以后这群小洋人见到这个壮小伙掉头就跑,虽然胜利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到来,他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常常是背着书包追一阵子,才心满意足的回家去。当然,与上他们人数众多或者有一些年纪较大的在一起时,逃走的便是他。
所幸他心地善良,遇事识得分寸,虽好打斗,却不怎么好勇斗狠、恃强凌弱,也极少出那类打伤别人被告到家里的〃恶性事件〃,不太给父母添麻烦。
第2节:爱打架的〃坏孩子〃
作者: 何跃青
由于常打架,闹事,所以成绩平平,看着别的孩子从一年级升上二年级,又从二年级升上三年级,而成龙始终还在读他的一年级,最后,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年级竟成了成龙平生的最高学历。长大后,成龙戏称他的读书生涯是〃读来读去都是一年级〃。
后来,父亲看出他不是读书的料,于是向朋友辗转请托介绍,把他送去了于师傅开设的学校学艺。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成龙说:
我现在已明白父亲送我去那里,不全是为了我读书不好,可能穷也是一个原因。那时父亲时香港澳洲领事馆的厨师,为了多赚点钱,他通过友人找到一份在澳洲的工作,替美国大使馆掌厨。因此他打算在赴澳洲之前,用他认为最妥善的方法把我安顿好。
我刚进戏剧学校时,还不满8岁,浑浑噩噩的小事也不懂。只见每天早上,师兄姐都在天台上跑圈练气,然后就是〃拿鼎〃倒立。我是新生,便跟在他们背后跑,累了就坐下。他们倒立三十分钟才能停下,我来个半分钟,跑开去舞弄单刀,也没人理我。一天、二天、三天的过去,只觉得的日子过得真惬意。
然后到了第六天,我因不小心丢了一颗核桃在地上,伸手到冰箱后面去找,结果被人到师傅面前告发我〃玩电〃,原来我找核桃的地方正是电源插头所在。
师傅点了点头说,也该是我〃开斋〃的时候了,然后他用藤鞭打了我六下。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师傅打我时,师兄姐们看着我的那种幸灾乐祸的表情。我才知道他们等着看我这一幕已经等了六天了。到了后来,我也跟他们一样,每看到有新生入学,就数着他能风光到第几天才让师傅〃开斋〃下马威。
就这样,成龙告别了信马由缰、自由不拘的童年生活,进入到同龄孩子从不曾体验的严厉与刻苦中去了。
师傅的皮鞭和勤奋的童年
学校里的日常生活不外是练功、吃饭和睡觉。练功须练基本功的跑步、拿鼎和拉腿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拿鼎到了支撑不住要下来,却又被师傅拿着藤鞭在旁硬迫着要挺下去时,只觉得眼冒金星,鼻孔和嘴巴早已鼻涕口水尽流了。
拉腿也是必练的基本功。起初看师兄姐站在墙边,把腿搁到墙上一副轻松的样子,自己也学着伸腿到墙上装模作样。过了两天,师傅叫他尽量侧着身子,把腿张开,跨〃坐〃到墙上。他办不到。师傅立刻叫三个师兄过来,一个把他上面的脚尽量拉高,固定在墙上,另外一个在他的背上和肩上用力推,帮他将两条腿成垂直线贴到墙上。大腿内侧的痛得他哇哇大叫,眼泪也不禁夺眶而出。
然后就是翻。看师兄姐翻的高兴,自己当然也想翻一两下。在正式翻一个之前,头撞地几下或脚会不会扭着,这多少得看个人的运气。大小意外也经常发生,但当时从师傅到学徒,都不觉得意外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翻的时候头撞在地上昏了呢,躺一下自然会好。身体不舒服、头晕,不想练功?师傅说好,立刻翻上十来个二十个,保管百病全消。他曾目睹有一位师兄试着在八仙桌上翻,可能真的是病中无力,一头撞向桌边,血流如注,不省人事。当时师傅只用一些烟丝敷在伤口上止血,那位师兄静静躺在地上三、四个小时后,睁开眼睛,醒来了。
