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命之孝敬宪皇后重生-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次次被皇上打压才是。”
  八福晋自这两年有了孩子后,脾气柔和了许多,这时也劝道:“额娘不必担心,爷和我都不在乎这些的,再说我现在可是又有了身孕,还等着额娘来照顾呢,怎么额娘反而自己开始躲懒了。”
  胤禩也道:“额娘,尔岚说的是,你还得好好的才是,不然这孙子可就没玛嬷疼了,儿子还想着以后接额娘到自己府上奉养呢。”他早就摊开和尔岚说了自己无意皇位,且皇阿玛从来无意自己,希望她能理解。
  良妃急道:“不可说这种话,那怎么也是你的皇阿玛,何况这种话要是传出去可怎么办。”
  胤禩虽是应下心里却是冷的,皇阿玛,他只是太子一个人的阿玛才是,今生我已经表现出无意皇位了,你居然还要再拿额娘出身来做文章,难道无论我怎么做,只是因着我的出身不如其他兄弟,你就要拿我做筏子。我到是无妨,可我不能看着额娘再被你糟践,你不拿我当儿子,我也不必再拿你当阿玛看。
  》  不久,宫中和京城中开始流传出孝康章皇后当年在皇上登基后一年多就去世,是当时的太皇太后下的手,为的就是不让当时年纪还小的皇上有亲生母亲依靠后疏远了太皇太后,而她一死,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感情果然亲近,最后不是还纳了蒙古来的慧妃和宣妃,要不是慧妃福薄死的早,难保当不上皇后。皇上明知道太皇太后害死了自己的生母,居然能够装聋作哑这么多年,不只不孝恐怕还是怕太皇太后和其背后的蒙古。
  宫中府中因着这些传闻一时间沸沸扬扬,聪明些的都赶快让自家人和府里的下人禁了口,不许再谈论这件事。
  这件事还是传到了康熙耳中,他立时派人去查这流言的出处,还处置了许多议论的奴才,可查来查去也只查到这事情最早是从以前在苏麻拉姑身边和她一起从蒙古来的一个嬷嬷儿子口中传出的,是他喝醉了酒和人吹牛时才无间中说出的。这时康熙也只能将这个人和他一家处置了,可流言却是在京中百姓间都流传起来了,他禁得了宫中和朝中却禁不了悠悠百姓之口。
  康熙又何尝没有怀疑过自己额娘的死因,只是初时他还小没有势力,很多事情都是太皇太后在前面撑着,还亲自关心教导他,和太皇太后之间的感情日渐深厚,下意识地就认为自己额娘是病死的。后来亲政后又忙于各种事务,只把心里的这些疑问压了下去,毕竟对于一个后来已经面目模糊的额娘和陪伴自己几十年的祖母,心里的天平当然倾斜向祖母,即使心有疑惑也不想再查,只把自己对额娘的百倍愧疚和思念转移到了佟家身上,对佟家百般容忍。
  现在他费力掩饰和忘记的事却被人就这样被人硬生生地摊开在了所有人面前,生生挖开了他要忘记的记忆,还被说成不孝贪图帝位,逼他在祖母和母亲之间选择其一。
  康熙在太子刚废后又遭到如些打击,立时一病不起了,朝中事务很多都缓了下来,却不能全部停下,只能分给各个皇子一同打理。
  直到第二年新年时,康熙才又能重新起身处理政务,在蒙古来京中朝拜时将雍亲王府上的二格格封为和硕怀恪格格下嫁于科尔沁部台吉,以向京中显示之前所传全是谣言,他对蒙古尤其是太皇太后所出的科尔沁部蒙古并无芥蒂,孝康章皇后确是病死的。
  


☆、风暴前奏

  二格格外嫁蒙古,令府中的女人都很吃惊,淑芸一直认为二格格会和前世一样嫁给那拉星德。那拉星德虽也是那拉氏,却和淑芸他们乌拉那拉这一支没有什么关系,家里也算是过得去,他本人也是比较有本事的,原来这门婚事也算好。