如今洪金宝、元彪、元奎、元华、元武、元德和成龙一伙在拍武打动作戏时,都会让人产生一种生龙活虎,打不死甚至金刚转世的感觉,相信与那些日子的体能磨练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没有严厉的师傅,绝对没有他们今天的成就。
学校里的学生从不愿告诉师傅说自己生病。因为一说病,师傅不是叫翻就是倒立。说也奇怪,有什么头晕发烧给师傅发现,叫去倒立上二、三十分钟,出一身大汗,真个如脱胎换骨。
学校是不供应早餐的。通常早上醒来就练功,连厕所都是练完功之后才准上。根据师傅的说法,如果练功专心,体内废物在练功的过程中早已排泄了一大半。
除了练功,校内发生最多的就是处罚,罚的方式就是打。
练功偷懒,要罚。坐公车的姿势不正,要罚。钱丢了,没有人承认偷,来个〃打全堂〃。洗澡房外看女生洗澡倒影,不幸被揪着,重打十板。挨打的机会这么多,偶然便会在身上留下一些瘀痕。
第3节:永远的一年级
作者: 何跃青
父亲去澳洲两年,存到一旅费后,回来香港看成龙和他的母亲。当龙爸爸到学校见到高大结实的儿子时,高兴得不得了,他恳求师傅收成龙做干儿子,师傅也欣然答应,并且送了一条金项链作为认子礼。从此成龙便有了一个骄傲的头衔——“乾殿下”。
其实,他的父亲这样做是有用意的,因为他想把成龙的母亲带到澳洲去。那时对于跟父母分开,成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父亲一说,他便爽快的答应了。可他却清晰的记得送机的那天,抱着一袋水果在月台上,看着飞机起飞,他却没有打算离去,眼泪就在这个时候在他那张长满稚气的脸上肆意流淌。
进了学校两年左右,他已经成为〃七小福〃的其中一员。所谓〃七小福〃,其实是常在师傅名下〃中国戏剧研究学院〃的京戏班中,担任台柱的七个成员。这个班子每晚都在九龙荔园游乐场表演,除了七个台柱,京戏中很多次要角色或跑龙套,仍是学校中的学生担任。能被师傅挑中成为〃七小福〃的一员,自然是学校中的突出人物。
那时后,〃七小福〃经常能在荔园演出,也因此有一批长期固定的观众捧场,人数并不太多,大概刚好能养活〃七小福〃这个班子。师傅心情好的时候,早上练完功会带几个〃七小福〃台柱去饮茶,成龙自然常是其中之一。偶尔走在路上有人会指指点点,看得出来,师傅那时很开心被人认出。
在茶楼里,有各式各样的点心车来来往往。那时他们都是十一、二岁左右的孩童,正在发育期,又刚练完功,肚子饿得咕咕作响,又饿又馋的一群顽童恨不得每样点心都叫一些吃,吃个痛快。但他们每个只敢向侍者要一碗叉烧饭,从来不敢开口点其它食物。
回忆起那段日子,成龙的故事中还有一段〃吃〃的故事:
有一次,成龙吃光了白米饭,仍剩下几片舍不得立刻吃掉的叉烧,但他清楚知道自己本来根本没吃饱,于是大着胆子多叫了一碗白饭。正在看报的师傅抬头瞟了他一眼,有若无其事的继续看报。白饭来了,他把剩下的叉烧拌饭吃,旁边的几位师兄用羡慕的馋相看着我,但他们一直鼓不起勇气学成龙多叫一碗白饭,霎时成龙自满的心绪胀满了整个胸膛,觉得自己好不威风。
第二天,他和大伙一起练倒立,时间差不多时,其他人相继停下,他也像往常一样跟着下来,却被师傅叫住。师傅说,吃得比别人多,练功时自然要比别人增加一倍。此后,各人在跟师傅上茶楼时,仍然是乖乖的只敢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