  淑芸去年时本想着要不要想办法将二格格嫁到别家去,可又觉得这么做不妥,毕竟她是四爷唯一一个活到成年的女儿,现在四爷也只有这一个女儿,算是雍亲王的长女,皇上应该不会让她嫁得差了,自己要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就不划算了。
  没想到现在皇上居然下旨将她嫁去了蒙古,科尔沁蒙古比起其他蒙古部自是好上不少,那里也历来有不少公主郡主嫁过去,但到底是远嫁了,且科尔沁现在的实力可不比大清入关前和顺治朝,以后能给弘昀的支持实在有限,比起嫁在京里当然令淑芸更放心。
  李若薇在府中接到圣旨时,开始时是完全不相信的,她明明记得雍正唯一活到成年的一个女儿是嫁在京城的,在她的印象中,嫁去蒙古的大多数是公主,怎么就轮到了她的女儿头上。
  愣了半天,还是年氏带着嘲讽的恭喜在耳边响起时才强撑着笑容回道:“这都是皇上的意思,年妹妹要是有什么疑问可以去问问爷,不然让爷问皇上也成。”
  眼看年氏就要翻脸,淑芸喝道:“都堵在院子里干什么,要恭喜二格格,帮二格格添妆也等接下了圣旨再说。”
  李若薇穿来清朝时二格格也才四岁,虽然初时因为不是自己生的而冷落过一段时间,可后来想通了后对二格格也是用心对待的,这么些年相处下来也是很有感情的,现在看着自己的女儿远嫁心里自然不好受。
  皇上订的婚期是在四月,离现在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淑芸也就早早地开始帮二格格备嫁妆,忙碌的空档偶尔听说李氏又在重新教导二格格,淑芸也请了京中从蒙古嫁过来的一些福晋和夫人来教二格格一些草原上的规矩和生活习俗。胤禛知道淑芸的做法后很是满意,又训斥了这段时间一直在府里说风凉话的年氏。
  这是远抚蒙古,还是为着皇上要遮掩之前的流言,宫中自也会给二格格出嫁妆,既是这样,淑芸也毫不敢疏忽,不说这桩婚事倒底是为了什么,单就胤禛的态度来说,只能往更加丰厚上准备,何况她还没必要和一个外嫁的格格过不去。
  四月二格格出嫁蒙古时,弘晖也跟着随行护送一同去了科尔沁,淑芸听说李氏原来还想让弘
  昀一起去的,在胤禛面前也提过几次,都被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毕竟弘昀年纪还小,不比弘晖。
  弘晖今年就要十七了,刚从上书房出来开始办差,去蒙古送嫁是他办的第一件差事,回来差不多该成亲了,成亲后就是大人,也就能去朝中办差了。
  淑芸正忙着察看今年京中待选的秀女,看看哪些有可能指给弘晖,她之前问过弘晖要什么样的,弘晖只说家世过得去为人处事大气些就行,最重要的是不求家中显贵但家里的人一定要老实本份家风纯正,不能搅和进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里。
  其实淑芸知道她在这里忙也只是瞎忙,更重要的还是皇上对雍亲王府的态度和胤禛的意思,她也只能先剔除掉一些家中特别有问题的,然后借着胤禛在她这里时和他说说,不要让他只看着有些家里外面风光内里糟乱的给弘晖。
  这次选秀的秀女中没什么家中特别显赫的,胤禛之前对这些人家也就关注不多,既选不了家世那就从家风上看了,正好听听淑芸的意见,毕竟有些内宅中的事淑芸更清楚。
  随着选秀的进行,德嫔也召过淑芸几次,和淑芸说弘晖的亲事,因着她被降位,这主持宫中选秀的事自然轮不到她来管,皇上也少来她宫里,淑芸也就不太担心德嫔会挑什么人给弘晖,她现在可没资格直接管弘晖的婚事。
  弘晖刚刚从蒙古回来,康熙的指婚旨意就下了,是正白旗的瓜尔佳氏,和太子妃那一支的瓜尔佳氏没什么关系,算起来是开国五大臣的费英东一脉,他们这一脉这么些年来虽然不是很显赫,可在京里也是老牌人家,家风不错人丁也兴旺,因此这门婚事弘晖和淑芸也是满意的,胤禛也挑不出什么来。
  婚期定在了十月,那时天气不热,成婚也不用受太大的罪,淑芸开始着手准备成婚时的各项事宜,心里是高兴万分,虽是感慨自己又到了做祖母的年纪,也欣慰自己的弘晖终于成婚生子了。
  弘晖成婚,淑芸在府上的西边辟出了一所很大的院子,和她所住的正院只隔着花园,关上院门却又是独立幽静的,弘晖看了环境也很是满意。
  瓜尔佳氏进门的第二天早上,胤禛和淑芸等着他们来敬茶,其他人也都在一旁侯着。年氏这进府都三年了,还一直没有孩子,四爷也对她不太重视,平日不得已收敛了许多,这时看着和弘晖一同进来的瓜尔佳氏脸上的自傲却是藏不住的,大阿哥娶的这个媳妇家世可是差远了,也就只有个好听的姓氏和祖
  宗了,以后福晋还有什么可嚣张的。
  淑芸看着给她敬茶的瓜尔佳氏,想起自己查来的一些情况和昨天成婚其他人来闹洞房时瓜尔佳氏大气不怯场的表现,心里是很满意的,家世稍微差点不要紧,行事做风可不能差了。
  弘晖和瓜尔佳氏也就给淑芸和胤禛行大礼,年氏和李氏那也就是敬个茶就可以了,剩下的那些格格和妾侍还得向他们行礼才是。
  过了大婚的几天日子,弘晖就去吏部了,他本来是想去兵部的,准备着以后策妄阿喇布坦出兵时能去西藏打仗赚些军功,可是兵部那里一直有十四叔在,他现在又被皇玛法夺爵打压,恐怕对兵部抓得更紧了。他代表着雍亲王府,十四叔未必会同意他进入兵部,不如先在其他部里练练手,等以后再进兵部十四叔也就不能借着他没有经验不让他进去了。
  反而是吏部,虽说是八叔的地盘,可先前阿玛也管过吏部,还多少有点经验和人手,自己也不至于全无头绪,还能借机探探八叔真正的想法。
  淑芸在府中带着新进门的瓜尔佳氏安珍熟悉着雍亲王府,自己打理府中的事务时也让她在一旁看着,有些简单些的也拿来让她练练手,正好也让她再看看这个媳妇的秉性。
  淑芸从没想过以后要一直掌握着府中的事务不放手借此来拿捏儿媳妇,瓜尔佳氏的家世本就差些,平常一些大点的世面自是见不到的,皇家又不比别处,稍有差错被人耻笑都是轻的,要是被人捉了把柄可就连累府里了。只能让她尽快熟悉才是,毕竟她才是以后要和弘晖过一辈子的人,她在这些上面处理的好才能让弘晖放心,在外面办事也不会再操心家里。
  瓜尔佳氏安珍先前选秀时从未想过自己会嫁进雍亲王府,还是府里大阿哥的嫡妻,旨意下来时家里都觉得受宠若惊,赶紧又找了宫里出来的嬷嬷重新了解了些皇家和各府里的事,她虽镇定心里也是有着不安的。她家里阿玛妾室也不少,但额娘手段厉害,和阿玛感情也好,她也只有一个庶出的姐姐,四个哥哥全是母亲所出,后来额娘病时家里也都是她管,到底是沉得住气的,只想着进府后好好侍奉婆婆,不要惹婆婆不高兴,这府里很多事可都是福晋说了算的。
  现下看居然一进府婆婆就带着自己管理事务,又对比家里几个嫂子进门时的情况,初时只以为是婆婆想试探自己,很多事情都不敢放开手脚,后来看婆婆好像是真的教导她,好几次弘晖回来时也宽慰她,才真正放下心来了。也就是真
  正跟着淑芸学着打理府里的一切,她才知道这皇家的亲王府中的事务和日常交际跟自己家平常是大不相同的,也更明白淑芸为何一开始就教她,虽是有些羞愧于不懂这些,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用心学习,对淑芸也是更加尊敬又带了真心。
  淑芸看瓜尔佳氏的样子心里放心了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